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翻倍,兩個季度規模增長超16倍,華夏行業景氣有何“魔力”?
自四月末市場觸底反攻,截至7月22日A股上漲近12%,市場一落一起之間部分基民被篩出場外,部分基金經理厚重的濾鏡也被震破了不少。大家逐漸認識到,市場波動不可怕,關鍵是在市場企穩時,手里的基金能不能“彈”回來。
筆者在梳理近期基金表現時,被華夏行業景氣(003567)吸引了。作為一只混合基金最近表現,近乎與反彈急先鋒“新半軍”等ETF齊頭并進,從4月26日截至7月22日,其漲幅達39.46%,近6月收益已經收復失地回正,而同期偏股型基金指數、滬深300指數還是負數。(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2.7.22)
天天基金討論吧里,為基金經理“搖旗吶喊”、“打call加油”的基民隨處可見。
這只基金有什么魅力?基金經理做對了什么?能買嗎?
01
新生代黑馬,兩個季度規模增長16倍
華夏行業景氣成立于2017年2月,定位通過研究不同行業的周期變化,抓取行業景氣向上的投資機會。現任基金經理鐘帥是名妥妥的新生代,在其2020年7月接手華夏行業景氣混合之前,從未擔任過基金經理,但也有著較為豐富的從業履歷,兼具買方和賣方經驗。
目前雖任職時間不到兩年,其管理但華夏行業景氣任職總回報達119.39%,大幅跑贏同期滬深300和業績基準。
數據來源;Wind,截至時間7.22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基金經理有成長速度,鐘帥或許可以作為一種度量單位,“一帥=2個季度100億”?
時間回到2021年一季度,華夏行業景氣的規模還不足1億,但三季度劇情開始峰回路轉,其連續兩個季度規模累計增長超1600%,6個月的時間規模從不足1億,到躋身百億俱樂部。
根據平安證券研究統計,鐘帥是全市場在管基金規模超50億元、任職年限小于2年的基金經理中在管基金規模增長最快的基金經理。
圖片來源:天天基金
對于規模迅速膨脹的原因,除了跟市場追漲殺跌的習慣及第三方銷售平臺的推薦相關外,背后肯定是實實在在的業績獲得了認可。這位新生代基金經理做對了什么?如何蟾宮摘桂,獲得資金的青睞的呢?
02
緊跟景氣賽道中小盤,左側選股
回看鐘帥的投資路徑,近6個季度華夏景氣行業前十大重倉股累計占基金凈值均在30%-50%之間,持倉相對分散,而華夏景氣行業“籠絡”市場資金的神奇故事,正是在這幾個季度上演的。
在2021年前兩個季度,鐘帥憑借規模輕巧好調頭的優勢,調倉換股的頻率頗高,兩季度前十大重倉股重合的股票僅有1只,并在第二季度與市場熱門“風口”成功接頭。
2021年二季度市場熱點是什么?
隨著全球“缺芯潮”蔓延,芯片價格不斷上漲,迎來高景氣周期,芯片概念股逐漸受到資本市場關注,其中,富滿微在2021年二季度扶搖直上大漲383%,股價從27塊錢飆漲至131元;同期國民技術也乘風起飛漲115%。
另一邊,2021年年初以來,被稱為“鋰電池血液”的六氟磷酸鋰,受市場供不應求影響,身價也持續攀升,對標個股天際股份二季度漲超170%。(數據來源:Wind)
而以上這幾只股票均被華夏景氣行業“埋伏”布局,二季度基金報告顯示其區間收益達50.43%,遠遠甩跑同期業績比較基準3.00%的漲幅。
數據來源:華夏行業景氣2021年二季度報
與此同時在三季度,鐘帥及時將富滿電子兌現利潤,轉頭加倉布局新能源資產,且瞄準當時不足30億元主營做汽車零件+進軍光伏電池的小盤股鈞達股份,截至目前持有已持有4個季度。而過去一年鈞達股份股價節節攀升,屢創歷史新高,截至7月22日收盤,其總市值為169億元,華夏行業景氣將這波紅利堪稱是“從頭吃到現在”。
目前,根據最新公布的持倉來看,華夏行業景氣二季度依然增加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和醫藥的配置比例,而這正是二季度的“反彈急先軍”,從近期反彈表現,鐘帥又一次向市場驗證了其把握行業輪動的能力和投資策略的有效性。
總結來看,鐘帥的制勝法寶:
專注于高景氣高成長行業,比如當前的新能源車、光伏、半導體、新材料、軍工、醫藥等等。同時他善于把握行業輪動,借勢時機“潛入埋伏”景氣行業的小市值公司,比如富滿電子、國民技術、鈞達股份,在他持有之初市值均是不超過百億的中小盤。
03
華夏行業景氣能買嗎?
近年來,受多重因素影響,各類資產震蕩明顯,一起一落間,對基金經理準確踏上市場節奏的能力,要求較高。(踏不準市場節奏的后果回看之前寫的國民基金經理)目前從華夏景氣行業凈值曲線上“性感”的深v來看,筆者認為這位新生代是有點實力在身上的。
從基民角度來看,我們既不看盤也不選股,而是將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從長期來看我們需要選擇投資方法論純熟、投資經驗穿越牛熊的老將帶我們穿越周期;但從中長期角度,回看A股風云,每個階段都有行業領跑者,尋找一位能夠幫我們把握當下市場景氣的基金經理,也不失為一種選基思路。
數據來源:Wind,申萬二級行業分類
結語
“時來天地皆同力,遠去英雄不自由”,意思是:時運來時,連天地都鼎力相助你,時運沒有了,即使是再多智的英雄也會壯志難籌。
通過近兩年風格切換,眾多明星基金經理股海折戟,其實也在側面驗證一個事實,不在景氣風口的賽道,再好的歷史業績也于事無補,投資只有永恒的市場,沒有永遠的“神”。
選擇基金經理,不要僅盯著榜單看獎項排名,看歷史年化收益,因為有句話叫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時刻關注基金經理面對市場的應變能力更是硬道理。
猜你喜歡
平安基金神愛前旗下基金換手率高達956%,規模遭腰斬,產品相互抄作業引質疑
平安基金神愛前管理的權益類基金,在近期大盤上漲的情況下業績表現卻不盡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