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龍探金】市值突破3000億,兩年漲10倍的寒武紀還有六大潛力可挖
2024年A股市場的大幕已經落下,寒武紀拔得頭籌。
不僅與滬深300指數相比表現亮眼,甚至超過了英偉達、臺積電等全球芯片領域的巨頭,市值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由2023年初的300多億到2025年初的突破3000億,短短兩年內翻了十倍,資本市場的熱捧已經充分展現了對寒武紀發展前景的認可。

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的行動也在如火如荼的開展。自2024年3月開展“人工智能+”行動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之后,12月上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將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列為2025年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毫無疑問,人工智能已經顯露出明確的戰略價值。
可以預見,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和應用推廣,相信寒武紀未來會有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市場空間,也為整個科技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透過寒武紀卓越的市場表現,我們更應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核心優勢。
01
AI算力需求催化,有望迎來新高度
據官網顯示,寒武紀成立于2016年,專注于人工智能芯片產品的研發與技術創新,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領域的核心處理器芯片,讓機器更好地理解和服務人類。寒武紀提供云邊端一體、軟硬件協同、訓練推理融合、具備統一生態的系列化智能芯片產品和平臺化基礎系統軟件,產品廣泛應用于服務器廠商和產業公司,面向互聯網、金融、交通、能源、電力和制造等領域的復雜 AI 應用場景提供充裕算力,推動人工智能賦能產業升級。
目前寒武紀頗受市場認可,采用終端智能處理器IP的終端設備已出貨過億臺,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也已應用到國內主流服務器廠商的產品中,并已實現量產出貨,邊緣智能芯片及加速卡的發布標志著其已形成全面覆蓋云端、邊緣端和終端場景的系列化智能芯片產品布局。
當然,寒武紀的優異表現離不開全球政策及AI計算需求的催化。

自2022年ChatGPT風靡全球以來,各大科技巨頭紛紛大幅增加算力投資,2023年底全球算力總規模已達到910EFLOPS(FP32),同比增長40%,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標志著全球算力增長的新一輪高潮已經到來。展望未來,訓練側的算力投資仍在持續擴大,預計對標GPT3.5及GPT4.0的模型參數量或將達到驚人的10萬億級別,微軟的“星際之門”項目預計成本更是超過千億美元。
此外,近期OpenAI發布的報告指出,“Scaling-law”(即規模定律)在推理側同樣適用,意味著推理效果將隨著強化學習的增加和思考時間的延長而提升,進一步拓寬了推理需求的空間。同時,美國對中國進口高端AI芯片的持續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國產芯片的發展步伐。
在國產算力方面,2024年上半年,北京、上海等地已相繼發布了智能計算中心建設規劃,算力中心的建設正在加速推進。部分地區已明確提出國產化要求,計劃在2025年達到50%的國產化比例,2027年則要實現100%的國產化。運營商的大額訂單也進一步驗證了國產化趨勢的持續滲透。
對此,國盛證券對寒武紀給予厚望,并表示,“作為國內少數具備先進集成電路工藝(如7nm)下復雜芯片設計經驗的企業之一,寒武紀能夠提供涵蓋云端、邊緣端、終端的全品類系列化智能芯片和處理器產品,有望在本輪國產算力建設中充分受益。”
隨著算力發展邁向新高度,寒武紀也將迎來新高度。
02
六大技術優勢,最強殺手锏
算力芯片概念股那么多,為何只是寒武紀?
原因很簡單,源于寒武紀手握六大技術優勢。

