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荒漠”杭州,走出一個餐飲IPO

        融中財經馮曉亭2024-06-25 15:36 大公司
        綠茶,再戰IPO。

        浙商王勤松繼續腳踩油門,奔向港交所。

        6月19日,休閑中式餐廳運營商綠茶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茶”)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綠茶在全國范圍內合計開設了382家餐廳,覆蓋中國21個省份、四個直轄市及兩個自治區。就目前餐廳收入規模來看,綠茶集團是中國第四大休閑中式餐廳,但若按餐廳數目計排名第三。

        值得一提的是,餐廳擴展計劃在綠茶內部戰略意義重大,除了計劃綜合利用經營所得現金流量為餐廳網絡擴展提供資金外,IPO募集資金也有部分用于此。具體來看,此次赴港IPO,綠茶擬將募集資金用于擴展餐廳網絡、設立中央食材加工設施、升級信息技術系統及相關基礎設施等。

        而餐廳擴展計劃所需的資金體量,可不容小覷。綠茶預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2025年、2026年及2027年12月31日止年度,開設新餐廳的計劃投資成本將分別約為2.98億元、4.074億元、5.722億元和6.247億元。而在過往的2021-2023年度期間,綠茶經調整凈利潤分別為1.38億元、0.25億元和3.03億元。而這,或許也是綠茶近年來多次謀求上市籌集資金的原因之一。

        而這也不是綠茶首次IPO沖關之旅,早在2021年3月,綠茶便向港交所遞表,可惜未竟全功,同年10月再次發起沖擊仍以失敗告終。2022年4月,綠茶再度叩響港交所大門,但6個月后依舊只等來“失效”。如今,時隔兩年,帶上2022和2023年更新后經營狀況和業績表現的綠茶卷土重來。

        這次,資本市場會為綠茶亮綠燈嗎?

        美食荒漠長出的“網紅餐廳”

        “綠茶”這一招牌,對于Z時代年輕人而言知名度不高,但對于很多曾在一二線城市生活的80后、90后來說,“綠茶”是他們嘗過的第一家“網紅餐廳”。

        當綠茶在餐飲界馳騁的那些年,業內還不見“后浪”文和友、哥老官等人的影子。在2008年首家綠茶餐廳所創下的14次/日翻臺率紀錄,至今仍讓一眾餐飲品牌望塵莫及。

        “我第一次吃綠茶時,還是我2014年前后在北京上學時候,只記得環境不錯、服務很好、菜品新穎,價格也不貴,可以說性價比很高,唯一不好的就是得排隊。”如今還在北京工作的林青至今還記得那日飯桌上點了“面包誘惑”這道菜。

        十年前報道中的一句表述,能直觀看到當年的綠茶有多火——2014年綠茶官方數據顯示,“2014年單店客流量能到日均1500人,人均排隊兩小時。”同一年,創始人王勤松在接受采訪時直言,“一天翻臺率4次是保本,最高是7次。4次應該是大眾餐飲的一道門檻,如果達不到,那可能就要考慮是不是有什么問題。”

        “網紅餐廳”頭銜,十年前的綠茶當之無愧。

        而有意思的是,當年消費者趨之若鶩的綠茶的誕生地,恰是被打上“美食荒漠”標簽的杭州。這段故事得先從一對夫妻聯手創業說起。

        52歲的王勤松和44歲的路長梅,是綠茶的創始人及最終控制方。創辦綠茶的想法,最早便萌生于他們2004年在杭州創辦的“綠茶青年旅舍”。

        而更早前,學廚出身的王勤松干過很多工作,做過外貿和煤炭生意,還走出國門遠赴德國經商。一直到2004年,“行遍萬里路”的浙江紹興人王勤松回到了浙江杭州,與妻子路長梅在杭州西湖附近,開了一家“綠茶青年旅舍”。因旅舍地理位置優越,旅舍生意極好,常年吸引著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背包客入住。

        起初,王勤松夫妻只是和很多青年旅舍老板一樣,為客戶提供住宿服務之余順帶提供餐飲服務。但正是在與全國各地背包客日常相處中,他們逐漸意識到融合菜最適合廣泛的顧客。因此,有著廚藝背景的王勤松開始嘗試鉆研融合菜,并開發了廣受顧客青睞的幾款菜品。

        綠茶日后的招牌菜烤雞和火焰蝦,便是王勤松夫妻倆在經營旅舍期間所開發出的。而直至今日,王勤松仍是綠茶菜單設計團隊的直接領導人。

        菜品豐富、價格親民、環境優越,綠茶青年旅舍的餐廳大受歡迎,也因此成為日后綠茶餐廳的雛形。往后幾年間,來餐廳吃飯的人與日俱增,甚至都趕上來住宿的人。于是,王勤松和路長梅決定將旅舍和餐廳“分門別戶”。

