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力斯港股上市書寫歷史:中國車企最大規模IPO
11月5日,賽力斯正式登陸港交所,完成A+H上市,成為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中國車企IPO,也是2025年以來全球規模最大的車企IPO。
2025年10月27日,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迎來里程碑時刻。賽力斯(股票代碼:9927)正式啟動港股招股,招股期持續至10月31日,于11月5日在港交所主板掛牌。這不僅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從“市場換技術”到“技術出海”戰略轉型的重要標志,為產業創新與資本賦能提供可復制的經驗。
賽力斯港股上市是其資本化進程的關鍵一躍,短期可為研發與出海注入動能,長期可提升全球化效率。券商也紛紛表示看好賽力斯的發展。基于賽力斯9月銷量穩健增長,港股上市穩步推進,國聯民生給出“買入”評級;結合賽力斯合作火山引擎,布局具身智能,招商證券更是給出“強烈推薦”評級。
本次上市恰逢賽力斯業績爆發期。根據最新財報,2025年前三季度賽力斯實現營業收入1105.34億元,歸母凈利潤53.12億元,同比增長31.56%。亮眼的數據背后,是問界品牌全系累計交付突破80萬輛的市場認可,更是中國新能源車企在全球高端市場實現突破的生動注腳。
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鏈主”企業,賽力斯正在構建更加開放、穩定的合作生態。這種“1+2+N”的生態體系,即以賽力斯為制造核心,華為深度賦能,帶動N個供應鏈伙伴共同發展的新模式,正在重塑中國汽車產業的競爭格局。
01
港股上市,集齊“天時、地利、人和”
賽力斯此次港股上市,是政策環境、行業發展趨勢與企業自身戰略需求共同作用的結果。
從宏觀層面看,中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支持政策持續加碼,而港股市場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為其提供了對接全球資本的快速通道。具體分析,這一資本運作具有三重戰略意義。
首先,在政策層面,“新能源汽車下鄉”等政策持續助推市場擴容。根據杰蘭路《2025年度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品牌健康度研究》顯示,問界品牌榮膺2025年上半年品牌發展信心指數第一名,這反映出市場對新能源行業的長期看好。港股上市后,賽力斯可借助港股通機制獲得南下資金支持,同時拓寬國際投資者基礎,實現融資渠道的多元化。
其次,行業競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全球新能源車企加速資本整合,特斯拉等多地上市的成功案例為賽力斯提供了可借鑒的路徑。當前,新能源汽車行業已進入下半場,技術迭代加快、市場競爭加劇,企業需要持續投入研發以保持競爭力。港股融資將直接支撐賽力斯在電動化、智能化領域的技術攻堅。
最重要的是,此次上市與企業全球化戰略高度契合。招股書明確表示,募集資金將重點用于海外銷售及充電網絡服務建設。這一安排與賽力斯在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躍升270位至第190位的成績形成呼應,展現企業從“國內黑馬”向“全球玩家”轉型的決心。通過港股這一國際平臺,賽力斯可提升品牌全球知名度,為后續海外市場拓展奠定基礎。
當然,機遇與挑戰并存。港股市場對新能源車企的估值邏輯與A股存在差異,且國際投資者更關注企業的長期盈利能力和全球化布局成效。賽力斯需要在新平臺上證明其不僅是中國市場的領先者,更具備參與全球競爭的實力。
02
招股方案設計穩健,精準布局資本市場
本次招股方案細節充分體現了賽力斯對資本市場的精準把握。
