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CEO萬霖談物流能力進展:日均處理跨境包裹超500萬件,與國際巨頭比肩
“菜鳥要用數字化的方式,為全球商家和消費者提升快遞包裹物流體驗。要實現這個目標,菜鳥唯有堅持長期主義,穩扎穩打建立自身的物流能力,用扎實的物流服務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這個過程沒法取巧、沒有捷徑。”12月16日晚,在阿里巴巴2021年投資者日上,菜鳥CEO萬霖再次明確了菜鳥堅定做產業互聯網公司的戰略方向,既保持互聯網數字化優勢,又不斷夯實物流實業。
2021年,盡管受到全球疫情影響,中國快遞年業務量依然迅速超過了千億件。在步入新發展階段的同時,中國快遞物流業也面臨全球供應鏈深刻變革、商業快速裂變、行業綠色轉型和智慧化升級等機遇與挑戰。面對“動能轉換”,一直在用數字化方式扎實做物流的菜鳥,也在多個新賽道踏入了物流產業深水區,現場,萬霖詳細介紹了菜鳥在物流核心能力建設上取得的長足進展。
以菜鳥的消費者物流服務為例,通過數字化改造,菜鳥驛站正從中國領先、遍布城鄉的末端物流設施發展為數字化社區服務中心,在2021年推出包裹按需上門,加大無人車配送、無人驛站,以及回收、零售、洗衣等服務,給消費者帶去了實實在在的生活便利;零散寄件服務平臺菜鳥裹裹也衍生出更多元化的服務,“30分鐘上門取件”“包裝上門回收”等服務進一步提升了消費者包裹寄遞體驗。
“全球化”是菜鳥區別于其他物流公司的顯著優勢之一。8年多來,菜鳥持續投入全球物流基礎設施和底層能力建設,2021年3月日均服務跨境包裹量超過500萬件,達到國際物流巨頭持平的水平。“菜鳥在物流底層能力上的投入最終會反映在菜鳥服務客戶的物流能力上。接下來,菜鳥還會持續在海外物流基礎設施加大投入,保持全球化物流能力持續領先。”萬霖說。
在萬霖看來,物流是龐大而系統的產業,菜鳥在用數字化方式做物流,更在腳踏實地、苦練內功。“我們相信,通過建設世界性物流樞紐、遍布重點市場的海外倉和海外分撥中心,搭建密集的干線和海外末端配送網絡,我們可以面向未來參與打造與中國產業鏈優勢相匹配的供應鏈優勢。”
目前,菜鳥全球物流服務已可幫助商家實現全球Top20城市5日達、整體節省20%的供應鏈成本,“一杯咖啡錢送全球”跨境包裹服務已成行業標桿,端到端進口供應鏈服務也成為海外品牌進入中國的第一選擇。
一家企業的物流核心能力,最直觀的反映便是所能創造的客戶價值和用戶體驗提升上。“面向未來,菜鳥會更貼合物流場景和客戶做創新、做優化,不斷提升物流服務效率和物流體驗上的競爭力。”萬霖說。
這些年,菜鳥在自有物流能力建設上不斷加大力度。在制造業產業帶開設產地倉,讓中小商家在享受極致供應鏈效率的同時降本增效;為天貓超市等客戶提供高確定性的城市配送,且承諾“送貨上門,不上必賠”;為天貓國際提供的供應鏈管理和保稅物流,已經成為億萬消費者海淘進口好貨的優質物流服務;和菜鳥合作的品牌商家省心地只用一部手機即可實時進行決策......這些都是菜鳥在滿足不同客戶、不同物流場景多元化需求中所形成的扎實的物流運營能力。
目前,菜鳥已形成面向消費者、商家和物流合作伙伴三類客戶的五大核心服務板塊。除消費者物流、全球物流和智慧供應鏈外,菜鳥的物流科技和全球地網服務也在持續增加核心能力建設,面向社會開放。
“用數字化提升物流效率是菜鳥的初心,深耕物流產業、扎實提升物流運營能力是菜鳥的決心。作為一家物流產業互聯網公司,菜鳥既有互聯網技術優勢,也會扎根在物流產業中,扎扎實實地建設自身的物流核心能力。”萬霖說。他表示,面向未來的菜鳥會堅持長期主義戰略方向,持續提升物流核心能力,在基于身位優勢的前提下持續夯實服務壁壘,支撐菜鳥未來更穩健可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