        2008年,王勤松和路長梅在旅舍不遠之處的西子湖畔開設了第一家綠茶餐廳,并逐漸建立了全國餐廳網絡。2010年,綠茶走出浙江落地北京,北京由此有了“初代網紅餐廳”,一到飯點便門庭若市;此后,綠茶乘勝追擊,將商業版圖拓展到了上海、蘇州、寧波、廣州等地。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綠茶的餐廳網絡包括382家餐廳,并覆蓋中國21個省份、四個直轄市及兩個自治區。根據灼識咨詢報告,于2023年,在中國休閑中式餐廳品牌中,按餐廳數目計排名第三,按收入計排名第四。此外,根據同一資料,于重點提供融合菜的休閑中式餐廳品牌中,就收入而言,綠茶為最大的餐廳品牌。根據灼識咨詢報告,休閑中式餐廳市場高度分散,市場參與者眾多,綠茶在2023年占據著0.7%的市場份額。

        目前,綠茶也有在境外開設新餐廳的計劃,“我們計劃于2024年開始在香港、東南亞及北美開設新餐廳,并且我們會繼續在當地消費者可能對公司品牌會產生青睞的海外都市選擇性地開設新餐廳。”

        四闖港交所,綠茶不服輸

        餐飲界對于綠茶自然不陌生,而在創投圈,成立于2008年的綠茶則略顯低調。

        總體看來,綠茶的股權架構并不復雜。招股書顯示,IPO前,綠茶的控股股東為王勤松、路長梅夫婦,其透過家族信托等方式合計持有約65.8%的股份;而合眾集團(Partners Group)則通過旗下基金Partners Gourmet持有28.2%的股份;另受限制股份單位代名人,持有公司6.%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合眾集團也是綠茶唯一的機構投資者。或許也有很多人沒聽說過“合眾集團”,但在資本市場,眾合集團絕非無名之輩。作為全球頂尖私募母基金,眾合集團早在2006年于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其最新管理資產規模為1470億美元,除了是鼎暉、弘毅、IDG等多家知名PE身后的LP外,眾合集團也做直投,主要涉足地產、基建等領域。在中國除了投資綠茶外,眾合集團還投了愛嬰室、東久新宜等項目,但總的來看,其出手頻次的確不算頻繁。

        2015年,綠茶通過合眾集團私募股權投資團隊的專業網絡介紹而認識合眾集團。經2015年對中國餐飲行業進行評估及與綠茶董事兩年來進行的多次會議,合眾集團于2017年決定投資綠茶,出資4.5億元拿下了綠茶近30%的股份。按照彼時投前估值計算,綠茶在2017年的估值約合15億元。

        對于此次IPO,招股書中暫未披露擬募集資金總額,但給出了資金用途,為“擴展餐廳網絡、設立中央食材加工設施、升級信息技術系統及相關基礎設施、補充運營資本”,也與其此前遞交的招股書版本如出一轍。而據2022年市場消息顯示,綠茶預路演計劃募集資金為1.5億美元,此次IPO募集資金總額或也如此。

        時隔兩年再次叩響港交所大門,綠茶也帶來了最近兩年的經營業績表現。

        財務數據方面,綠茶的表現可圈可點。2021—2023年期間,綠茶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2.93億元、23.75億元、35.89億元;經調整凈利潤同期分別約為1.38億元、0.25億元和3.03億元。對于餐飲企業尤為重要的“翻臺率”指標表現上,受新冠疫情影響,綠茶的整體翻臺率由2021年的3.23次下降至2022年的2.81次,但在2023年,綠茶的翻臺率恢復至3.30次,與新冠疫情前2019年的3.34次的翻臺率的水平相近。

        門店規模方面,截至2024年6月11日,綠茶餐廳網絡由382家綠茶餐廳組成,覆蓋中國所有一線城市、15個新一線城市、30 個二線城市及79個三線及以下城市。綠茶表示,公司計劃于2024年開設112家新餐廳,截至6月11日,公司有30家餐廳已開始營業,且已就另外37家餐廳簽訂租賃協議,該37家餐廳中有27家已開始裝修。

        盡管綠茶已經走出新冠疫情陰霾,回到正常發展軌道上,門店擴展計劃也在有序進行中,但綠茶背后的問題同樣明顯。

        “菜品新穎”是綠茶在此前十年得以成為“網紅餐廳”的關鍵所在,但十年后,其“人氣菜品”所列示的“面包誘惑”“綠茶烤雞”“綠茶烤肉”,依舊是多年前招牌菜。

        圖片

        圖/綠茶“人氣菜品”

