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網紅”綠茶餐廳二戰港交所:市場份額位居第四,占有率0.5%
10月6日晚間,中國領先的休閑中式餐廳運營商綠茶集團有限公司(“綠茶集團”)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H01705.HK”,花旗和招銀國際為其聯席保薦人。
資料來源:綠茶集團招股說明書。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綠茶集團二度遞表。
此前2021年3月綠茶集團首次申請在香港上市,但隨后據港交所披露顯示,截至9月29日,綠茶集團此前遞交的招股書已有6個月未予更新,顯示失效。目前,相關申請資料已不支持閱覽或下載。
但要清楚的是,資料失效并不等于綠茶集團沖擊港交所上市失敗,其依然可以通過更新資料“激活”上市程序。
這不,時隔7個月的綠茶集團再度重啟上市計劃。
據招股說明書顯示,綠茶集團此次上市計劃募資約15.5億港元,擬將募集資金用于餐廳開設、償還銀行借款、購買集中食品加工設施、提升集團信息技術及相關基礎設施、補充營運資金等。
綠茶集團于2008年在杭州西子湖畔開設了第一家綠茶餐廳,并逐步建立了全國性餐廳網絡,是一家休閑中式餐廳運營商,以適宜價格提供創新及優質美食以及受中國傳統藝術啟發的精致裝修,為客戶提供出眾的用餐體驗并創造客戶價值。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綠茶集團的餐廳網絡包括208間餐廳,并覆蓋中國18個省份、4個直轄市、3個自治區。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股東及持股方面,IPO前,控股股東為王勤松、路長梅夫婦,其透過家族信托等方式合計持有約65.8%的股份;合眾集團旗下基金Partners Gourmet,持有28.2%的股份;受限制股份單位代名人,持有6.0%的股份。
資料來源:綠茶集團招股說明書。
01
休閑中式餐廳市場中位居第四的綠茶集團市場份額僅占0.5%
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二大餐飲市場,2020年其年度餐飲收入為4萬億元。
中國餐飲市場的總收入由2016年的35779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39527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5%,并預期2020年至2025年餐飲市場的收入將按14.1%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于2025年達76443億元,主要歸因于中國居民的消費能力日益增長及其外出就餐的頻率增加。
中國餐飲市場根據菜品及服務類別可分為四個分部,包括中式餐廳、西方及亞洲(不包括中國)菜餐廳、快餐店和其他餐飲場所。按收入計,中式餐廳構成中國餐飲市場的最大分部,2020年的市場份額約為55.6%。中式餐廳市場的總收入由2016年的20497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21981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8%。此外2020年至2025年中式餐廳市場預期按13.9%的復合年增長率保持穩定增長,于2025年達42101億元。
資料來源:綠茶集團招股說明書。
更進一步,作為中式餐廳市場內的細分分布,休閑中式餐廳是指餐廳按可負擔的價格(人均消費介于50元至100元)提供即食中國菜的餐飲分部。
中式餐廳市場內的其他兩個細分分部分別為:提供即食中國菜的中式高檔餐廳(人均消費為100元以上);中式火鍋及燒烤餐廳。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及中國消費者的消費能力日益提升,休閑中式餐廳因相比于其他中式餐廳(如中式高檔餐廳及火鍋餐廳)舒適的用餐環境、可負擔的價格及方便快捷的用餐體驗而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因此,休閑中式餐廳市場的總收入由2016年的3004億元快速增長至2020年的3513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4%,并預期于2020年至2025年按16.2%的復合年增長率維持穩定增長,于2025年達7440億元。
隨著市場對高端餐飲的青睞度下降,休閑中式餐廳逐步成為主流,其總收入占中式餐廳的百分比由2016年的14.7%增長至2020年的16%,并預期于2025年進一步增長至17.7%。
資料來源:綠茶集團招股說明書。
擁有如此廣闊發展前景的休閑中式餐廳市場,競爭格局會是怎么樣的呢?
按收入計,中國中式餐廳市場的總收入于2020年達21981億元,約占中國餐飲市場的55.6%。中國中式餐廳市場極度分散,2020年三大參與者的總市場份額僅約占1.7%。
休閑中式餐廳市場的總收入于2020年達3513億元,約占中式餐廳市場的16%及中國餐飲市場的8.9%。隨著眾多餐廳品牌加入市場,休閑中式餐飲市場亦高度分散。2020年,五大品牌約占休閑中式餐廳市場總收入的3.8%。
那么問題又來了,了解了休閑中式餐廳市場競爭格局后,綠茶集團的市場份額又是多少呢?
