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IPO】好盈科技闖關科創板:無人機心臟能否跳出低空紅海?
當無人機在低空經濟風口翱翔時,其“心臟”——動力系統的國內龍頭企業的IPO迎來新的節點。10月23日,上交所網站顯示,深圳市好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好盈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
圖:好盈科技官方網站
眼下在全球無人機產業鏈的激烈競爭中,動力系統作為無人機的"心臟",正成為各方勢力爭奪的焦點。好盈科技以4.12%的全球市場占有率在第三方供應商中躋身第一梯隊,這個數字背后隱藏著怎樣的行業真相?在技術迭代加速的戰場上,好盈科技應作何應對來守住陣地,成為資本市場的“空中引擎”?
01
百億賽道上的"甜蜜與殘酷"
無人機動力系統行業正站在歷史性的風口上。根據Frost&Sullivan的預測,全球市場規模從2019年的43.11億元快速增長至2024年的103.08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19.05%。預計到2029年,市場規模將增至215.93億元,2025年至2029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維持在16.26%的高位。這種增長并非偶然——低空經濟政策的持續加碼為行業注入強心劑。
《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十四五"通用航空發展專項規劃》等政策明確提出支持無人機全產業鏈發展,無人機應用場景不斷拓寬。然而,這片藍海市場早已不是無人區。市場集中度低、參與企業眾多的競爭格局,意味著行業尚未形成穩定的競爭秩序,價格戰、技術戰、專利戰此起彼伏。當前無人機動力系統行業的競爭格局呈現出兩大陣營態勢:
第一陣營:整機廠商自研派
以大疆創新為代表的頭部整機廠商已實現動力系統自研自產。這些企業憑借整機集成的優勢,在性能匹配、成本控制、技術迭代等方面具有天然優勢。更重要的是,它們通過垂直整合構建了完整的生態壁壘,外部供應商很難切入其核心供應鏈。
圖:華安證券
第二陣營:專業第三方供應商
目前好盈科技屬于這個陣營的第一梯隊,市場地位處于領先水平,據Frost&Sullivan 統計,以 2024 年銷售金額測算, 其無人機動力產品全球市場占有率為 4.12%。4.12%的市場占有率看似不錯,但在高度分散的市場中,這個領先優勢并不穩固。
好盈科技不僅要同時面臨來自兩方陣營的市場競爭,自身更要面臨技術護城河與客戶粘性的雙重博弈。公司擁有306項專利,其中86項為發明專利,但專利的質量和覆蓋面是否足以抵擋巨頭的沖擊仍需觀察。
要知道,在無人機動力這個多學科融合的領域,單一技術點的優勢很難形成持續競爭力。下游無人機整機廠商對動力系統的安全可靠性和性能要求較高,普遍存在定制化需求,這確實帶來了較高的客戶粘性。
一旦進入合格供應商名錄,更換動力系統供應商的驗證周期長,且需要承擔較高的替換成本。然而這種粘性也是一把雙刃劍——大客戶依賴度過高可能導致議價能力減弱,更重要的是,這些整機廠商完全有可能出于供應鏈安全、成本效益等因素考慮自研自產無人機動力系統。
02
成本與成長:如何把人才留住
好盈科技的營收增長軌跡令人矚目。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從46,801.82萬元快速增長至57,988.06萬元(半年),2024年全年達到73,797.37萬元,較2023年的54,557.58萬元增長35.3%。這種持續的高增長態勢在制造業中可圈可點。
圖:好盈科技招股書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員工規模從報告期初的859人快速增長至1407人,增幅達63.8%,這種人員擴張速度與營收增長是否匹配,人力成本對利潤的侵蝕程度值得關注。
無人機動力行業是技術密集型行業,優秀的研發團隊是公司持續創新的基礎。隨著行業快速發展,對優秀研發人才及高端技術人才需求大幅增長。好盈科技面臨的人才競爭不僅來自同行,更來自資金實力更雄厚的大型科技企業。
公司需要建立更有吸引力的人才激勵機制,才能在人才爭奪戰中保持競爭力。招股書顯示,通過員工持股平臺,公司分別授予員工5.31%及2.19%的股份,這種股權激勵安排既保持了實際控制人的控制權穩定性,又有效調動了管理者和重要骨干的積極性。
但我們需看到,董事長張捷與董事劉友輝通過有限合伙平臺控股70.95%,核心團隊持股被壓縮到了較低水平。這種模式雖提升決策效率,似乎與科創板倡導的“技術團隊持股”理念背道而馳,更可能為后續埋下治理的隱患。
面對多重挑戰,好盈科技在競技車船模型等領域的應用已經證明了技術多元化路徑的可行性,但這僅僅是開始。真正的突破口在于從單純的技術供應商向生態構建者轉型。這意味著不再追求大而全的技術布局,而是在特定細分領域建立不可替代的技術優勢。
同時,改變傳統的供應商思維,與整機廠商建立更深層次的合作關系,通過股權合作、技術共享、聯合研發等方式,將客戶變成合作伙伴,降低被替代的風險。更重要的是,搶占市場先機,將無人機動力系統技術應用到更廣泛的領域,如新能源汽車、智能機器人、工業自動化等,分散單一市場的風險。未來這條布滿荊棘之路能否走得下去,值得關注。
03
結語:在創新與生存的平衡中尋找未來
對于投資者而言,看好盈科技不僅要看其當前的市場地位和技術實力,更要看其應對多重挑戰的綜合能力和戰略定力。在這個快速變化的行業中,唯有那些能夠持續進化、不斷突破的企業,才能在競爭中生存下來并實現持續增長。
好盈科技的IPO之旅,不僅是一次融資行為,更是一次戰略轉型的契機,將決定這家企業能否從無人機動力系統的"供應商"蛻變為低空經濟時代的"生態構建者"。在巨頭環伺的戰場上,4.12%的市場占有率既是一種成就,也是一種警示——提醒我們市場競爭的殘酷性和不確定性。
好盈科技雖然展現出良好的增長態勢,但員工規模快速擴張帶來的成本壓力、以及激烈競爭環境之下的突圍路徑,都是投資者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公司選擇適用科創板上市標準,預計市值不低于10億元,這一估值水平是否合理,需要結合行業地位和技術實力綜合判斷。
猜你喜歡
【聚焦IPO】好盈科技闖關科創板:無人機心臟能否跳出低空紅海?
10月23日,上交所網站顯示,深圳市好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好盈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

博望財經
融中財經
財富獨角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