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首付購新車”喜相逢IPO:打過2187起官司,租車容易回款難
“0首付開新車”“3000元起新車開回家”“一成首付開新車,超低月供無壓力”……2017年前后,諸如此類的廣告遍布各大樓宇商圈、公交站牌。
這輪廣告大戰背后,是幾乎一夜涌現的優信新車一成購、毛豆新車、彈個車、花生好車等汽車融資租賃企業的市場爭奪。所謂的汽車融資租賃,相當于是升級換代的分期購車,只不過首付比例和用戶準入門檻更低,用戶在分期期間只享有汽車使用權,所有待還款項支付完后才能拿到汽車所有權。
經過幾年的博弈和沉淀,業內有企業搖身一變成為行業老大哥,有的則無奈轉身離場,也有的四處奔波求突破。
成立于2007年的福建汽車融資租賃公司喜相逢雖然略顯“低調”,但與上述行業“新秀”相比,絕對算是“前輩”。近日,這位“前輩”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引發市場關注。
這已經是喜相逢近年來第三次沖刺港股。2015年12月,喜相逢掛牌新三板,次年12月因交易不活躍摘牌;2017年,喜相逢與上市公司三元達(002417.SZ)籌劃并購重組,最終未成行;2019年12月、2020年7月,喜相逢兩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但隨后再無下文。
屢敗屢戰,喜相逢為何執著于資本市場?我們或可以從其《招股書》略窺一二。
白手起家,掘金千億市場
《招股書》顯示,喜相逢創始人黃偉是一位“80后”閩商,年僅39歲,目前擔任公司主席、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負責整體管理、策略規劃及主要營運決策,現持有公司31.18%股份,擁有控股權。
艾瑞咨詢發布的《2019中國汽車融資租賃行業研究報告》顯示,預計2021年汽車融資租賃市場規模將達到3897億元。而在更早年間,黃偉便公開提到汽車融資租賃行業“是尚未挖掘完全的一座金礦”。在其創辦喜相逢過程中,幾次業務布局都踩在時代浪頭上,可見黃偉身上閩商的靈活和拼勁。
黃偉出生于1981年,大學畢業后便進入一家臺企工作。期間,黃偉接觸到融資租賃,并對汽車租賃行業產生濃厚興趣。2007年,26歲的黃偉辭去臺企工作,開啟創業之旅。
彼時,汽車雖已在中國開始普及,但對不少家庭(尤其在非一線城市)來說仍屬于奢侈品。黃偉便以此為切入點,創辦喜相逢,主營業務為汽車租賃。黃偉稱,試圖通過租賃這種低門檻方式,讓汽車這種高消費品滿足更多消費者需求。
進入2010年,國內汽車市場明顯升溫。2012年,喜相逢不再滿足于租車業務,開始轉型做汽車零售和融資,以直接融資租賃的方式出售汽車,公司發展也進入快車道。
2015年12月,喜相逢掛牌新三板,成為國內汽車融資租賃第一股。
公開資料顯示,2013-2015年,喜相逢的營收分別為1570萬元、2997萬元、8034萬元;到2016年,前三個季度總營收便已突破億元。
不過,喜相逢在新三板的成交量并不理想,同時,黃偉認為在聲譽良好且極具流動性的股票市場上市更有助增加品牌認知度、提升公司形象及加強企業管治。2016年12月15日,喜相逢自新三板除牌,市值為13.4億元。
自新三板摘牌后,喜相逢的業務版圖仍在擴張,新增了多個利潤增長點。
首先,喜相逢搭建了線上交易平臺“淘汽”等,線上線下協同推進業務。其次,喜相逢開始提供汽車相關服務,包括售后、車險代理等;加入了當年熱門共享經濟和新能源汽車賽道,提供汽車共享服務,按分鐘或里程租賃新能源汽車。此外,分別于2017年、2018年先后和蘇寧、滴滴達成合作,鑒于二者的名氣,喜相逢也收獲一波關注,與蘇寧在多業務環節上建立合作,還定下一個年售10萬輛汽車的“小目標”,與滴滴的合作則主要是為網約車司機提供汽車租賃解決方案。
發展到目前,喜相逢的服務范圍幾乎遍及汽車交易及使用的生命周期各個環節,主要深耕二、三線城市。
主業轉型汽車融資租賃業務后,喜相逢發展勢頭非常可觀,但近年來,該業務給喜相逢帶來的“困擾”也愈發明顯,業績出現下滑甚至虧損,市場份額也由2019年的1.8%降至2020年的1%。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喜相逢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84億元、10.24億元、10.76億元、7.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081.9萬元、5994.3萬元、1534.5萬元、1025萬元。今年前四個月,喜相逢虧損139.4萬元(去年同期虧損逾千萬,主要系疫情業務暫停所致)。
賣車需要先買車,重資產模式下流動資金壓力大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喜相逢汽車零售及融資業務收入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99.1%、95%、89.1%、79.7%。
汽車融資租賃行業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其業務運轉、規模擴張都需要足夠的資本來支撐。
(截圖來源:《招股書》)
喜相逢的廣告語中提到“一成首付購新車”。其官方小程序顯示,在喜相逢購車首付比例在0-10%之間,首付金額大多在1萬-2萬元左右,甚至萬元內也有可選車型,一般分2-4年還清款項。
(截圖來源:“喜相逢汽車”小程序)
喜相逢賣車的前提是需要先自己花錢買下汽車的使用權和占有權,再由客戶選購車型,向喜相逢支付較低的首付獲得汽車使用權,并分期支付租金,當租賃期滿且客戶結付所有未還款項后,汽車的擁有權由喜相逢轉移至客戶。
這樣的業務模式要求喜相逢需要有大量資金進行周轉,而且讓喜相逢賬面上長期存在大額應收賬款,一度導致喜相逢的現金流較為緊張,存在現金流量錯配風險。