        來源/招股書

        但實際情況是,綠茶一直沒停下菜品研發的腳步,內部對產品和菜單研發也十分重視。如其所言,“受惠于中式融合菜靈活多變的特色,我們定期更新菜單,為顧客提供新穎的用餐體驗,并緊貼最新飲食潮流。我們能夠不斷推出新的人氣菜品,令顧客熱衷光顧我們的餐廳,使我們有別于其他休閑餐廳。”

        招股書顯示,2021年、2022年及2023年,綠茶分別推出了178道、172道及168道新菜品。粗略算來,每隔兩日便有一款新菜品推出,但可惜新品無一成功“上位”,廣受歡迎的仍是“老面孔”。

        赴港上市路,非坦途

        回過頭看,上市這條路,綠茶已經走了3年。

        從2021年起,綠茶集團便踏上了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尋求主板掛牌上市的征程。分別在2021年3月、2021年10月、2022年4月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申請,但三次均未通過聆訊。

        圖片

        圖/綠茶三年四遞表

        來源/披露易

        今年6月19日,綠茶再次遞交招股書,但遞交了招股書,也不意味著綠茶一定能在短期內上市。

        眾所周知,消費投資自2022年以來進入“去泡沫”時期,投資熱度下降,二級市場的艱難程度也不遑多讓。隨著2023年初“紅黃燈”(其中“紅燈行業”包括食品、防疫、白酒等)行業限制政策的流傳,消費型企業IPO闖關的難度越來越大。因此,大洋世家、紫林醋業、老鄉雞、德州扒雞、沃隆食品等多家消費企業紛紛主動撤單、終止IPO。

        盡管對比來看,相對于審慎的A股市場,香港資本市場的審核周期較短、上市標準明確且門檻較低、程序相對簡單且更趨于國際化,因此包括餐飲在內的消費企業更容易滿足港股上市的條件。目前港股也聚集了海底撈、呷哺呷哺、九毛九、周黑鴨、海倫斯等多個餐飲品牌,進入到2024年,更是出現了蜜雪冰城、古茗、滬上阿姨等新式茶飲品牌先后遞表的“盛況”,最后是茶百道更勝一籌,摘得“新式茶飲第二股”頭號。

        但同時也有多家赴港IPO的餐飲企業進展停滯,楊國福、撈王,甚至近日四度遞表的綠茶,此前也有過三度面臨“失效”的經歷。此外,如今和綠茶一樣,招股書狀態顯示為“處理中”的餐飲品牌,便有蜜雪冰城、古茗、小菜園、滬上阿姨等企業。

        綠茶再戰港交所的征途,才只是開始。

        但好在,相比于港交所IPO數量和IPO募集資金都雙雙下滑的2023年數據相比,2024年有了好轉跡象。2024年伊始,四大會計事務所紛紛發表積極樂觀的展望報告,預測冷清許久的港股IPO市場將迎來回暖。

        其中德勤與普華永道預計,2024年將有80家企業在香港上市,全年融資總額將超過1000億港元,香港IPO市場有望在2024年重新躋身全球前三大融資市場。畢馬威則預計香港今年90家企業上市,集資1000億港元,在全球交易所集資排名可重返首5位。香港2023年沒有集資逾10億美元的大型IPO,畢馬威指出,受惠于大型公司分拆項目落實,預計2024年有5宗IPO集資50億至100億港元。

        港交所最新數據顯示,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的內地企業數量顯著增長。截至6月,港股已有26只新股上市,合計募資113.64億港元。目前,主板處理的A股申請新增約24家,其中內地企業占比高達75%。對此,多家機構預測,這一增長趨勢將持續。

        不管綠茶接下來能否沖擊IPO成功,從杭州一路走向港交所,從最早的旅舍餐廳一路擴展成如今382家門店,從一家“網紅餐廳”發展至今18年,綠茶已然書寫了中國餐飲市場的一段佳話。

        (文中林青為化名。)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自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毛片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专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亚洲欭美日韩颜射在线二|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成人| 国产精品亚洲自在线播放页码| 亚洲av无码不卡久久| 亚洲乱码无限2021芒果|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看| 亚洲精品国产第1页|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尤物| 亚洲另类春色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91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pp| 亚洲小说图区综合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 亚洲av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午夜亚洲WWW湿好爽|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麻豆| 亚洲福利中文字幕在线网址|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亚洲福利中文字幕在线网址|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日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片7777| 亚洲va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色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av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