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走出至暗時刻?
6月29日,被小鵬寄予厚望的“翻身之作”G6上市。當小鵬公布完G6的五個版本以及20.99萬元-27.69萬的售價區間后,現場一片歡呼聲,清晰的版本定位與合理的售價或許會讓G6帶領小鵬走出至暗時刻。
G6的研發歷時五年,采用了XNGP全場景智能輔助駕駛,基于BEV + Transformer 的技術架構,擁有包括激光雷達在內的31個高性能智駕傳感器、總算力高達508TOPS的雙Orin-X芯片。業內專家表示,XNGP代表了行業內高階智能輔助駕駛能力。
同時,G6也是應用小鵬研發投入超百億的SEPA2.0扶搖技術架構的首款戰略產品。800V Sic碳化硅高壓平臺、前后一體式鋁壓鑄和CI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均屬行業領先科技。從性價比來看,小鵬G60可以叫板霸主特斯拉Model Y。
就在小鵬G6迎來一片歡呼聲時,我們不要忘了,小鵬還處在低谷期,其一季度甚至迎來了至暗時刻。
5月24日,小鵬汽車發布其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總收入為40.3億元,較2022年同期下降45.9%,其中汽車銷售收入35.1億元,較2022年同期下降49.85,幾乎腰斬。
一季度的毛利僅剩7000萬,毛利率僅有1.7%,其中汽車銷售毛利率為負2.5%,可以說是賣一輛虧一輛,賠本賺吆喝;一季度總虧損23.4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37.4%。
二級市場對于小鵬的糟糕業績也迅速做出反應,小鵬美股也連日大跌。
業內人士稱這是小鵬美股上市以來最差的一次財報。
基于營收持續收緊,虧損不斷擴大的形勢,小鵬對第二季度業績給出了更為保守的預期,稱二季度交付量將達到2.1萬至2.2萬輛,同比減少約36.1%-39.0%,低于市場預期的2.78萬輛;第二季度預計營收45-47億元,同比也將減少約36.8-39.5%。
令人詫異的是,同樣身為造車新勢力第一陣營的理想和蔚來在一季度卻交出了滿意的答卷,與小鵬的業績相比,可謂冰火兩重天。理想汽車共計交付5.26萬輛,同比增長65.8%,為單季最佳交付成績;被傳流動性危機的蔚來也在一季度交付了31041輛新車,同比增長20.5%。
另外,一季度上游原材料價格尤其是碳酸鋰的價格出現大幅下跌,讓新能源車企迎來了難得的降本窗口期,屬實質性利好。但目前看來,原材料價格回落并未對小鵬盈利修復帶來明顯效果。
在新能源汽車大好形勢下,小鵬汽車到底怎么了?
01
小鵬G9走麥城
去年9月21日晚上,小鵬在廣州發布了自己的第四款新車型小鵬G9,售價區間為30.99萬元-46.99萬元。
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對G9寄予了厚望,在發布儀式上,他給這款新車添加了一些定語:保時捷是燃油時代的標桿,小鵬G9是這個時代的標桿,也是智能汽車邁向無人駕駛汽車前的最后一代。G9是50萬以內最好的SUV,將在2023年實現月銷過萬輛,超越奧迪Q5。
目標瞄準了奧迪、保時捷等豪華品牌,這是何小鵬自造車以來首次在公開場合發表這樣的言論,他說的這些定語、形容詞以及雄心壯志與G9后面的遭遇形成了強烈反差。
在G9上市的當晚,就被用戶吐槽車型配置混亂、配置搭配不合理等等。市場反應強烈,原先預訂的用戶大量退單,同時小鵬汽車在美股和港股雙雙大跌,跌幅超過10%。
當時業內人士表示,小鵬G9最大的問題依然是定位不準確,價格虛高,發布會上展示的最令用戶心動的配置和功能都不是汽車的標配,而是需要加錢的選配。
盡管小鵬緊急做出回應,修改了G9的車型命名,以Plus/Pro/Max來劃分不同版本,并且將此前需要選配的配置標配到不同版本的車型上,相當于變相降價,但依舊無濟于事。
而后G9在第一個完整交付的2022年10月,銷量僅有623輛。2022年4個多月時間累計銷量為6373輛。
2023年G9的月銷量不僅沒有過萬,過千都快成為奢望。4月銷量僅為925輛,連續3個月不到1000輛,截止到2023年5月,小鵬G9的累計銷量僅有5106輛。
G9的敗走麥城,讓何小鵬不得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去年10月,小鵬開啟了全面的組織架構調整,包括成立戰略、產品規劃、技術規劃、產銷、OTA五大委員會,建立三個產品平臺矩陣,確保以客戶和市場導向為主,端到端地負責產品全業務閉環。12月底,又新設立財經平臺,主要用于提升成本費用管控的精細化水平和財務體系的合規能力。
