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安基金權益類產品業績“比爛”,昔日明星經理如今已“泯然于眾”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他的在管基金資產總規模約為28.71億元,但是他管理的基金產品卻達到了5只,平均單只基金的規模不到6億元。這對于一位任職超過14年、最佳基金回報接近翻兩倍的老將來說,這樣的管理規模著實有些寒酸,背后的原因還是跟管理產品業績不佳有關。最新的基金季報也部分曝光了其中的原因。
01
鄒唯為自己的固執已見付出代價
2021年3月初,當時因新基金匯安均衡優選成立十余個交易日凈值大跌近18%,匯安基金罕見發布了致歉信,這件事情當時也登上了熱搜。但隨后鄒唯的產品從低點上沖,順利收復失地。可惜2022年再次成為這位老將的“滑鐵盧”。
時至今日,根據天天基金網顯示的數據,他的最佳任職回報還是停留在多年前的嘉實時代,匯安管理產品至今,他管理時間最長的是不到4年半的匯安裕陽定開混合,但是任職回報也僅為90%多一點。在管理舊產品尚未能有實質性突破時,公司2022年還是讓他擔任了一只新基金的基金經理,這只名為匯安潤陽三年持有期混合的產品可以說有些生不逢時,目前A類份額的最新凈值約為0.9267元,還是沒能回到1的水平線上,同時四季報顯示兩類份額的最新規模約為3.54億元,規模較為袖珍。
至于其在調倉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就以匯安裕陽定開為例,2022年全年,該基金所實現的凈值增長率約為-34.84%,其在2661只同類基金中排在第2554位。從四份季報來看,鄒唯醉心于在成長類股票中選擇,上半年主要是以新能源為主,輔之以半導體芯片類公司。到了下半年,新能源類公司的戲分有所減弱,可惜新選入的重倉公司也并不給力。
第四季度,基金的前三大重倉分別是新萊應材、江豐電子、菲利華,這與基金三季報時的三大重倉完全相同,從持股的數量來看,鄒唯在四季度對三家公司均選擇了加倉。但是從近兩個月的漲幅來看,三只股票的跌幅都超過了15%。相同的一點是,它們與大熱的新能源賽道似乎關系不大。
同時,當季度前五大重倉股的占比均超過了9%,排在第四和第五的是福斯特和圖南股份,鄒唯減持的是福斯特,增持的是圖南股份。但是從近60日的漲跌幅來看,福斯特在二級市場上漲了大約15%,但是圖南股份下跌約為11%。從原因來看,福斯特新增“POE膠膜”概念,使其備受二級市場投資者的青睞。
從四季度新進的重倉股來看,鄒唯選擇了西部超導、富創精密、正帆科技,從主營業務來判斷,它們基本來自于軍工、半導體、光伏等領域。但是,它們在近兩個月均體現為下跌。從新能源的細分行業來看,鄒唯所選擇的隆基、福斯特和正帆科技均屬于光伏領域,但經歷過此前的大紅大紫后,它的景氣度不如儲能和海風等其他新能源賽道。
在季報總結中,鄒唯也承認了操盤中有一定失誤:“回顧四季度的操作,我們主要的著眼點在于行業和企業中長期的增長空間和增長速度,對于政策變化驅動的估值端修復的機會沒有很好地抓到。具體操作上,我們主要本著長期布局來進行配置,更多的布局在科技成長行業,其中以先進制造、軍工、光伏等領域為主。”
02
權益團隊業績比爛
從公司網站的信息顯示,管理5只產品的鄒唯還不是權益團隊的數量之最,戴杰和朱晨歌目前均管理7只基金,不過戴杰自從加入公司,就開始擔任指數與量化投資部高級經理一職,管理的產品也多為采取量化策略的基金,除去管理時間最長的匯安豐澤混合外,他管理其余產品的任職回報均未實現翻番。
朱晨歌的任職時間沒有戴杰長,并且他管理的幾乎為清一色的被動指數權益產品,唯一例外的是與人合管的匯安核心資產混合。盡管兩人合作,但是2022年依然成績不佳,去年全年的凈值增長率下跌26.45%,大約排在同類基金中的后三分之一的位置。
那么實際在鄒唯的后面,公司可能對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中寄予厚望的是劉田,這位從中郵基金轉投匯安基金的掌門人還是有所起色。目前他在匯安基金管理三只產品,其中最為出色的是匯安資產輪動混合,他管理該基金254天實現的任職回報已經超過了30%。
不過從基金重倉股來看,四季報顯示其是延續了上一季重倉醫藥的風格,12月31日時占比超過7%的前六大重倉股均來自醫藥,同時基本是藥房、中藥、創新藥等放開后受益的賽道,并沒有CXO等前期抱團的細分領域。但問題在于上半年十大重倉中還是新能源股一統江湖,這樣的變化著實劇烈,并且三季報中的通策、邁瑞、安圖等并沒有在四季報中出現,似乎說明基金經理投資趨向于追熱點。
在基金四季報中,他表達了強烈的看多醫藥的信心:“2023年的醫藥板塊,業績上的修復是確定性非常高的;估值上也有望得到修復;同時在一些特色領域也有看點,所以我們非常看好2023年的醫藥投資。”雖然業績持續較為優異,但是規模卻不上量,四季度末該基金的兩類份額合計約為0.27億元,或許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基金經理知名度有限。筆者注意到,在劉田之后,匯安基金又聘來了此前在建信基金業績不俗的吳尚偉,他去年在匯安基金新管了兩只產品,或許劉田和吳尚偉未來將是匯安基金接班鄒唯的人選,持續保持觀察檢驗成色。
猜你喜歡
國投瑞銀施成旗下基金業績遭遇腰斬,高位押注天齊鋰業引質疑
據Wind數據顯示,施成旗下6只混合基金業績墊底,今年來有5只基金均跌超20%,近2年來有4只基金跌超60%。永贏基金李永興“踩雷”地產股,一產品自成立來虧44.86%
從收益率上看,李永興旗下基金并不理想,近1年來有6只基金虧損。近2年來也有6只基金虧損,其中永贏惠添益混合A/C虧損最大,其收益率-40.06%、-40.54%。浦銀安盛換帥!張弛能否改變權益類產品短板問題?
對于新總經理張弛的到來,外界都在關注,此次人事調整,能否改變浦銀安盛基金“偏科”情況?方正富邦ESG主題基金投票清盤,明星基金經理吳昊終究無力回天
在ESG逐漸成為新基金發行主題詞的當下,這只ESG基金卻不幸清盤,究竟是誰之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