《招股書》顯示,喜相逢開展汽車融資租賃業務的資金來源主要是自有資金以及銀行及其他借貸,有著較高的資產負債率。2018年至2021年4月底,喜相逢總借款分別為9.74億元、13.04億元、11.56億元和11.13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3.2%、75.9%、74%和73.2%。
同時,喜相逢的自有資金并不足以覆蓋其短期債務,現金流較為緊張。《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1年4月底,公司一年內應償還借款分別為6.49億元、7.16億元、7.09億元和6.47億元;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為1.6億元、1.19億元、1.19億元和1.63億元。同期,公司一年內流動資金缺口為7748.8萬元、2.27億元、2.68億元3.64億元。
(截圖來源:《招股書》)
一旦出現資產及負債的到期情況錯配,或會對喜相逢流動資金及結付未償還負債的能力造成較大影響。對此,喜相逢在《招股書》中稱,現金流錯配風險為行業普遍現象,公司努力在金融資產與金融負債之間取得最恰當的平衡,以減低到期日錯配的可能性。
此外,《招股書》披露,喜相逢業務主要面向二線、三線及以下城市展開,且零售汽車融資租賃業務本就降低了汽車貸款消費者的準入門檻,正式信貸記錄要求較低,首付金額亦較少,為汽車融資租賃市場參與者帶來較高的拖欠貸款及已出租汽車損毀風險。
(截圖來源:《招股書》)
(截圖來源:“喜相逢汽車”小程序)
事實上,因為汽車融資租賃業務的發展,喜相逢近年來的相關應收款項持續上漲。《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1年4月末,喜相逢融資租賃應收款項平均結余分別為7.07億元、9.69億元、10.53億元和10.37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達到69%、90%、140%和291%。
過高的應收款項增加了喜相逢的回款風險。對此,喜相逢在《招股書》中表示,為降低該類風險,公司打造了嚴謹風險管理系統,往期并無因客戶違約而構成重大不利的財務影響,且往績記錄期的不良資產比率一般低于或與行內平均范圍相符。
租車容易回款難
汽車融資租賃的應收款,以租賃期內的租賃汽車作擔保。喜相逢在《招股書》中表示,如果客戶對還款有任何拖欠,“我們可強制執行我們的權利收回租賃汽車,并可將其出售或用作其他商業用途或提起法律訴訟,以收回提供予客戶的融資的余下款項。”
由此也可能會引發一些與用戶之間的糾紛。愛企查顯示,喜相逢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喜相逢集團有限公司相關的裁判文書信息達到2187條,其中大量裁判文書信息都涉及融資租賃合同糾紛。從這些裁判文書信息之中,也可以一窺汽車融資租賃這項業務在開展過程中的“艱難”。
以喜相逢集團有限公司與楊群升之間的融資租賃合同糾紛為例。2020年1月18日,楊群升在福建喜相逢汽車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廣西分公司,簽訂《融資租賃合同》購買了一輛“瑞虎7i-2019款7i”小型轎車。合同約定,楊群升分4年48期、每月16日向喜相逢公司支付租金,直至付完48期,租金除第一期為18798元外,其余每期為3699元;如果楊群升未按時支付租金,即視為其違約,喜相逢公司根據合同約定有權追究楊群升相應的違約責任,包括索取逾期利息、單方面解除合同并取回租賃車輛等。
誰料,租賃開始后,楊群升僅僅支付了4個月的租金,從2020年5月16日開始就一直拒不繳納租金。2020年6月25日,喜相逢公司按照合同約定收回租賃車輛,將楊群升訴至法院,請求解除合同,支付拖欠租金并承擔違約責任。
福建省閩侯縣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解除雙方合同,判令楊群升應于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向喜相逢集團有限公司支付租金4808元,駁回了喜相逢集團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對此判決結果,楊群升表示不服,向福建省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福建省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楊群升收到法院催繳案件受理費的通知后仍不予繳納,也沒有申請緩、減、免交案件受理費,最終按照相關法律規定,裁定本案按楊群升自動撤回上訴處理,維持一審原判。
車能收回來,結果已經算是相對好的。在喜相逢集團有限公司與黃海星的一起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中,黃海星于2019年1月9日簽訂融資租賃合同,從喜相逢公司處開走一輛軒逸。結果從第13期開始,黃海星就不再繳納租金,也不返還車輛。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解除雙方合同,黃海星在判決生效起10日內返還車輛并支付租金11400元。
結果,黃海星沒有像楊群升一樣不服判決上訴,反倒是喜相逢集團有限公司繼續上訴了,因為黃海星在一審判決后,既不還車,也不支付租金。
2021年5月6日發布的《喜相逢集團有限公司、黃海星融資租賃合同糾紛執行實施類執行裁定書》透露了更多的細節。黃海星還是沒有還車,因為車輛“下落不明,故無法處置”。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人民法院向黃海星發出了執行通知書、報告財產令、限制消費令。但是,查詢之后,未發現黃海星有其他可供執行的財產,喜相逢集團有限公司也提供不了可供執行的財產線索。最終,喜相逢集團有限公司同意終止了本次執行程序,等發現黃海星有其他可供執行的財產,再申請恢復執行。
校友“捧場”,滴滴助力 三闖港交所前景如何?
