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氪上市362天就退市,“上市大師”李書福是虧是賺?
風口浪尖上的極氪,交出一份喜人財報。
近日,極氪科技發布2025年一季報,財報顯示一季度總營收達220億元。其中,整車銷售收入為191億元,同比增長16.1%。同時凈虧損大幅收窄,同比降低超 60%,為-7.63億元。
就在財報前一周,5月7日,吉利汽車(0175.HK)發布公告表示,有意對美股上市公司極氪(NYSE:ZK)進行私有化建議,收購所有已發行及發行在外的極氪股份及美國存托股票,倘若私有化建議落實并完成,極氪將成為吉利集團的全資附屬公司,實現私有化并于紐交所退市。
事實上,極氪上市的時間并不久,從2024年5月10日上市首日算起,至私有化公告還不足一年,僅362天。迅速上市又迅速退市,這在整個資本市場也十分罕見。有著“上市大師”之稱,投資了9家上市公司的李書福,走出這一步“退市”棋,打得又是什么算盤?
極氪的IPO“過山車”旅程
極氪的發展歷程要追溯到2021年3月,它作為吉利汽車集團旗下的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正式成立。在成立之初,極氪便備受關注,其品牌定位瞄準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高性能的電動汽車產品。

圖源:罐頭圖庫
自成立開始,極氪就將上市納入規劃,進程堪稱迅速。2022年10月,吉利汽車公告稱,已向香港聯交所提交分拆極氪獨立上市的議案。但具體的上市地點、發售規模及價格范圍等條款尚未最終確定。
2023年11月,極氪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開提交了IPO《招股書》。《招股書》顯示,極氪計劃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ZK”。但一個月后暫停,表示“時機并不成熟。”
2024年3月20日,極氪再次在紐交所遞交《招股書》,最終,2024年5月10日,極氪成功在美上市,股票代碼 “ZK”。極氪自成立算起,僅用了短短37個月就實現上市,成為從創立到上市速度最快的新造車企業。
同為新能源汽車的特斯拉、小鵬汽車、理想汽車、蔚來汽車,分別是7年、6年、5年和4年。
然而上市不足一年,吉利汽車便宣布極氪汽車擬私有化退市。

圖源:罐頭圖庫
根據公告,建議購買價為每股極氪股份2.57美元或每股美國存托股票 25.66 美元,該價格較發行價高約22.19%,較最后交易日的收市交易價 22.59美元溢價約13.6%。
事實上,此次私有化前,吉利內部已進行了一系列整合動作。2024年11月,極氪斥資逾93億元收購了領克汽車51%的股份,成為其控股股東。至2025年初,整合后的“極氪科技集團”正式宣告成立,旗下包含極氪和領克兩大品牌。
據吉利控股集團總裁、極氪科技集團 CEO 安聰慧預計,通過整合,集團的研發投入將降低10-20%,BOM成本將降低5-8%,產能利用率提升3%-5%,營銷服管理費用降低10-20%。
對此,吉利汽車表示,“此舉是進一步落實《臺州宣言》,聚焦汽車主業,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深化品牌協同的重要步驟,將強化吉利汽車在智能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全球競爭力。”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日益復雜的經濟環境,我們將審時度勢、根據《臺州宣言》精神,持續推動汽車業務整合,回歸一個吉利,整合技術優勢,提高創新能力、盈利能力,持續創造長期價值,打造全球領先的智能電動汽車集團。同時我們仍將保持與美國和國際資本市場的密切溝通與合作。”
花近2億上市,
又花161億私有化
既然是聚焦主業,那最初為何還要分拆上市?
2024年5月美股上市時,極氪以21美元/股的價格計劃發行175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ADS,每份ADS對應10份普通股),雖然最終極氪獲得近5倍的超額認購,超額發行210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最終募資5.07億美元。但離最初的10億美元募資額依然縮水一半。
并且,極氪發行的承銷商主要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BofA Securities、中金公司等多家機構,《招股書》顯示,行使超額配售權的情況下,極氪支付的承銷折扣及傭金為1653.61萬美元,按照2024年5月匯率計算,約人民幣1.17億元。

