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銀安盛旗下基金成立不足1年就清盤,?蔣佳良押注晶澳科技致業績“腰斬”
作為銀行系基金,浦銀安盛基金成立時間長達17年的老牌公募,近年來基金發行的數量呈現下降趨勢,2020年發行了21只基金,2021年發行20只基金,但2022年卻降至14只,2023年降至12只。去年筆者曾寫過蔣佳良發布新基金的文章,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筆者發現,蔣佳良旗下基金業績并不理想。
近期筆者還發現,浦銀安盛基金旗下基金--浦銀安盛景氣優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面臨清盤風險,值得關注的是,這是基金成立還不足1年的次新基金。4月19日、4月20日,浦銀安盛基金連續發布了擬召開浦銀安盛景氣優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份額持有人會議,以審議該基金的持續運作議案。
01
蔣佳良押注晶澳科技致基金回撤
旗下基金業績遭遇腰斬
(數據來源于浦銀安盛基金公告)
浦銀安盛景氣優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本基金”)成立于2023年6月14日,由蔣佳良管理。初始募集資金為2.15億元,不過,本基金已連續60個工作日出現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的情形。
本基金《基金合同》約定:“《基金合同》生效后,連續20個工作日出現基 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或者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情形的,基金管理人應當在定期報告中予以披露;連續60個工作日出現前述情形的,基金管理人應當在10個工作日內向中國證監會報告并提出解決方案,如持續運作、轉換運作方式、與其他基金合并或者終止基金合同等,并在6個月內召集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蔣佳良,據天天基金網顯示,蔣佳良曾于2006年至2008年任職中國工商銀行法蘭克福分行資金部,2009年至2011年任職華寶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證券投資部擔任投資經理,2011年至2015年任職于平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擔任投資經理,2015年至2018年任職中?;鸸芾碛邢薰就堆兄行?歷任基金經理和研究部總經理。
2018年6月加盟浦銀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歷任權益投資部總監助理,現擔任研究部副總監。2018年11月起,擔任浦銀安盛新經濟結構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19年2月起任研究部副總監。蔣佳良累計任職時間6年又343天,目前管理基金規模22.28億元,任職期間最佳基金回報89.88%。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截至5月17日)
筆者發現浦銀安盛品質優選混合A業績并不好,該基金成立于2021年12月28日,基金規模8.36億元。截至5月17日基金單位凈值0.4607,自成立來收益率-53.93%,今年來收益率-11.90%,近3月來收益率8.09%,近6月來收益率-15.41%,近1年來收益率-29.61%,近2年來收益率-47.68%。該基金目前由蔣佳良和楊達偉共同管理,任職1年又311天,任職回報-52.70%。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截至5月17日)
有基民表示,蔣經理,你的基金是漂移風格嗎?年報一公布就開始隨便換倉了?按照2013年年報公布的持倉,昨天光精煅科技就漲了14%,也就三個股是跌的,但漲的股占比32%,且漲幅均不小?。磕愫臀艺f凈值只有1.72%?后臺同事是怎么算的?
也有基民表示,現在悔時已晚,我們要求更換基金理公司不會同意的,可見倆個與浦銀安盛基金公司有著說不清道不明關系,否則倆早就換了,可惜的是苦了持該基金的基民們,也被他們葬送了浦銀安盛基金公司。有基民跟帖,好久沒看到你出來發言了,以為你是全身而退了,你跟我一樣買了20萬,現在虧剩不到9萬,你我感同身受,除了無奈還是無奈。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截至5月17日)
筆者發現,該基金貼吧里全是基民的抱怨,有基民表示,一元的基金被玩了只剩四角四分,也就他哥倆了。也有基民表示,虧就比誰虧得多,漲就沒人漲得比它少,這是什么鬼。甚至有基民表示,浦銀安盛基金公司董事長,能不能給大家解釋一下,管理浦銀安盛品質的2名基金經理這是什么操作?是在坑人嗎?也有基民表示,其實,近期很多基金都回本不少,唯獨這破基漲少跌多,不知何時才能回本。
我們看看他們到底買了啥股票,筆者發現,該基金買入過明泰鋁業,盡管只持有兩個季度,但在持有期間明泰鋁業股票價格的下跌幅度是驚人的。在2022年1季度持有195.12萬股的明泰鋁業,2022年2季度大舉加倉至361.93萬股,到了2022年3季度已經沒了持倉,估計是股價下跌平倉了。然而,筆者發現,該基金買入時股價正好處于高位,從2022年1月3日-2022年9月30日明泰鋁業股票價格下跌了59%。
筆者發現,該基金還長期持有過陽光電源,在2022年2季度持有127.00萬股,2022年3季度持有112.10萬股,2022年4季度持有87.96萬股。2023年1季度持有98.04萬股,2023年2季度持有66.19萬股,2023年3季度持有52.22萬股,到了2023年4季度已經沒了持倉。然而,在持股期間陽光電源股票價格波動較大,從2022年4月1日-2023年12月30日股票價格下跌了18.34%。
筆者還發現,該基金在2022年1季度持有67.09萬股的晶澳科技,2022年2季度持有84.64萬股,到了2022年3季度已經沒了持倉。然而,在2022年1月4日-2022年9月30日晶澳科技股票價格下跌了30.91%。2022年4季度又買了57.12萬股,2023年1季度加倍持有123.27萬股,2023年2季度持有90.90萬股,到了2023年3季度持倉又沒了。
然而,在持倉期間晶澳科技股票價格波動較大,在2022年10月8日-2023年9月28日晶澳科技股票價格下跌了60%。這兩個持股周期都跌了這么多,難道基金經理都沒有止損嗎?
