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揚基金重債輕股模式難改,朱國慶管理規模不足10億難成一哥
2024年歲末,又到年終盤點時,內地公募基金公司這一年喜憂參半:9.24之前一度固收類基金逞強,股市突如其來的行情雖然讓不少權益產品收復失地,但是新發主動權益產品的缺失還是讓基金公司很難盈虧平衡,畢竟不是所有公司都有中證A500這碗好飯可吃。
個人系公募鵬揚基金就是這樣一類較為尷尬的公司,從公司旗下的產品看,鵬揚今年發行了多款產品,其中僅有10月29日由戴杰掛帥的鵬揚聚優睿選是主動權益類產品。在發行多只固收類基金的規模催化下,公司的資產規模終于在今年邁過了千億門檻,但是債券型基金大約占據了850億,意味著公司債強股弱的老問題并未更改。
同時,公司的副總經理朱國慶貴為主動權益一哥,市場號召力依然很弱,三季度末所管四只基金的合計規模不到10億元,尤其是目前他和崔潔銘合作管理的鵬揚醫療健康,最新年內浮虧還是7.83%,同類排名較為靠后。
01
清盤警報頻頻響起
鵬揚醫療健康業績不佳誰之過?
公司網站資料顯示,鵬揚醫療健康成立于2023年的10月31日,今年是產品成立以來的第一個完整年份:截至12月25日收盤, 該基金的A類份額年內凈值下跌約為7.83%,在同類的4113只基金中排在第3533位。從產品公告來看,筆者發現其多次發布基金資產凈值連續低于5000萬元的提示性公告。
12月18日,份額持有人表決結果暨決議生效公告顯示,會議審議基金終止運作有關事項,產品很有可能匆匆謝幕結束短暫的公募生涯。那么,為何這樣一只由公司主打悍將朱國慶掛帥的次新基金,命運會如此不濟呢?
原因自然還是要從基金的持股中尋找。從基金三季報的重倉股組合來看,或許是20CM效應所致,基金經理整體對科創板和創業板公司格外青睞有加,特別是前者。9月30日,該基金重倉科創板的標的包括了惠泰醫療、百濟神州-U、微電生理-U、悅康藥業,特別是第一大重倉股惠泰占比達到了超限的10.23%。但是從二級市場走勢來看,相關個股表現出現分化,其中微電生理-U、悅康藥業年內的跌幅雙雙超過了20%。
筆者注意到,基金經理是從二季報開始重倉這兩家公司的;它們還不是年內跌幅最大的重倉股公司,港股醫藥公司和黃醫藥目前年內的跌幅約在23%一線,但問題在于該股是朱國慶三季度新進重倉的公司。對比來看,組合中的海思科和佐力藥業是表現最好的兩家公司,但它們分別只是第七和第八大重倉股,目前兩家公司的漲幅都在50%一線。 不過基金經理對它們的配置思路不同。
分別來看,海思科是新進重倉的標的,占比僅為5.32%;佐力藥業則是今年基金連續重倉三季的公司,9月30日時的被持倉占比僅為5.12%。整體來看,基金在選股上還是沒能選到賽道中表現最為出色的一類,比如醫藥中的重組概念公司。
在基金三季報中,基金經理表示:“本基金配置方向從高股息、低估值個股逐步向高增長,同時估值合理的成長股做切換,由防守風格逐步轉變為穩健成長風格,選擇了性價比較高、估值及業績增速相匹配、終端需求剛性以及長期來看真創新、有長期邏輯的品種進行配置。細分子行業方面以部分業績較為優質的中藥股、優質化藥股和部分創新藥公司為主,繼續堅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投資策略,精選優質個股。”
但問題在于,在基金季報風險提示中,該基金連續三個季度提示了清盤風險。
02
增聘基金經理張勛
前宏利權益明星會是鵬揚救命稻草?
除去朱國慶外,鵬揚主動基金經理團隊的中堅力量還包括吳西燕和戴杰兩位,前者目前的累計任職時間超過了7年半,后者的任職時間與之相近。若從2024年的情況看,兩人在管基金的收益基本都為正值。
特別是女基金經理吳西燕,年內至今在管8只基金均為正收益,收益表現最好的是景泓回報超過了10%。對比看戴杰,至今也僅有年內剛剛成立的新基暫時浮虧。但問題在于,兩人在行業和基民中的存在感不強,兩大硬指標體現了知名度有限。
從吳西燕來看,現任基金資產的總規模約為15.32億元,在管基金最佳任期回報約為13.27%;對比看戴杰,其管理4只基金的總規模約為8.84億元,在管基金最佳任期回報約為17.76%。另外,奇葩的是,鵬揚基金現權益投資部總經理趙世宏,此前在大成基金任職時管理的是固定收益類產品。
那么,鵬揚接下來主動權益指望何人呢?筆者注意到,近日,鵬揚產業智選一年持有混合、鵬揚先進制造混合增聘基金經理張勛。這兩只基金的原基金經理都是鄧彬彬,但近兩年整體成績表現不佳。
從個人簡歷上看,張勛曾任天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研究員、研究組長,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組長,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高級研究員、研究部總監、基金經理。現任鵬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權益研究總監。
但作為一位任職接近10年的老將,他的真實能力圈在哪些賽道還是存有疑問;在2021年的一次采訪中,他曾表示長期看好新能源行業的發展;不過在2023年初的采訪中,他又表示“在經濟全面復蘇的過程中,傳統行業和新興行業都會有機會,但恢復節奏可能不一樣。我個人判斷2023年值得關注的有兩塊,一個是價值搭臺,一個是成長唱戲。”
在轉戰鵬揚基金后,他所管理的第一只基金是鵬揚數字先鋒,從最近基金三季報重倉股來看,基本是緊扣產品主題的AI應用端的上市公司,雖然該基金還有另一基金經理趙世宏共同管理,但也讓人心生疑問,張勛難道是全能型選手實現全市場覆蓋嗎?
猜你喜歡
平安基金神愛前旗下基金換手率高達956%,規模遭腰斬,產品相互抄作業引質疑
平安基金神愛前管理的權益類基金,在近期大盤上漲的情況下業績表現卻不盡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