去年11月底,小鵬又出現了人事方面的變化,這也是改革的一部分,其聯合創始人、總裁夏珩辭去執行董事,CEO助理李鵬程離職。
2023年1月底,小鵬迎來一位新“操盤手”,原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加入小鵬,出任總裁一職,全面負責公司的產品規劃、產品矩陣以及銷售體系,并向何小鵬匯報。
王鳳英上任后立下了宏大flag:“三年小鵬銷量達百萬級別,五年小鵬市值達千億美元”。
何小鵬也稱這場涉及組織架構和人事變動的深刻變革是“二次創業”。
但“二次創業”目前并沒有看到效果,這次一季度財報說明小鵬的深刻變革在短期內還沒有看到效果。
目前的小鵬已經把希望寄托在了6月末上市的第五款量產車G6身上,大有背水一戰之勢。如果小鵬G6銷量依然不振,那對于小鵬將是比較沉重的打擊,頹勢也將持續。
何小鵬表示,G6的月銷量達到P7銷量的兩倍是合格水平,G6將會成為中國20-30萬元新能源SUV市場的熱銷爆款,帶動小鵬汽車的總交付量在三季度同比和環比均取得遠高于行業的高速增長,形成其戰略和組織調整后的第一個銷量拐點。
02
價格戰硝煙彌漫
新能源車內卷加劇
小鵬一季度業績的難堪,G9的失利是其中一個原因,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新能源車企的價格戰。
自從特斯拉在中國市場降價之后,中國的新能源車企便如履薄冰。
今年1月6日,特斯拉將其國產車型全系降價,其中Model 3起售價降至22.99萬元,高性能版為32.99萬元;Model Y起售價此前降至25.99萬元,創下歷史最低價格。降價提振了銷量,1月份特斯拉在中國市場銷售了6.6萬輛、同比增長10.3%。
中國的新能源車企別無選擇的開始跟隨特斯拉降價,問界M5率先跟進,售價直降3萬,除了直接降價,問界還贈送選裝配置,將輪圈以及座椅等配置進行升級。
理想L7正式上市后,面對新能車降價大潮,在僅做少許改動的情況下,將起售價下調了2萬元。
蔚來針對2022款ES6和ES8庫存車型,推出了包括降價、贈送輔助駕駛包、購車新能源補貼等形式在內的一系列促銷手段,其整體降價幅度超過10萬元。
小鵬同樣也感受到了特斯拉降價帶來的壓力,今年1月17日宣布下調旗下P7、P5、G3i三款車型的官方建議零售價:小鵬P7全系官降3萬元-3.6萬元不等,小鵬P5全系官降2.3萬元;小鵬G3i全系官降2萬元-2.5萬元不等。
除了直接降價,還有一些新能源車企選擇花式降價,通過補貼、優惠以及免費升級來吸引消費者。廣汽埃安推出了限時交付激勵,購買特定系列車型可享受5000元/輛的優惠;零跑汽車針對C01車型推出限時補貼政策,付定金5000元最高可抵30000元。
即使是在價格戰花式降價的情況下,很多消費者依然選擇觀望,人們的普遍心理是這場價格戰還會繼續,現在持幣,等待最優價位出手。除了最先降價占得先機的特斯拉和性價比高的理想,大部分新能源車企即使降價也都表現平平,降價幅度較大的小鵬,甚至還遭遇了創立以來的最差季度業績。如此局面,令業界擔憂價格戰可能導致行業的大洗牌。
對于特斯拉的降價,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于清教授接受采訪時表示,包括特斯拉在內的國外品牌非常重視中國市場這個巨大的蛋糕,加大了在中國的進攻力度,這意味著中國新能源市場上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國外品牌對國內的傳統汽車品牌以及造車新勢力也會越來越具有威脅。
中國汽車業協會專家顏景輝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價格戰”已經讓部分車企陷入了困境,未來三年內,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還將經歷一場慘烈的競爭。
理想董事長李想也曾說過,2023年開始的未來三年,是智能新能源車的三年淘汰賽。
除了價格戰,新能源補貼的取消對小鵬的影響同樣顯而易見,這意味著成本的增加和利潤的下降。小鵬為了在低谷求生存,并沒有跟風其他新能源車企去漲價,而是選擇價格不變。此外,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還需要更多的支持政策,例如減免購置稅、提供充電設施等,這些政策的退坡也會對小鵬等新能源汽車品牌帶來影響,多重因素的疊加讓小鵬迎來了今年一季度的至暗時刻。
03
小鵬還能“復活”嗎?