筆者發現,該基金在2022年3季度持有17.38萬股的派能科技,2022年4季度持有9.88萬股,到了2023年1季度已經沒了持倉,在2022年7月1日-2023年3月30日派能科技股票價格下跌了23.59%。筆者還發現,該基金在2022年3季度持有435.58萬股的吉祥航空,2022年4季度持有435.58萬股,2023年1季度持有258.83萬股。然而,在2022年7月1日-2023年6月30日吉祥航空股票價格下跌了14.23%。
在回撤率方面,在近1年中,該基金的下行風險為16.7688%,大于同類平均;最大回撤為42.5915%,大于同類平均;綜合該基金的下行風險和最大回撤在同類基金中的排名,該基金過去一年風險為高。在近3年中,該基金的下行風險為-,小于同類平均;最大回撤為60.5549%,大于同類平均;綜合該基金的下行風險和最大回撤在同類基金中的排名,該基金過去一年風險為高。
02
蔣佳良旗下6只基金相互抄作業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截至5月17日)
筆者還發現,浦銀興耀優選一年持有混合A業績也一般,該基金成立于2022年6月7日,基金規模0.64億元。截至5月17日基金單位凈值0.5948,該基金自成立來收益率-40.52%,今年來收益率-5.18%,近3月來收益率8.56%,近6月來收益率-6.18%,近1年來收益率-19.67%。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截至5月17日)
據天天基金網顯示,浦銀興耀優選一年持有混合A2023年度第一季度報告顯示,在其報告期內基金投資策略和運作分析中表示,我們的組合在一季度的表現尚有很大的發揮空間,主要是新能源的拖累,雖然光伏的業績在超預期,估值也較低,但是市場資金都被TMT抽走了,尤其是新能源板塊更是抽血嚴重。我們認為二季度隨著市場進入了業績期,市場終究還是會看業績的,光伏行業應該會有所表現。
有基民在其帖子下面評論,說起來頭頭是道,做起來一塌糊涂,看看你持有基金的業績吧!你還好意思說差強人意。你這是徹底不要臉了,同行業倒數的垃圾,只只基金都虧錢,每只買的票都差不多,從來不認真選股票,就知道發新基抬轎子,總是高位接盤,追漲殺跌,垃圾敗類至極,自己管理費倒是沒少拿一分。
我們來看看該基金都做了哪些股票,筆者發現,該基金在2022年4季度持有5.93萬股的晶澳科技,2023年1季度持有17.03萬股,2023年2季度持有8.47萬股,到了2023年3季度已經沒有了持倉。然而,筆者發現,該基金從2022年10月8日-2023年9月28日晶澳科技股票價格下跌了60%。
筆者發現,浦銀興耀優選一年持有混合A基金與浦銀安盛品質優選混合A第二次買入的節奏一致,其虧損的幅度也一樣,這就是持股同質化的缺點,數只股票因為同一周期買入賣出造成基金凈值進一步虧損。
筆者還發現,該基金在2023年3季度持有16.79萬股的精鍛科技,2023年4季度持有28.05萬股,到了2024年1季度又沒有了精鍛科技的持倉,估計是股票價格下跌過快平倉了。然而,該基金持倉期間,從2023年7月1日-2024年3月31日股票價格下跌了30%。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截至5月17日)
筆者還發現,蔣佳良旗下基金數量過多,目前旗下基金有7只,其中只有近3月來旗下基金收益率出現回正,其他周期的業績都出現負增長,這其中近2年來有4只基金出現虧損,而且跌幅都在30%以上,有些基金甚至跌超40%。近年基金數量迅速擴容、公募人才相對短缺,導致基金經理普遍“一拖多”。
對于主動權益基金來說,基金經理“一拖多”可能會造成哪些影響,需要具體分析?!叭簟煌隙唷目傮w規模不大,或是產品主要集中于部分行業,例如在管產品以主題基金為主,基金經理在決策與操作上的難度通常不會太大。”該人士認為,若在管產品覆蓋面廣、投資范圍大、總體規模較大,對于基金經理來說,“一拖多”會非常考驗其投研能力。
