基金
價值區塊鏈布道者——博望財經,聚合所有基金的最新新經濟資訊,以客觀、深度、專業的角度為新經濟領域從業人員帶來更真實、全面、及時的基金報道。
-
買梁宏基金產品的投資人,很多是看中他早期不錯的交易能力,但梁宏近兩年的表現,確實讓投資人失望了。
市界觀察
·2022-12-12 19:03
-
進入12月,公募基金年度排名戰進入收官階段,各路英雄為競逐今年狀元而展開最后的廝殺。
-
年內僅剩最后一月,公募基金在發行市場上異常活躍,一方面是因為今年整體股市表現慘淡,前期各家公司尤其是權益類新品大多沒有募集到讓人滿意的數字。
-
2022年僅僅剩下一個半月,內地公募基金排名戰進入收官,在萬家黃海早早鎖定狀元的同時,哪些基金會成為年內排名墊底者也受人關注。到目前為止,基金回撤40%成為排名后十產品的共性,比如前海開源滬港深景氣行業精選混合。
-
雖然近期股市出現一定反彈,但是對于此前10個月飽受股指大幅下挫的內地權益類公募基金來說,至今的年內業績普遍羞于啟齒,最后的兩個月能將業績修復到何種水平撲朔迷離。
-
近年來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中女性大有后來居上之勢,尤其在葛蘭成為頂流之首、袁芳、趙蓓等醫藥名將崛起之后,女基金經理逐漸成為不可忽視的存在,特別是消費和醫藥領域頻見女將身影。
-
對于民生加銀來說,未來能不能使固收變成最強壯的部分還另說,目前要增強的不止有固收,還有權益類產品。
-
前幾年在權益基金發行高潮中集中誕生了一批帶鎖定期的公募產品,基金公司包裝宣傳時美其名曰讓客戶有完整的持基體驗,同時也能讓基金經理在不考慮規模變化下專心做業績。
-
今年截至9月30日,排名主動權益類基金前四的產品全來自萬家基金,其中三只是由黃海管理的產品,另外一只是由章恒所管理,其實兩人的任職時長都在三年以內。
-
近幾年因頻頻發表小作文而出圈的楊銳文也業績倒下。同樣,權益團隊中較知名的劉蘇和李進今年業績也有些慘不忍睹。昔日的狀元余廣也是再不復往昔風采。
-
近1年,正在竭盡所能“低調”的中歐基金葛蘭,9月7日再度遭遇“傳言”,稱其因業績不理想而申請辭職。中歐基金當天就發布了嚴正聲明進行“辟謠”,并表示保留追究“造謠者”的法律責任。
-
今年以來內地公募基金整體陷入衰退,受到股市震蕩結構性行情的影響,權益類基金表現差強人意,特別是頂流明星業績普遍大幅回撤,受傷最深的是醫藥主題的基金經理。
-
一個有趣的現象發生在銀華基金身上,基金投資者虧得一塌糊涂,基金公司卻賺的盆滿缽滿。
-
2020年的基金大年不僅使基金行業誕生了一批頂流基金經理,而且伴隨著消費、新能源以及醫藥板塊的輪番上漲,也讓不少基金凈值大幅上升。
-
對于投資者而言,買基金多是看重基金經理本身,對于管理人頻換的華安來說,如何穩住投資者心態將是他們所要慎重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