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趙一鳴“背刺”,良品鋪子“屋漏偏逢連夜雨”
2023年以來,量販零食以低價在下沉市場中掀起風浪,爆火的新一代零食折扣店主打“多品類、低價格”,不過,翻云覆雨之中邏輯還是不變的以價換量。
零食很忙全國門店數超4000家,僅2023年一年,零食很忙就新增了2000家門店,平均每天都有5家新店開業;趙一鳴零食2019年開業,用短短4年時間走向全國,門店數量已超2500家。僅今年年初到9月底,門店數量就暴增1600家。
瘋狂開店之下,以良品鋪子、三只松鼠、來伊份等為主的傳統零食行業格局再次被分化擠壓,零食行業的新老交替的故事持續上演。
01
倒懸之危的良品鋪子慘遭背刺
眼下的良品鋪子,可能正面臨著創業以來最艱難的時刻。
線上銷量不振,線下渠道正遭遇著同行圍追堵截,高端化也成為沒有實證的尷尬存在,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均出現雙位數下滑。2023年,良品鋪子前三季度營收同比下降14.33%,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33.43%。業績頹勢之下,長期持有良品鋪子的高瓴資本和今日資本也陸續減持。
11月29日,良品鋪子新任董事長楊銀芬宣布開啟全面降價:門店在售300余款尖貨和爆款產品平均降價22%,最高降幅45%。
這是良品鋪子成立17年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調價。楊銀芬在內部公開信中表示:“不變,我們真的有可能失去在牌桌上的資格。”
除了降價,良品鋪子為提升資產周轉效率進行投資自救,于今年4月11日出資4500萬元人民幣成為“趙一鳴”公司的股東,股權占比3%。2023年10月16日,把這3%股權賣給了上海“翼嗨合伙企業”和廈門“黑逸合伙企業”。
投資半年時間良品鋪子凈賺6000萬可謂驚喜,然而,伴隨而來的還有驚嚇。
在22天之后,趙一鳴和零食很忙發出合并申明,而之前賣出3%股份的上海“翼嗨合伙企業”和廈門“黑逸合伙企業”也成為零食很忙的股東。
在倒懸之危的窘境之下,良品鋪子再次遭遇趙一鳴背刺,于是撕破臉皮正面反擊。
11月27日良品鋪子正式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起訴趙一鳴刻意隱瞞公司重大事項,損害小股東知情權。
02
失信的趙一鳴零食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趙一鳴零食完成如此重大的股權變更,基本是“蓄謀已久”。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表示:“零食很忙與趙一鳴合并后會形成以一個“巨無霸”體量,提升規模效應、品牌效應、以及產業鏈的完整度、資本市場的話語權。”
整個合并的邏輯其實并不復雜,量販零食賽道的核心在于低價,只有實現規模化優勢才能向上游供應鏈談判獲取更多低價。
而趙一鳴零食的模式也是通過直接與工廠合作,繞開中間商的層層加價環節,總體而言價格比一般商超會便宜20%-30%左右。
趙一鳴掌舵人趙定曾在采訪中表示:“想成為零食界的拼多多。”
只是量販零食是以實體商鋪為基點,在對接上游的白牌零食工廠后,通過加盟商的銷售來實現業績提升。在整條鏈路中加盟商、“趙一鳴零食”和白牌工廠都需要利潤。而拼多多是平臺模式,依托社交裂變的策略獲取了數以億計的流量,再將這些流量引流至白牌商品以及農產品基地,進而通過規模效應實現了三方共贏。
盡管都是低價,但其實模式天差地別,趙一鳴很難復制拼多多的模式,反而伴隨著規模越來越大面臨更多利潤和加盟商倒戈的風險。
除此之外,零食很忙與趙一鳴的合并,雖然迅速拉高了公司規模,但訴訟也給公司IPO帶來了不小的法律風險,在丟掉自己信譽的同時,未來將面臨更多投資人的質疑。
03
零食搬運工們的未來
本質而言,量販零食也不過是資本的游戲。
在泡沫化的資本驅動下,零食企業在缺少足夠護城河的情況下盲目擴張。以合并取代自有發展,快速規模化膨脹,以便快速登錄資本市場,整個行業都急著上市、融資,至于模式能不能跑通,沒人知道,同時,快速加盟模式下也滋生更多弊端和亂象。
看利潤。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趙一鳴零食營收分別為12.15億元和27.8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844萬元和7631萬元。而其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凈利潤率分別為3.16%以及2.74%,下滑趨勢明顯。
論供應鏈,在零食行業,從三只松鼠、良品鋪子再到量販零食,均屬于代工模式,很難靠產品構筑絕對的優勢,甚至多家品牌都出自于同一家代工廠,產品同質化嚴重,品牌護城河極低。而這時,低價大戰便成了唯一的出路,低價模式下壓縮利潤和成本采購也將成為常態。
代工模式的輕資產策略看似加快了效率,卻也會直接導致食品安全的質量難以把控,可以預見的是,在急速壓縮采購成本后,食品安全問題也將成為懸在零食量販店和消費者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盡管萬億規模的零食市場不斷吸引資本布局,但在一個沒有核心壁壘的極度內卷市場,良品鋪子的現在,或許更是趙一鳴的未來,風頭正盛的零食折扣店,或將又是一場資本博弈的唏噓故事,沒有例外。
End
寡頭難成,巨頭混戰。存量市場里,零食賽道競爭白熱化,良品鋪子與趙一鳴的商戰,還在持續,一面是“早有預謀”的背刺挑釁,一面是為生存而戰的正面反擊。試圖IPO的趙一鳴零食即將面對的還有資本的審視和信任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