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靠什么頂住壓力?
去年到現在,海爾智家的表現可謂是節節攀升。
去年,海爾智家實現收入2275.56億元,同比增長8.5%;歸母凈利潤130.67億元,同比增長47.1%。
今年一季度,海爾智家繼續延續了強勁的增長勢頭。收入602.51億元,同比增長10%,是上市以來單季度收入的最高值;35.2億元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5.1%,實現連續兩個季度的增長。
一點財經
,贊 85
那么,海爾智家憑什么逆勢而上呢?《一點財經》認為,源自對時代脈搏的精準把握和長期耕作的韌性。
海爾集團創始人張瑞敏,說過一句經典語錄: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
時代的企業,需要有前瞻性的戰略布局,以及穿越周期的能力。即便中間有雨打風吹處,依然能夠巋然前行。當行業出現壓力,反而能迎難而上。
去年以來,海爾智家表現格外出色,本質上是因為過去播下的種子,如今開花結果了。
從業績上看,海爾智家核心動能在兩處:高端化、海外市場——高端化提升利潤率、海外拓寬營收。
這兩大塊,其實海爾智家很早就開始布局了。當時不被外界看好,如今變成企業前行的強勁引擎。
先說高端化。去年以來,不少家電廠商業績下滑的重要原因,在于上游原材料漲價,各項成本不斷上升。廠商為了維持利潤率,就得漲價。但在消費者收入因為疫情等因素縮水的形勢下,漲價意味著客戶的流失,市場份額可能被其他品牌搶占。
兩難之下,有更高溢價的高端化,就成為許多廠商的突破口。
市場的具體表現印證了這一點。今年一季度,整個家電市場銷售額同比下滑12.3%,但高端家電市場卻逆勢而上。據中怡康數據,一季度多個高端家電品類實現高增長,比如萬元以上冰箱、萬元以上洗衣機、1.5萬元以上空調的零售額,分別同比增長11.9%、20%、15.7%。
在高端化領域,海爾智家的高端品牌卡薩帝無疑是領頭羊:據中怡康數據,去年卡薩帝在1W+高端市場份額占比達40%以上,平均單價是行業的2.4倍。具體看,卡薩帝在高端市場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品類的零售份額均排名第一。
高端化帶來的優勢,是毛利率的提升、利潤空間的擴大。今年一季度,海爾智家毛利率提升到28.5%,是三巨頭中毛利率唯一逆勢增長的廠商。
能在高端化上出類拔萃,源自海爾智家的超前布局和長期堅持。
早在2006年,海爾智家就嗅到了市場風向,創立高端品牌卡薩帝。當時,很多家電廠商還沉浸在價格戰帶來的市場增量中。
后來,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升級大潮的來臨,高端化已經成為行業趨勢。而卡薩帝在早早入局的先機下,一路保持著領先優勢。
2016年,卡薩帝已成為國內高端家電市場第一品牌。從那時候起,卡薩帝連續5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6%。今年一季度,其收入同比增長32.3%。在高價格下保持著高份額、高增長。
高端化帶來了高利潤,海外布局則帶來了高營收。
去年,海爾智家的海外收入,海外營收1137.25億元,同比增長13%,在總收入的占比中首次超過一半,這個比例在三大家電巨頭中排在首位。今年一季度,海爾智家海外收入依然保持著4.2%的增長。
在國內消費需求受到抑制的形勢下,出海挖掘增量成為許多廠商的選擇。根據國家發改委數據,去年我國家電出口額約987.2億美元,同比增長22.3%。
在出海這件事,海爾智家同樣早早就開始了。
海爾智家可以說是第一批出海,面向全球的品牌。其后幾十年,在接連的收購之外,它還創造了“研發、制造、營銷”三位一體的本土化打法。
這套打法在目前的形勢下極為重要。由于全球疫情,供應鏈、運輸成本不斷上升。而本土化的打法,一方面能夠降低運輸成本,另一方面還能緩解供應鏈壓力。這是眼下剛剛才出海的家電廠商,所不具備的優勢。
超前的高端化和出海布局,讓海爾智家在最近兩年密集收獲成果,穿越周期。
時代的企業,善于用未來的眼光看待現在。面對未來,海爾智家已經在落子了。
2014年出版的《即將到來的場景時代》一書預言:“在未來25年,場景時代即將到來。
該書作者認為“場景時代”,就是借助大數據、移動設備等工具,人們過上 “看得見”“記得住”“可感知”的生活。這個思路,跟海爾智家的“三翼鳥”戰略有相似之處。
2020年,海爾智家推出全球首個場景品牌三翼鳥。不同于其他廠商專注賣產品,三翼鳥是瞄準消費者的具體需求,根據一整套場景來提供解決方案,實現集家電、家居、家裝等于一體的智慧生活。
當其他廠商從打價格戰轉向“賣精賣貴”時,海爾智家已經開始用超前的眼光“賣場景”了。
猜你喜歡
劉學輝:學習海爾,我們到底應該學習什么?
張瑞敏有兩句話,便足以奠定他的商業思想家地位。一句是“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另外一句是“人即一切,人的價值最大化”。前一句,洞察了戰略規劃的本質,后一句洞察了戰略落地的本質。 這兩句話對中國商業界有著深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