圖源:《招股書》
除承銷費用外,極氪還需支付法律顧問費、審計與會計費用、SEC注冊費、紐交所上市費等各類雜項,約880萬美元,按照2024年5月匯率計算,約合人民幣6240萬元。兩大費用合計為1.79億元人民幣。

圖源:《招股書》
此外,極氪的募資額中,超過一半是吉利集團自己包銷。公告顯示,在極氪IPO中,吉利汽車認購并獲承銷商分配的1290萬股ADS,占極氪此次發行的約61.4%。吉利為此次認購支付的總對價約為2.709億美元(約合19億元人民幣)。
也就是說,去掉上市費用以及吉利包銷金額,極氪美股上市實際募資額僅為2.1076億美元(約合14.96億元人民幣,按2024年5月匯率計算)。
除募資額較少外,認購極氪上市的還有寧德時代、寧德時代、Mobileye等。
公開信息顯示,IPO前極氪獲得兩輪融資。2021年8月,極氪進行Pro- 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英特爾資本、寧德時代、嗶哩嗶哩、鴻商集團和博裕投資等,融資金額5億美元,該輪融資后公司估值為90億美元。
2023年2月,極氪宣布完成7.5億美元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Mobileye Global創始人、CEO阿姆農·沙書亞以及寧德時代、越秀產業基金、通商基金、衢州信安智造基金五家。投后估值130億美元。
和第二輪投后估值130億美元相比,上市后的極氪,截至2025年5月15日,報收29.34美元/股,總市值74.58億美元。

圖源:百度股市通
浙大城市學院文化創意研究所秘書長林先平表示,極氪的估值從90億美元到130億美元,再到美股上市時市值僅70余億美元,估值腰斬。對于此次私有化,存在資本退出壓力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因素。公司上市通常是為了擴大融資渠道,但如果公司股價表現不佳,或者市場環境發生變化,那么資本退出就成為了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私有化可以看作是資本退出的一個步驟,這樣可以減少公開市場上股份的流通量,從而減輕資本退出的壓力。
此外,此次私有化,吉利汽車建議購買價為每股極氪股份2.57美元或每股美國存托股票25.66美元,極氪汽車總股數為2.542億股,按照極氪汽車的總股本來估算,吉利汽車此次收購需要花費約22.37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1.74億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吉利汽車持有銀行結余及現金408.65億元人民幣,但其貿易及其他應付款也高達1253.79億元。
對于此次私有化所需的資金,吉利汽車表示,本次私有化資金來源包括新股發行、現金儲備及債務融資。

圖源:公告
“私有化”背后:
四年虧損262億、銷量出現下滑
經歷了一番上市又退市折騰的極氪,在上市這一年過的也并不順心。
2021年3月,極氪作為吉利控股集團旗下的高端純電品牌成立,同年4月發布首款車型極氪001,憑借吉利集團的強大資源支持,極氪迅速嶄露頭角,極氪001上市后迅速成為爆款。
成立僅3個月,極氪便完成了品牌發布、預售上市、訂單售罄等一系列動作,遠超蔚來、理想等新勢力的發展速度。
2022年11月,極氪發行極氪009,車型定位為純電豪華MPV,2023年1月開啟交付,平均訂單金額達52.7萬元。

圖源:罐頭圖庫
極氪009剛剛開始交付,2023年4月極氪又推出了極氪X,定位緊湊型豪華純電SUV;2023年10月,在極氪001的基礎上,發布高性能版本車型極氪001 FR;2023年12月,發布極氪007。
不同車型定位下,極氪呈現出良好的增長態勢。2022年,極氪全年交付量達7.19萬輛,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嶄露頭角。2023年,交付量進一步攀升至11.89萬輛,同比增長近一倍。
2021年-2023年,極氪的營收分別為65.28億元、319 億元和516.7億元。
2024年推出的多款車型,則是各個車型的“升級版”。如2024年2月推出的2024款極氪001,2024年8月發布2025款極氪007和2025款極氪001,在電池和智駕等各個方面進行升級。
但升級太快,也引發老車主不滿,2024年8月,極氪發生老車主圍堵交付中心的情況,圍堵現場,車主拉起“小米三年磨一劍,極氪一年磨三劍”。
圖源:微博截圖
令老車主暴走的,還有極氪含糊、疏于溝通的態度。
要知道在新款極氪001上市前的7月12日,極氪法務部曾辟謠“新版本001將于本月底正式公布”的消息,極氪CMO關海濤還在微博很高調地公開征集線索和證據,并要獎勵提供者一輛車。