其一,領先的智能處理器微架構設計。寒武紀擁有的第五代智能處理器微架構(MLUarch04)是專門針對人工智能應用和算法進行優化的。這種微架構支持多種精度計算,包括定點和浮點運算,能夠在有限的功耗下高效支持人工智能的訓練和推理任務。
其二,計算單元優化。寒武紀在計算單元的設計上進行了深入的優化,使其能夠高效地執行二維、三維以及高維的卷積運算,同時還能處理各類矩陣和張量運算。這種優化進一步提升了芯片的性能和能效。
其三,訪存優化技術。寒武紀擁有一套軟件無感的訪存帶寬壓縮技術,該技術能顯著降低智能芯片對DRAM的訪問需求,同時降低訪問延遲和功耗。此外,還采用了混合式多級片上存儲/片上緩存技術,針對推薦系統等特定應用領域進行了定制化優化,進一步提升了訪存效率。
其四,指令流水線技術。寒武紀掌握了標量、向量、矩陣、張量混合式的指令流水線技術,這有效提高了指令的執行效率。同時,還支持變長張量為基本操作單元的計算訪存分離式執行技術和計算訪存低延遲同步技術。這些技術使得寒武紀的芯片在處理復雜的人工智能任務時具有更高的效率。
其五,多核處理技術。針對人工智能應用負載,寒武紀掌握了多工通信片上網絡技術,支持多核間廣播、多播、聚合和鄰域交互,提高了數據在多核間的復用性。此外,還掌握了多核低延遲高并發協同技術,使得多核/眾核智能芯片在大規模人工智能計算任務上具有接近線性的加速比。
其六,先進的制程工藝。寒武紀的芯片采用了先進的制程工藝,如7納米制程技術,使得其處理器在功耗和性能之間找到了更優秀的平衡。這種先進的制程工藝不僅提升了芯片數據處理速度,還大幅度降低了能源消耗,更適合在移動和邊緣計算的設備中使用。
正是憑借過硬的技術優勢,寒武紀即使業績一直不理想,但市場關注度卻保持高漲。據歷年財報顯示,2020年到2023年以及2024年前三季度,寒武紀的營收分別為4.59億元,7.21億元,7.29億元,7.09億元、1.85億元,期間持續虧損。

03
研發力度不減,產品優勢突出
寒武紀產品優勢也在不斷強化護城河,包括豐富的產品線、高性能的智能芯片、創新的智能加速卡以及智能計算集群系統。
寒武紀的產品線涵蓋智能芯片、加速卡以及終端智能處理器IP等,廣泛服務于服務器廠商和產業公司,為互聯網、金融、交通、能源、電力和制造業等領域的復雜AI應用場景提供強大的算力支持。其中,寒武紀的智能芯片在圖像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方面表現卓越,為用戶提供了流暢、快速的體驗。
同時,寒武紀推出的智能芯片,如思元290,采用了先進的7納米制程工藝,集成了460億個晶體管,成為寒武紀首款訓練+推理一體化AI芯片。這款芯片支持多種精度計算,包括32/16/8/4/1位定點、32/16/19位浮點及類浮點等固定精度或混合精度的高能效運算器技術。同時,配備了寒武紀第五代智能處理器微架構MLUarch04,進一步強化了矩陣張量運算的能力。

寒武紀的智能加速卡系列產品也是其重要的產品線之一。這些加速卡基于寒武紀的智能芯片設計,能夠大幅提升特定領域的計算性能。例如,在高性能的圖像處理和實時數據分析方面,寒武紀的智能加速卡能夠為用戶提供前所未有的順暢度。
此外,寒武紀還推出了智能計算集群系統,這一“新基建”領域的重要創新。該系統將寒武紀自研的加速卡或訓練整機產品,與合作伙伴提供的服務器設備、網絡設備與存儲設備結合,并配備公司的集群管理軟件組成的數據中心集群。這種創新的系統架構不僅提升了整體計算性能,還降低了運維成本,為智能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寒武紀注重培養創新能力,盡管面臨財務壓力,但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力度并未減弱,甚至在某些時期超過了同行業其他公司,例如,在2023年上半年,寒武紀的研發投入高達4.83億元,占營收的421.56%;而在2024年前三季度,寒武紀的研發支出金額同樣超過營收,這為研發的核心技術保駕護航。

你們看好寒武紀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猜你喜歡
宇樹科技到“杭州六小龍”,這批“90后軍團”給出了未來產業 “逆襲密碼”
從宇樹科技到當前被熱議的“杭州六小龍”,可以一窺當前“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