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菲尼迪在華高層“換血”,3月份銷量不足800輛
近日,英菲尼迪品牌在華迎來了高層調整。
根據5月5日官方公布的消息,自2022年5月起,東風日產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辛宇,將兼任英菲尼迪事業總部總部長一職;王保軍將擔任副總部長一職;毛力民將擔任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特別項目副總裁,英菲尼迪中國管理委員會總經理。
這是自今年1月5日,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宣布將東風英菲尼迪作為一個獨立事業總部納入東風日產體系以來,英菲尼迪事業總部出現的重要人事變動。
由于銷量不佳,東風英菲尼迪從獨立公司“降級”為東風日產下的一個獨立事業總部,與日產、啟辰品牌一起,成為東風日產的第三個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換血”上任的英菲尼迪新高層,均為東風日產背景。
公開資料顯示,辛宇和王保軍等人在東風日產管理崗位工作多年,在汽車銷售、管理和營銷上擁有豐富的經驗。
然而,作為東風汽車集團旗下唯一的豪華合資品牌,英菲尼迪近年來在華的市場表現卻萎靡不振。2014年英菲尼迪開始了國產化,先后引入了Q50L和QX50兩款車型,2014-2017年,其銷量分別為3萬輛、4萬輛、4.15萬輛、4.8萬輛。
在銷量迎來巔峰后,當時英菲尼迪將2018年的年銷量目標定為10萬輛。但從2018年起,英菲尼迪的銷量就開始了“跌跌不休”,2018-2020年,銷量分別為4.4萬輛、3.5萬輛、2.5萬輛。2021年銷量更是大幅下跌,甚至不足9000輛。
當英菲尼迪在華銷量陷入低迷時,國內的豪華汽車市場卻逐年走強。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市場豪華品牌汽車累計銷量達265.21萬輛,同比增長4.9%。以日系豪華品牌的雷克薩斯為例,2021年的銷量超過了21.9萬輛。
正是由于2021年慘淡的市場表現,成為壓倒英菲尼迪的最后一根稻草。為了降級運營成本,英菲尼迪選擇加入東風日產旗下。但借助東風日產,英菲尼迪就能重回往日輝煌嗎?
數據顯示,今年3月,東風日產(日產、啟辰和英菲尼迪品牌)銷量為6.8萬輛,同比下滑33.5%,其中日產品牌車型銷量為6萬輛,啟辰品牌車型銷量為7151輛,這意味著英菲尼迪品牌3月銷量還不足800輛。1-3月累計銷量24.3萬輛,同比下滑16.9%,銷量表現比較好的依然是軒逸、天籟和逍客幾款車型。而全新一代奇駿的銷量仍被官方“雪藏”。
軒逸3月銷售為3萬輛,同比去年同期4.4萬輛下滑31.6%,1-3月累計銷量為10.8萬輛;天籟3月銷量1.2萬輛,同比去年同期1.3輛下滑0.07%,1-3月累計銷量為4.1萬輛;逍客3月份銷量為1.1萬輛,同比去年同期1.5萬輛下滑24.91%,1-3月累計銷量為41674輛。耗資190億元打造的三缸新奇駿銷量依然未公布。
不難看出,主力車型軒逸、天籟和逍客在3月份的銷量均出現了同比下滑。軒逸的銷量占據了東風日產近一半的銷量,除了天籟和逍客月銷過萬,其他車型市場表現都乏善可陳。
如今,東風日產旗下車型銷量已略顯頹勢,英菲尼迪想借“東風”之力扭轉其市場表現,依然面臨較大難度。
猜你喜歡
拆解吉利新能源“陽謀”:私有化極氪如何重構“技術-品牌-市場”鐵三角?
作為吉利汽車《臺州宣言》戰略落地的關鍵舉措,此次收購不僅是資本層面的重組,更是傳統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探索系統性解決方案的范本。中國汽車行業的最大“黑馬”,可能會是方程豹
融合了“個性化”與“性價比”戰略的方程豹品牌,在比亞迪強大的技術、產品與供應鏈賦能之下,其很有希望成為中國汽車行業下一個沖擊百萬銷量的新汽車品牌。市值腰斬,理想汽車的壓力越來越大了
接下來,理想汽車一方面要在自己的基本盤業務領域面對華為鴻蒙智行的纏斗,另一方面要面臨比亞迪的猛攻,同時還要提防小米、領克、極氪、深藍與零跑等一眾頗具競爭力汽車品牌的偷襲,理想汽車的壓力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