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周紫光在管基金年內全線浮虧,押注新能源回本“遙遙無期”?
清明小長假前,內地公募基金因指數跌跌不休而獲利回吐,不過憑借此前累積的收益,多位公募名將還是實現了在管基金多數飄紅,但中信建投的周紫光是個例外。
2022年一戰成名的他,繼2023年全年遭遇滑鐵盧外,2025年到目前再遇業績黑洞。數據顯示,截止2025年4月2日收盤,他目前在管的四只基金近兩年下跌均超過40%,2025年到目前也是全線下跌,表現最差的就是中信建投智享生活。
另外,中信建投低碳成長混合的最新凈值增長率也在-11%的水平線上,同樣在同類基金中排名較為靠后。公司的另一主動權益主將欒江偉已經實現了在管基金全線飄紅,周紫光的業績為何如此不堪呢?
01
中信建投智享生活疑風格漂移失敗
“成也新能源,敗也新能源。”這句話用在周紫光身上極為合適,當當初那批新能源公募種子選手早已轉戰新能源時,周紫光似乎還在執著地挖掘新能源產業鏈的投資機會,從中信建投智享生活近期的重倉股變遷上可見一斑。
從該基金的歷史沿革來看,中信建投智享生活成立于2020年11月4日,除去2021年實現全年大約31%的漲幅外,從2022年開始該基金持續逐年下跌,同類排名也長期在靠后的位置徘徊。從基金經理來看,周紫光作為首發基金經理一直管理到現在。
從最新公布的該基金年報可見,組合中排在前二十位的公司占比都大于等于1.5%,特別是排在前四的股票天合光能,德業股份,晶澳科技,陽光電源,無一例外都來自新能源產業鏈的公司,而且它們的占比都超過了6.5%.但是從2025年到目前的漲幅來看,這其中僅有德業股份出現小幅上漲,剩余的三家公司年內均出現下跌。
再看從五到第十位的重倉股名單,基金經理周紫光配置的公司包括了貴州茅臺、阿特斯、青島啤酒、晶科能源、寧德時代、學大教育。這其中股王茅臺年內微漲但寧王寧德年內跌幅接近10%,兩者的正負效應基本相抵。
但關鍵在于作為光伏組件和儲能領頭羊的阿特斯,這家科創板的上市公司年內跌幅已經超過了20%。在它后面,另一家科創板公司晶科能源的跌幅也超過了10%。此外,前十組合中表現最好的是年內漲幅超過20%的學大教育,但是它在組合中的占比僅僅約為2.70%。
再看最新年報中的隱形重倉股,它們分別是時創能源、奧馬電器、三只松鼠、上能電氣、比亞迪、立訊精密、航天電器、勝宏科技、歐菲光、立高食品。這里面也不乏成長賽道中的領軍龍頭,但它們在二級市場多表現差強人意,例如立訊精密最新年內的跌幅已經約為13%。
新披露的年報中,周紫光并不回避投資失誤:“產品運作上,持倉以消費和新能源為主,雖然在前三季度某些階段取得了相對較好的表現,但進入四季度之后由于新能源倉位的拖累就明顯落后于市場整體。我們認為新能源行業已經見底,但市場希望的V 型反轉還沒到來;消費方向整體偏弱,個別細分方向如悅己消費較好;也看好科技方向,但因為此前偏好投資于產業在量產之后的成長期階段,因此錯過了很多產業早期的重大投資機遇。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中,大多數資金更加偏好空間大、高增長階段的新興產業方向,我們現在的持倉無論大多數不具備這樣的特征,因此表現相對較弱。”
02
全市場風格中信建投低碳成長
全押新能源亦遭遇挫折
從基金的定義來看,智享生活主要投資于智享生活主題相關的證券資產,似乎本應更偏于人工智能而非新能源。那么對比來看周紫光管理的中信建投低碳成長,該基金的契約定義為“在嚴格控制投資組合風險和保持資產流動性的前提下,力爭為基金份額持有人獲取超越業績比較基準的投資回報。”
再來看該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基金契約中約定為“滬深300指數收益率*70%+中證綜合債指數收益率*20%+恒生指數收益率(使用估值匯率折算)*10%”,也就大體代表著該基金是一只更偏全市場風格的產品。但從二級市場的實戰配股情況看,它卻比中信建投智享生活更接近于一只全市場非主題類的產品。
先從去年12月31日時的十大重倉股組合來看,除去與智享生活重復的五只新能源產業鏈的股票外,另外的五只重倉股分別是上能電氣、鈞達股份、中信博、福萊特、福萊特玻璃,基本也都和新能源有或多或少的關聯。再從年內同期的走勢來看,除去第一大重倉股德業股份年內上漲約為8.5%外,剩余的重倉股均在年內下跌,特別是阿特斯、中信博、上能電氣的年內跌幅都超過了20%。
再看最近剛剛披露的該基金的2024年年報,排在前十五位的重倉股被配置占比都超過了1%,處于隱形重倉位置的五只股票分別為愛旭股份、禾望電氣、聚和材料、時創能源、協鑫科技,同樣都是隸屬于新能源產業鏈中的公司。這其中有三只股票年內同期都出現了股價上漲,特別是祥鑫科技的漲幅接近了50%,但問題在于它的占比僅僅約為1.45%。
從分年度的成績來看,這只成立于2021年12月的基金經歷了冰火兩重天,成立后的第一個完整年度2022年排在了2556只基金中的第10位;但此后的幾年卻跌入谷底,均在同類產品中排在倒數之列。這也導致了反映基金長跑實力的年化收益極為難堪。同時間段,該基金的年化收益接近-22%,在同類的2468只基金中排在了第2398位。
在2024年基金年報中,周紫光雖然沒有直面虧損但坦誠了會轉變:“新能源行業整體進入相對低增速階段,投資機會偏向階段性和周期性,我們在看好排產上行的階段景氣周期外,也關注供給側改革的落地效果,同時看好光伏BC 和鋰電固態電池等新技術方向。此外,我們將會根據市場變化,改變過去的投資范式,在產品合同規定的投資范圍內,尋找空間大、高增長階段的新興產業方向去配置;雖然成長性行業天然波動較大,我們也將盡力控制回撤,努力減少長周期暴漲暴跌的走勢。”
當前,上述兩只基金一個6毛錢、一個4毛錢,未來它們誰能率先回到面值呢?
猜你喜歡
平安基金神愛前旗下基金換手率高達956%,規模遭腰斬,產品相互抄作業引質疑
平安基金神愛前管理的權益類基金,在近期大盤上漲的情況下業績表現卻不盡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