圖源:微博截圖
極氪的辟謠行動,增強了觀望用戶對極氪的信心,但也變成了日后部分車主情緒沸反的導火索。
據界面財聯社旗下新媒體“電廠”報道,在此次新品上市之前下單購買了極氪007的劉先生稱,“當時門店銷售也一直和我說不會有改款,讓我不要相信網上說的。誰知道不到一個月,他們所謂的‘謠言’就成真了。”
為了緩解老車主的不滿情緒,極氪特別為老車主提供了價值1萬元的購車抵用券作為補償,希望以最優的價格讓老車主能夠購買到最新的極氪產品;極氪方面還強調,理解并尊重用戶的感受,深知信任的重要性,將持續努力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圖源:微博截圖
不過,對車型的不斷升級還是吸引了許多新用戶。2024年極氪實現營收759.1億元,同比增長46.9%,全年銷量為22.2萬輛,同比增長87%,離完成銷量目標差毫厘之分,為96.5%。
但目前極氪仍在虧損,2021年-2024年,分別錄得凈虧損人民幣45.14億元、76.55億元、82.64億元和57.9億元,四年累計虧損262.23億元。
進入2025年,極氪的主力車型001銷量,從最初的穩定破萬,跌落至今年年初的4千臺左右,到2025年4月,單月銷量僅2174臺。
5月15日,極氪科技發布一季報。極氪科技一季度總營收達人民幣220億元。其中,整車銷售收入人民幣191億元,同比增長16.1%,凈虧損為人民幣7.63億元,同比下降60.2%。
表面看,極氪表現優異,但實際上,這是極氪和領克結合的結果,是極氪、領克合并后的首份季報。
2025年,極氪科技集團計劃達成71萬輛的年銷量目標,其中領克39萬輛,極氪32萬輛。1-4月,極氪品牌累計銷量為5.5萬輛,年度目標完成度為17.19%,而領克品牌累計銷量為11.04萬輛,完成全年目標的28.31%。

圖源:罐頭圖庫
吉利汽車的一季報業績會上,吉利汽車控股行政總裁桂生悅也順勢透露了私有化極氪的具體流程。
據其表示,首先,在吉利汽車發出非約束性報價函后,極氪董事會已成立特別委員會,代表極氪與吉利汽車談判合并條件,包括私有化價格等關鍵條款。大家經過談判取得共識以后,會簽訂合約。
此后,極氪將召開股東大會,且吉利汽車作為大股東具有投票權。在這之后,吉利汽車也會向其股東發出通函,詳細匯報合并具體條款和未來發展前景,并召開股東大會。如果吉利汽車的股東大會也順利通過,雙方將開始交割最終完成極氪私有化。
對于私有化,桂生悅表示,由于吉利汽車和極氪是兩家獨立的上市公司,之前內部整合流程復雜,需要各自董事會甚至股東大會批準,導致效率低下進展緩慢,溝通成本高;另外,兩家公司有不同的激勵機制,團隊在實際業務運營過程中可能為各自公司爭取利益傾斜,導致整體整合效果大打折扣。
猜你喜歡
領跑高端豪華市場,為什么是極氪科技?
戰略力、技術力、產品力與渠道力堪稱任何一個行業最直接的四個關鍵成功要素。當極氪科技具備了這四個關鍵要素,其在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成功便水到渠成。拆解吉利新能源“陽謀”:私有化極氪如何重構“技術-品牌-市場”鐵三角?
作為吉利汽車《臺州宣言》戰略落地的關鍵舉措,此次收購不僅是資本層面的重組,更是傳統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探索系統性解決方案的范本。中國汽車行業的最大“黑馬”,可能會是方程豹
融合了“個性化”與“性價比”戰略的方程豹品牌,在比亞迪強大的技術、產品與供應鏈賦能之下,其很有希望成為中國汽車行業下一個沖擊百萬銷量的新汽車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