對于一季報的慘烈,小鵬官方解釋稱:主要是一季度汽車市場打價格戰,公司進行了 " 新春調價 ",疊加新能源汽車補貼期結束的因素,從而導致的短期現象。
不過小鵬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何小鵬面對如此不堪的業績,依然充滿信心,他表示:“2023年第一季度我對公司的戰略、組織和管理團隊進行了果斷的調整。我很有信心在接下來的幾個季度打造產品銷量、團隊士氣、客戶滿意度和品牌口碑的正循環。”
何小鵬的信心首先是來自即將上市的G6,G9的失利還在眼前,G6到底有啥特殊之處?
小鵬G6定位于一款純電中型轎跑SUV,整體尺寸造型和特斯拉Model Y非常接近。售價為為20萬-30萬區間。作為小鵬首款采用 SEPA2.0 技術架構的新車型,G6 擁有 800V 電氣架構,充電速度非常快且能耗低,還配備了雙激光雷達、第二代 XNGP 和天花板級別的智能語音、前后車身一體壓鑄等技術。
據悉,該架構可將研發周期縮短 20%,架構部分的零部件通用化率最高可達 80%,從而實現新車型研發費用和 BOM 成本的大幅下降。
客觀來看G6的性價比頗具優勢,價格上吸取了G9的教訓。不過,小鵬G6的外觀受到不少詬病,此前小鵬G9的內飾也被認為略顯老氣。何小鵬也意識到公司設計部門的問題,在電話會上透露自己將直接管理造型團隊,并已打造三個造型設計團隊進行競爭。
如果G6真的能像何小鵬預測的那樣,成為爆款車,小鵬的困局便可迎刃而解了。
另外一個讓何小鵬自信的點便是智能化,小鵬也被稱為最像特斯拉的“硬核”企業。
數據顯示,小鵬汽車在2023年第一季度研發開支為人民幣13.0億元,較2022年同期的人民幣12.2億元增加6.1%,并較2022年第四季度的人民幣12.3億元增加5.3%。同比和環比增加主要由于新車型項目開發相關的開支增加以支持未來增長。
在一季度的財報上,小鵬也指出,“我們堅信2023年將是我們智能化技術的拐點和用戶大規模普及的起點。” 并表示,城市NGP推送后首月的里程滲透率超過60%,成為用戶每天都可以高頻使用的“代駕”。在廣、深、滬三城的小鵬門店,已經全面開啟了城市NGP的試駕。4月份,在這三個城市的P7i和G9 訂單中,Max版本的占比顯著提升至超過50%。
城市輔助駕駛的加速確實是一個市場新的增長點,消費者的目光也會再次集中到智能技術上,這對于小鵬構成利好。
再有,新總裁“王鳳英”的到來,以及小鵬通過一系列內部架構調整完成的新戰略布局,均被認為是往好的方向發展。
王鳳英上任僅僅半年,扭轉小鵬的頹勢還需時間。這位有著“汽車鐵娘子”之稱的高管在加入小鵬之前,曾擔任長城汽車總裁一職,負責長城市場營銷等相關工作達19年之久,可以說在經驗和能力方面無可挑剔。
加入小鵬汽車后,王鳳英主要負責公司的產品規劃及銷售等工作,其在公司里的地位僅次于何小鵬,可以說小鵬汽車所賦予她的自由和權力是非常大的,因此,她強有力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求小鵬能擺脫現在的困境。
她把原來小鵬汽貿和銷售兩個部門合二為一,由副總裁王桐負責;渠道方面,將小鵬銷售體系的東區、南區、北區、中區四個大區改為 25 個 " 戰區 "。她的這些改革能否成功,還得用時間來檢驗。
從以上幾方面來看,小鵬的機會依然存在,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6月9日,小鵬G6如期開啟預售,小鵬門店的人流量大增,人們爭先一睹G6真容。截至6月28日,小鵬G6的訂單數量已突破3.5萬臺,完爆小鵬G9。
如果G6的能持續爆賣,小鵬或許真的可以走出至暗時刻。
猜你喜歡
拆解吉利新能源“陽謀”:私有化極氪如何重構“技術-品牌-市場”鐵三角?
作為吉利汽車《臺州宣言》戰略落地的關鍵舉措,此次收購不僅是資本層面的重組,更是傳統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探索系統性解決方案的范本。中國汽車行業的最大“黑馬”,可能會是方程豹
融合了“個性化”與“性價比”戰略的方程豹品牌,在比亞迪強大的技術、產品與供應鏈賦能之下,其很有希望成為中國汽車行業下一個沖擊百萬銷量的新汽車品牌。市值腰斬,理想汽車的壓力越來越大了
接下來,理想汽車一方面要在自己的基本盤業務領域面對華為鴻蒙智行的纏斗,另一方面要面臨比亞迪的猛攻,同時還要提防小米、領克、極氪、深藍與零跑等一眾頗具競爭力汽車品牌的偷襲,理想汽車的壓力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