2020年,綠茶集團旗下綠茶品牌的餐廳實現16億元的總收入,在中國休閑中式餐廳市場的市場份額為0.5%,排名第四。截至2020年末,綠茶集團共擁有180間餐廳,在中國休閑中式餐廳品牌中按餐廳數目計亦排名第四。
資料來源:綠茶集團招股說明書。
總的來說,休閑中式餐廳市場中位居第四的綠茶集團市場份額僅占0.5%,行業集中度極為分散。未來受益于外出就餐需求日益增長、連鎖餐廳增長潛力增大、商業活動快速發展、社交媒體使用、國潮興起以及技術進步等因素,餐飲市場會不斷擴大,但同樣因為進入門檻低等因素致使該行業集中度不高。
02
2020年綠茶集團營收、利潤“雙降”
據招股說明書顯示,2018年至2021年1~5月,綠茶集團營業總收入分別為13.11億元、17.36億元、15.69億元和9.06億元,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營收有所下滑。
資料來源:綠茶集團招股說明書。
進一步細分,綠茶集團營收主要來源于華東、廣東省和華北,2020年上述三個地區分別占其同期營業總收入的28.26%、28.22%和26.28%,其中廣東省營收貢獻率逐年提高。
資料來源:綠茶集團招股說明書。
2018年至2021年1~5月,綠茶集團年/期內利潤分別為0.44億元、1.06億元、-0.55億元和0.48億元。
資料來源:綠茶集團招股說明書。
2020年綠茶集團同比由盈轉虧,除營收下降外,主要還因成本并未隨收入下降而下降有關。
具體來看,綠茶集團員工成本、使用權資產折舊、其他租金及相關開支、其他資產折舊及攤銷均呈增長態勢,分別同比增長1.58%至4.12億元、同比增長15.78%至1.34億元、同比增長61.16%至0.61億元、同比增長26.03%至1.09億元,合計占營業總收入的44.88%,對利潤形成占用。
03
欠保、食品安全隱患
對于綠茶集團,餐飲行業分析師曾表示,“綠茶餐廳在經歷虧損后屬于帶病上市。想通過上市來擴張,來突破發展瓶頸并不現實。港股多家餐飲企業因為在后疫情時代復蘇不及預期,股價出現大幅波動,這會影響市場對綠茶餐廳的判斷。”
此外,還有專家表示,“市場認為綠茶餐廳可能會暫停IPO的原因還是受業績影響,此前登陸港股的海底撈、呷哺呷哺等餐飲企業在今年都遭遇了股價腰斬,這對品牌力相對較弱的綠茶餐廳來講,壓力更加明顯?!?
但上述猜測并未得到綠茶集團方面的證實。
據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2020年末綠茶集團共有6000多名員工,卻存在欠繳部分員工社保現象,2018年至2020年社保及住房公積金欠繳額分別為70萬元、220萬元和490萬元。
針對以上情況,綠茶集團解釋稱,“主要是員工人數多、流動性高,而公司也為不愿參保的員工提供了補償和福利。但截至遞交招股書,綠茶集團并沒有收到主管機關的任何支付罰款通知或催繳,也沒有接到員工的任何重大投訴,因此上市期間被處以重大行政處罰的可能性較小?!?
作為餐飲行業的一員,綠茶集團食品安全問題同樣備受關注。
據招股說明書中顯示,2020年8月發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位于石家莊的一家綠茶餐廳被曝有員工以不適當的方式試菜、食物存放不衛生、餐廳用具未經消毒、員工沒有健康證明等問題。此外在黑貓投訴上,也有消費者投訴綠茶餐廳“食品質量不過關”“吃出蟑螂”“菜里有頭發”等。
綜合來看,綠茶集團2020年營收、利潤雙降,身處于前景廣闊的休閑中式餐廳行業,雖在該行業位居第四,但市場份額僅占0.5%,行業集中度極為分散,此外還被曝存有欠保、食品安全隱患等問題,對上市造成一定不利影響。
繼海底撈、九毛九之后,綠茶集團也要走向資本市場,但能否順利上市尚需市場給出答案,我們拭目以待。
猜你喜歡
餐飲新零售營銷賦能平臺”轉換商城“完成數千萬元B+輪融資
此前,轉換商城獲得了愉悅資本、金沙江創投、經緯中國、今璽創投等多家投資機構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