根據招股書,賽力斯計劃基礎發行1.002億股H股,其中香港公開發售1002萬股,國際發售9018萬股。按最高發售價每股131.50港元計算,預計募資凈額約129.249億港元。從資金用途來看,直指企業發展的關鍵環節:一方面通過研發強化技術護城河,另一方面加快全球化布局步伐。
在定價策略上,展現出賽力斯的理性考量。綜合相對估值(25-30倍PE)和絕對估值(DCF模型),賽力斯港股目標價區間為120-140元人民幣(約150-175港元),對應市值1185-1422億元人民幣。如此定價既體現了賽力斯對自身價值的信心,也為上市后留出了合理的溢價空間,有利于吸引長期價值投資者。
最值得關注的是投資者結構。本次發行吸引了22家基石投資者,其中包括重慶產業母基金、林園基金、廣發基金、施羅德等知名機構。這些投資者的參與不僅提供了發行穩定器,更向市場傳遞了專業機構對賽力斯未來發展的認可。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賽力斯的基本面支撐了投資者的信心。按照國際會計準則,2024年賽力斯實現收入1451.14億元,同比增長305.47%;歸母凈利潤59.46億元;新能源汽車毛利率提升至23.8%。更難得的是,賽力斯成為全球第四家實現盈利的新能源車企,這一成績在普遍“燒錢”的行業中顯得尤為突出。
毋庸置疑的是,從發行細節到投資者結構,均體現賽力斯平衡短期融資與長期價值的策略。
03
產品、技術與財務三輪驅動,支撐長期價值
賽力斯敢于在此時赴港上市的底氣,源于其過硬的產品力、先進的技術和持續改善的財務表現。
賽力斯與華為的跨界合作,使問界品牌已形成覆蓋不同價格區間的完整產品矩陣。這種深度合作模式既發揮了華為在智能化、渠道、品牌方面的優勢,又保留了賽力斯在制造、供應鏈管理的專長。
從市場表現看,問界全系累計交付突破80萬輛,創下中國新能源豪華品牌交付速度新紀錄。其中,問界M9的表現尤為亮眼,上市21個月累計交付突破25萬輛,穩居50萬級以上車型銷冠。問界M8上市僅5個月交付即突破10萬輛,持續領跑40萬級市場。這些數據不僅反映產品競爭力,更體現品牌在高端市場獲得的認可。
產品熱銷的背后是技術創新的持續驅動。從智選到引望、字節跳動等多元化合作模式的拓展,表明雙方合作正在從產品層面升級到技術生態層面。特別是在軟件定義汽車的技術路線下,賽力斯打造了魔方技術平臺、超級增程、智能安全等核心技術。這些投入直接轉化為用戶體驗的提升——問界M9以85.2分位列新能源車型凈推薦值NPS總榜第一名,充分說明用戶對產品力的認可。
跨界合作的進化還體現在合作層次的深化,使賽力斯能夠快速補齊技術短板,專注于用戶體驗提升和商業模式創新。
財務數據的改善進一步驗證了商業模式的成功。2025年前三季度,賽力斯實現營業收入1105.34億元,歸母凈利潤53.12億元,同比增長31.56%。這種“量價齊升”的良性循環,使賽力斯成為行業內少數實現規模盈利的企業。值得注意的是,賽力斯經營活動現金流持續為正,表明盈利質量較高,減少了對融資的依賴。
總結
賽力斯此次港股上市,不僅是一次資本運作的完美收官,更是中國新能源豪華品牌走向全球市場的重要里程碑。通過"A+H"雙平臺架構,企業既獲得了與國際資本市場直接對話的通道,也為中國智造出海樹立了全新范本。
展望未來,賽力斯的真正挑戰不在于短期股價波動,而在于如何將資本優勢轉化為持續的全球競爭力。隨著港股上市鐘聲敲響,中國新能源豪華品牌的全球化征程已進入新階段——這不僅是賽力斯的獨角戲,更是整個中國智造轉型升級的集體亮相。
資本市場的聚光燈下,賽力斯正書寫著屬于中國高端制造的新篇章。
猜你喜歡
【聚焦IPO】好盈科技闖關科創板:無人機心臟能否跳出低空紅海?
10月23日,上交所網站顯示,深圳市好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好盈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

博望財經
融中財經
財富獨角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