筆者認為,權益基金的基金經理“一拖多”造成的主要影響,是持倉高度同質化會給持有人帶來風險?!霸诨鸾浝砀鲜袌龉澴嗟那闆r下,‘一拖多’權益產品有望給持有人帶來較好收益;但一旦基金經理踏空,或重倉個股爆雷,將影響到旗下多只產品。”公募基金可以放慢發行同質化基金的節奏。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筆者曾在2024年2月份寫過關于蔣佳良的持股同質化的問題,當時也有基民質疑,不管老的新的基金,持倉基本都一樣,這或許就是發新基給老基抬轎子。筆者隨機挑選了6只基金,我們以2023年4季度為例,6只基金均持有仕凈科技、立訊精密、精鍛科技、興齊眼藥、信維通,6只基金同一季度同時持有5只股票。
如果這些股票價格都是上漲的,那這些基金會因此受益,但現在大盤走勢并不穩定,同時持有這些股票,一旦股價出現下跌,那對于基金業績必然不利。此外,還有5只基金持有太極集團、邁為股份、智飛生物、人福醫藥。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截至5月17日)
時間推移至2024年1季度報公布,我們以2024年1季度前十大重倉股為例,筆者發現,蔣佳良旗下基金有6只基金,其中仕凈科技、炬華科技、江鈴汽車、金杯電工、科達制造、西部礦業、陽光電源、立訊精密。有5只基金持有新集能源,古井貢酒。6只基金持股相互抄作業,所持的股票都一致,難怪近3月來蔣佳良旗下基金都出現回正,而長周期的基金都還處于虧損狀態。一旦所持的股票價格出現集體下跌,那這6只基金的凈值將繼續下跌。
如果一家公司,尤其權益規模大、手握資金量大的公司集中買入某一只或某幾只個股,那么這幾家上市公司的定價權就可能掌握在這家公司手中,當然可以從股價上也能表現出來在集中建倉期間股價會出現大幅上漲,不過一旦資金又集中撤離就可能會對上市公司股價出現“砸盤”現象。
而當少數機構通過“抱團”方式來獲得高收益,贏得市場及投資者認可之時,卻隱藏著對部分價值投資、分散投資的基金經理將會面臨不利局面,甚至在業績排名之壓下逐步喪失話語權,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現象。事實上,早在2014年和2017年監管層就分別出臺了相應的基金投資規范行為,防止基金利用資金優勢操縱股價。
持股同質化有可能放大市場波動,基金的同質化極有可能放大了市場的波動。市場能不能逐步降低其波動性,基金的同質化對于降低波動性是一個非常大的障礙。筆者發現,如果買的時候大家都在買,賣的時候一起賣,而看到基金有很多的名字,但是實際上基本投資風格和投資特點都隨著市場形勢的變化而變化,這最終也只是是千人一面?!?
據Choice數據顯示,2023年末,浦銀安盛基金公募管理總規模為3345.63億元。其中,股票型產品規模為9.85億元,混合型產品規模為109.23億元,債券型規模為1392.78億元,貨幣型產品規模為1785.77億元。截至2023年末,浦銀安盛基金的權益類產品(包括股票型和混合型)規模為119.08億元,占其公募基金總規模的3.56%,不足5%。
這可能與公司銀行系的背景有關,通常銀行系基金公司在固定收益類產品上更為重視,而在權益類基金領域則相對薄弱。2024年一季報數據,浦銀安盛基金的權益類產品(包括股票型和混合型)規模為97.63億元,整體規模3570.24億元,權益類占比下降到了2.7%。
猜你喜歡
平安基金神愛前旗下基金換手率高達956%,規模遭腰斬,產品相互抄作業引質疑
平安基金神愛前管理的權益類基金,在近期大盤上漲的情況下業績表現卻不盡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