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觀察:汽車行業碳中和新技術盤點,打造可持續交通未來
汽車行業目前正在做的碳中和改變是多樣化的,包括新材料的應用,新的技術的利用都相當有新意,本篇文章做一個初步的盤點,讓我們能夠對這個趨勢有一個初步的印象。
奧迪吸塵過濾器技術
奧迪引入了電動汽車的細塵過濾器。無論車輛的驅動系統如何,道路交通中 85% 的細塵是由剎車、輪胎或道路磨損引起的。最小的塵埃顆粒,肉眼幾乎看不到,只有幾微米大小,直徑只有 10 微米,因此很容易被吸入。
奧迪將可持續發展置于其活動的核心,并對環境和社會負責。公司努力使生產實現凈碳中和,并盡可能減少排放。奧迪現在與供應商曼胡默爾一起開發了一種用于前端的過濾器,可以從環境中收集顆粒物;它的功能類似于一些城市已經在使用的固定系統。移動版本不僅可以確保吸收汽車自身的微粒排放物,例如奧迪 e-tron 的微粒排放物,而且還可以吸收其他車輛的微粒排放物——就在它們產生的地方。
該過濾器集成在散熱器前面的車輛現有氣流中,因此只需對汽車進行少量修改,從而降低成本。濾芯通過可切換的冷卻空氣入口進行控制,其機械功能可與真空吸塵器媲美。通過類似的原理,細小的灰塵顆粒仍然卡在過濾器中,空氣仍然可以流過它。
到目前為止,該濾清器已用于奧迪 e-tron 測試車輛。行駛時,通過車輛的運動進行被動過濾;空氣流過過濾系統,即使是最小的顆粒也會被捕獲。另一種可能性是在靜態充電期間進行過濾。每輛電動汽車都內置了一個風扇,通過散熱器輸送環境空氣——該系統利用這一過程,因此可以使用細塵過濾器主動過濾流經它的空氣,確保吸收最小的顆粒,即使在靜止的。這非常適合在顆粒物污染遠高于農村地區的城市環境中使用。
極星開展 Polestar 0 項目
Polestar 0 項目尋找致力于材料開發方面最基本構建模塊的合作伙伴。其中包括采礦、生物基材料和高端人造材料領域的企業和機構。
目前,從提取原材料到生產人造高端材料,采用的各種工藝都經過幾個世紀的持續改進,以滿足現代化產品的不同要求。然而,這些工藝大多依賴于原油、天然氣和煤炭,都會產生溫室氣體排放。
因此,只有通過重新審視這些傳統的材料開發方式,我們才能找到完全不排放溫室氣體的創新解決方案。通過這種措施,我們才能為制造面向未來的產品奠定基礎。
“有些問題可以解決,但有些問題現在無法解決。在任何情況下,全面徹底的改革都是唯一的出路。現有技術根本無法解決消除碳排放問題,”Polestar 0 項目負責人 Hans Pehrson 指出。“我們需要從零開始打造全新的可持續解決方案,并確保通過可持續的來源制造高端材料為起點。現在是時候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轉向沒有溫室氣體排放的解決方案。
Polestar O?的內飾材料創新。“單一材料” 這一術語描述使用單一的材料基礎來制造復雜的產品。單一材料車輛內飾簡化回收過程,是為實現更好的循環性而邁出的重要一步。采用一種高度可回收的熱塑性塑料作為內飾所有軟組件的唯一材料,包括泡沫、粘合劑、3D 編織纖維和無紡布夾層。這種使用單一基礎材料的方法可以減少重量和浪費。
這種單一材料具有獨特的屬性,重新定義了高端奢華,可實現更好的循環性。它擯棄了能源密集型材料分離過程,這意味著所有組件都可以一起回收,并且不會損失任何材料特性。
寶馬也致力于可持續發展技術
寶馬已把可持續發展定位為中國戰略的核心,并且布其在中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及相應的落地舉措。
目前,寶馬各部門已實現了 400 多項 AI 技術的應用,正是基于技術創新推動的綠色轉型、產業鏈上下游和協作,和科學直觀的數字化管理,寶馬集團提出了「到 2030 年,單車全生命周期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較 2019 年降低三分之一」的具體目標,計劃到 2030 年,將供應鏈環節減排 20%;在生產流程減排 80%;同時加速電動化轉型,在車輛使用環節減排 40%。
技術創新是低碳發展的重要保障,來自新能源、新基建、智能化、數字化等重點領域的技術創新正推動著汽車行業的綠色轉型。寶馬認為,真正的綠色產品是創新技術和品牌價值的體現,而可持續理念貫穿從設計、選材、生產、使用和回收的產品全生命周期。以即將上市的創新 BMW iX 為例,它由水力發電生產而來,其內飾采用了大量再生材料,整車 95% 的部分都可以被回收。
除了新產品外,寶馬及合作伙伴還將為用戶提供更加數字化、可持續性的服務體驗。在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上,目前寶馬為消費者提供公共充電、私人充電、專屬充電和數字化充電服務,今年計劃與特來電等充電合作伙伴將公共充電柱總數擴展到 36 萬根,包括 15 萬根快速充電柱。客戶可通過 My BMW APP 查找充電樁、充電以及支付,開啟便捷綠色出行。此外,寶馬正與國網電動合作打造公共綠色充電站,未來 BMW 車主在國網認證的綠色充電站充電,將獲得綠電認證,讓消費者實現新能源車充清潔綠電。
猜你喜歡
拆解吉利新能源“陽謀”:私有化極氪如何重構“技術-品牌-市場”鐵三角?
作為吉利汽車《臺州宣言》戰略落地的關鍵舉措,此次收購不僅是資本層面的重組,更是傳統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探索系統性解決方案的范本。中國汽車行業的最大“黑馬”,可能會是方程豹
融合了“個性化”與“性價比”戰略的方程豹品牌,在比亞迪強大的技術、產品與供應鏈賦能之下,其很有希望成為中國汽車行業下一個沖擊百萬銷量的新汽車品牌。市值腰斬,理想汽車的壓力越來越大了
接下來,理想汽車一方面要在自己的基本盤業務領域面對華為鴻蒙智行的纏斗,另一方面要面臨比亞迪的猛攻,同時還要提防小米、領克、極氪、深藍與零跑等一眾頗具競爭力汽車品牌的偷襲,理想汽車的壓力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