車咖院創始人黃成偉認為,喜相逢上市的主要原因顯然是補充資金,同時,上市融資也是決定喜相逢等中小汽車融資租賃企業生存下去的關鍵。
身處資本密集型行業,很多名噪一時的汽車融資租賃公司都背靠大佬。比如大搜車旗下“彈個車”,背后投資方有阿里巴巴、春華資本、螞蟻金服、神州租車等;毛豆新車網則是已經拿到9輪融資的車好多;花生好車的投資方有京東數科、高盛、峰瑞資本等……
喜相逢這一路走來,則得到多位黃偉校友的支持。
2015年4月,喜相逢由黃偉及其妻子全資持有,后經歷新三板掛牌、摘牌以及幾輪增資擴股。《招股書》披露,黃偉在就讀廈門大學EMBA期間認識的楊豫芬、郭洪志就曾參與到喜相逢的資本運作當中。
2017年,喜相逢還曾預計與福建“老鄉”三元達進行資產重組,從而進入資本市場。當年6月3日,三元達發布公告,擬收購喜相逢的全部或部分股權。但一個多月后,卻稱雙方未能就交易方案達成一致意見,終止此次資產重組。
2018年,算是喜相逢近年來資本運作路上的“高光年”。當年11月,喜相逢獲得滴滴全資子公司北京車勝科技有限公司增資,后經過幾輪增資,至此次申報港股上市前,滴滴出行持有喜相逢6.83%股份。
除了獲得滴滴的資金支持,喜相逢還與其達成業務合作,為滴滴網約車司機提供汽車融資租賃解決方案。《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四個月,喜相逢通過提供網約車汽車租賃解決方案獲得的收益分別為419.5萬元(2018年11月達成合作)、2.3億元、1.28億元、5027.6萬元。
(來源:《招股書》)
和滴滴的合作,無疑為喜相逢新增了一個利潤增長點,但《招股書》披露,于2021年5月,經有關各方一致同意,終止上述業務合作協議。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份,滴滴因涉及數據安全問題,被實施網絡安全審查,審查期間“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戶注冊。滴滴曾為喜相逢的發展增添光芒,但如今也為其上市之路帶來些許不確定因素。
汽車融資租賃行業進入我國的時間并不算長,但近年來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尤其是在諸多資本涌入之后,行業洗牌加速,馬太效應愈發明顯,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尾部企業面臨著更大的淘汰壓力。
三闖港交所,行業“前輩”喜相逢對于資本市場的渴求可窺一斑。最終能否如愿,還需要時間檢驗。回到現實,你自己和身邊朋友買車是否使用過“0首付”、“一成首付”?
猜你喜歡
領跑高端豪華市場,為什么是極氪科技?
戰略力、技術力、產品力與渠道力堪稱任何一個行業最直接的四個關鍵成功要素。當極氪科技具備了這四個關鍵要素,其在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成功便水到渠成。拆解吉利新能源“陽謀”:私有化極氪如何重構“技術-品牌-市場”鐵三角?
作為吉利汽車《臺州宣言》戰略落地的關鍵舉措,此次收購不僅是資本層面的重組,更是傳統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探索系統性解決方案的范本。中國汽車行業的最大“黑馬”,可能會是方程豹
融合了“個性化”與“性價比”戰略的方程豹品牌,在比亞迪強大的技術、產品與供應鏈賦能之下,其很有希望成為中國汽車行業下一個沖擊百萬銷量的新汽車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