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人才出”,這些新銳基金經理正在脫穎而出
2022年股市跌宕起伏,主動權益類基金排名呈現顯著變化,一方面是曾經的爆款基金經理、掌管百億公募名將集體跌落神壇,同時2021年涌現的一批畫線派基金經理業績也有所退步,最典型的是楊金金和劉暢暢。
今年截至9月30日,排名主動權益類基金前四的產品全來自萬家基金,其中三只是由黃海管理的產品,另外一只是由章恒所管理,其實兩人的任職時長都在三年以內。緊隨萬家系之后的是金元順安元啟,雖然基金經理繆瑋彬并不算新人,但是這只基金此前幾年常因布局獨門股卻業績欠佳遭遇詬病,如今終于是苦盡甘來。
再往后就是已經在新能源領域闖出名氣的王鵬。若再往后梳理的話,筆者發現包括李彪、孫權、周智碩等人基本也都是出道時間不長的基金經理。值得一提的是,小基金公司產品英大國企改革也沖上排行榜前列,兩位基金經理張媛和湯戈出道時間也都不長,在圈內基本也沒有太大的知名度。
01
實現超10%收益是一道分水嶺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萬家基金的黃海今年已在排行榜首盤踞多日,有很大的可能復制近幾年劉格菘、趙詣、崔宸龍等人包攬前三的成績。但是對于基金投資者來說,需要注意幾點:首先,雖然現在基金三季報沒出,我們不知道三季度黃海是怎樣的調倉思路,但是從一季度、二季度重倉思路來看,黃海大概率還是延續著煤炭等傳統能源股為主、房地產為輔的思路,而這樣的思路能否繼續在四季度延續尚未可知還需要畫上問號。
其次,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前幾個季度排名靠前的基金大概率會吸引資金蜂擁而來追捧,如果不及時封閉規模,那么四季度放緩前行的腳步是很大可能發生的事情,同時為了鎖定冠軍在市場變化時減倉也是基金經理的常見手法,因此后入場者經常可能被高位套牢。
那么,或許要關注一些排行榜中暫時被忽略的名字實為上策。比如來自招商基金的李崟,按理說這位任職超過6年的基金經理算不上新人,不過或許是由于主要管理混合型基金中的固收加產品,因此業績到今年才開始顯現出來。從今年前三季度業績排名來看,他管理的招商穩健平衡和招商安泰平衡均較為出色,招商穩健平衡漲幅接近20%一線,同時代表作招商安泰平衡的漲幅也超過了10%。
以招商安泰平衡為例,今年兩份季報中主打的都是以煤炭為代表的資源類股票,一季度時十大重倉的前五席均為煤炭股,它們分別是兗礦能源、陜西煤業、平煤股份、晉控煤業、中國神華,而上述五只股票在二季度重倉中依然在列,同時重倉股中又多了一只煤炭股盤江股份,另外恒逸石化也新進重倉股序列中,形成了罕見的7只資源股霸屏的場面。此外,另外的三只重倉股萬科A保利發展中國平安也是保持穩定,這三只股票雖然對組合貢獻不多,但是回撤也不大,沒有拖業績的后腿。
同樣大概率沾光煤飛色舞的基金是英大國企改革,雖然這只基金是雙基金經理共管,但是通過比較兩位掌門張媛和湯戈在管產品的重倉不難發現,英大國企改革更大可能是任職時間較短的湯戈在發揮主要作用,二季度重倉了清一色的傳統能源類股票,其中絕大部分是煤炭股。
與因煤炭身價上升的基金經理不同,包括王鵬在內的一批基金經理還是因為持續衷情新能源在今年前三季沖到了前面,在超過10%的基金經理名單中,來自中信建投的周紫光相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在他管理的產品中,今年到目前表現最好的是中信建投低碳成長,迄今產品的兩類份額凈值增長率均超過了17%。由于是隸屬于新能源主題類的產品,因此年內兩份季報中的重倉股都是新能源領域內的公司。但從一個側面可以看出基金經理的擇時能力造詣不凡,比如三季度遭遇大幅下殺的寧德時代,從基金一季報中的頭號重倉股退至基金二季報中的第七重倉股。
整體分析,前三季度能夠實現超過10%收益的主動權益產品皆有兩把刷子,從現任的基金經理來看,章恒、葉勇、白冰洋、繆瑋彬、李彪等陌生的名字逐漸被人關注,究竟他們能否像去年的楊金金、劉暢暢等人一樣被關注,還需要最后一個季度的時間檢驗。
02
這幾位“劍走偏鋒”者持續怒放
從前三季度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排名看,筆者發現還是有幾位已經闖出了名氣的基金經理跑在了前面,他們若四季度繼續閃光,或許能成為公募頂流中的新翹楚,他們大致包括了王鵬、丘棟榮、林英睿、周海棟、楊宗昌、蕭楠、王元春等。
從隸屬的基金公司來看,這里面來自于易方達的占據了三位,筆者分析可見,同樣大概率是沾了重倉煤炭等資源股的光才能夠脫穎而出。這里面名氣最大的白酒天王蕭楠或許是躺贏者,由他和王元春合作管理的易方達瑞恒今年高居同類基金的第八位。
但是從6月30日時的十大重倉來看,年內表現最好的全是煤炭化工等資源類的股票,比如兗礦能源和山煤國際都實現了翻番的業績,陜西煤業也接近股價翻番,相對表現差強人意的都是白酒類股票,這些長期都是蕭楠所重倉的標的。相比這只煤炭白酒各占一半的基金,楊宗昌管理的易方達供給改革則是完完全全的依靠煤炭等資源股來打天下。
在這份名單中,丘棟榮和林英睿的成名時間同樣不短了,兩人基本風格有很多趨近的地方,他們都是依靠低估甚至逆向在內地公募基金圈中獨樹一幟。相比去年以來一直業績穩健的丘棟榮,林英睿則是三季度后期實現的業績急起直追,目前幾乎實現了在管產品的全線翻紅,
如果是二季度時的重倉風格延續的話,則或許林英睿仍然保持航空加上銀行的主配思路。
最后還要提到的是華商的周海棟,在明星走馬燈般變化的華商,這位任職超過8年的老將今年幾乎保持全線業績領先,在周海棟管理的四只產品中,僅有華商盛世成長年初至今微跌0.66%,其余三只產品——華商甄選回報、華商新趨勢優選、華商優勢行業今年以來回報分別為9.41%、5.62%、1.87%。從此前兩個季度的重倉來看,雖然他的整體風格趨于平衡,不過還是以煤炭等資源類股票為主。
猜你喜歡
平安基金神愛前旗下基金換手率高達956%,規模遭腰斬,產品相互抄作業引質疑
平安基金神愛前管理的權益類基金,在近期大盤上漲的情況下業績表現卻不盡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