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萬名司機“無證上崗”,曹操出行年入147億二度赴港IPO
有“汽車狂人”、“上市大師”之稱的李書福,已經投資了9家上市公司,包括吉利汽車(0175.HK)、沃爾沃、極星汽車、億咖通、錢江摩托(000913.SZ)、漢馬科技(600375.SH)、路特斯、力帆科技(601777.SH)、極氪汽車,但其仍未停止IPO的腳步。
4月30日,曹操出行二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就在12天前,4月18日,剛剛獲得中國證監會官網發布的《關于CaoCao Inc.(曹操出行有限公司)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
根據港交所上市規則,企業需在聆訊審批日期至少4個營業日之前需提交“備案通知書”,也就是說曹操出行已取得進行香港上市聆訊的前置要求,或很快在港交所進行上市聆訊。
除了曹操出行,已有多家出行公司成功上市。嘀嗒出行(2559.HK)被稱為“順風車第一股”,經歷五次闖關才于2024年6月坎坷上市,如祺出行(9680.HK)頂著國內“Robotaxi第一股”的光環于2024年7月上市。然而兩家公司上市均不到一年,股價較發行價已下跌近七成。更早上市的快狗打車(2246.HK),如今總市值只有不到3億港元。
曹操出行能否成為出行市場“不一樣的光”?
年入147億,
4年虧82億
外出打車時,你愛用什么軟件?使用高德、美團等聚合平臺打車時,有許多不同品牌的選擇,例如曹操出行、火箭出行、陽光出行、飛嘀打車等。
公開資料顯示,其中曹操出行成立于2015年5月,由吉利控股集團戰略投資孵化,主要提供網約車、順風車及車輛租賃服務。近幾年曹操出行,通過與聚合平臺的合作,規模不斷擴大。

圖源:罐頭圖庫
《招股書》顯示,曹操出行在2023年開始增加與聚合平臺服務商的合作,并且很快見效。曹操出行表示,2023年通過聚合平臺收到的網約車訂單達到89億元,占同期總GTV的73.2%,遠超2022年的49.9%。
得益于此,曹操出行的營收不斷增長。2021年-2024年,曹操出行的營收分別約為71.53億元、76.31億元、106.68億元和147億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訂單、營收增加的同時,曹操出行各項費用也在不斷增長。
首先,2021年到2024年,曹操出行的銷售成本分別為88.99億元、79.7億元、100.52億元和134.72億元,占同期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24.4%、104.4%、94.2%和91.9%。最大的部分是出行服務的司機收入及補貼,這部分成本分別為72億元、62.85億元、81.46億元和107.15億元。

圖源:《招股書》
其次,曹操出行2024年的銷售和營銷開支約為12.22億元,占同期收入的8.3%;一般及行政開支達到7.62億元,占同期收入的5.2%;研發開支約2.34億元,占同期收入的1.6%。
以上費用2024年合計約137.06億元,已經超過曹操出行當年營收。
也就是說,曹操出行還未實現盈利。《招股書》顯示,曹操出行的年度虧損分別約為30.07億元、20.07億元、19.81億元、12.46億元,四年累計虧損達82.41億元。
“網約車行業的壟斷性比較明顯,我認為最終可能只有一家公司能有盈利能力,而曹操出行的市場份額比較小,未來盈利壓力較大。”香港匯生國際資本有限公司總裁黃立沖表示,曹操出行的市占率很小,無法達到規模效應。
不過,“燒錢”虧損在出行行業,十分常見。
已經上市的如祺出行,2021年至2024年,營收分別為10.14億元、13.68億元、21.61億元、24.63億元;凈虧損為6.85億元、6.27億元、6.93億元5.64億元,四年凈虧損累計25.7億元。
不過,曹操出行相較其他出行公司,最大的優勢在于擁有自己的車隊。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曹操出行擁有一支超過3.4萬輛定制車的車隊供附屬司機使用,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該車隊為中國同類車隊最大。2024年,定制車履行的訂單占曹操出行GTV的25.1%。
曹操出行目前共擁有兩款定制車型:“楓葉80V”和吉利“曹操60”,二者均為可換電純電動汽車。其中“楓葉80V”用于專車服務。

圖源:《招股書》
網約車司機權益誰保障?
雖然定制車用于“專車服務”,但值得注意的是,專車上的司機卻不屬于曹操出行。
天眼查顯示,曹操出行的主體杭州優行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優行科技”)存在139起勞動糾紛。

圖源:天眼查
其中,大部分的涉案人為司機、優行科技、以及浙江外企德科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外企德科”)。
多份判決書中,優行科技表示,我公司已將駕駛員業務全部外包給浙江外企德科公司。我司與外企德科簽訂《勞務外包合作協議》,由外企德科按照我司網約車平臺的運營標準提供駕駛員服務,我司向外企德科支付勞務費,外企德科向司機發放勞務費這是我公司的基本用工結構。
一起裁判文書顯示,何鑫等21人曾以外企德科、優行科技、吉利科技公司為被申請人,向廈門市湖里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請求為:
支付2017年5月-2018年9月克扣工資71601元(含平臺費、電信費等);
支付同期單方降薪差額22.2萬元;
支付同期加班工資249.25萬元(含延長時間、休息日、法定節假日);
支付同期未休年休假工資4.12萬元;
返還車輛押金19.08萬元;
支付2017年9月-2018年9月未簽書面勞動合同二倍工資160.17萬元;
確認2018年9月11日起與何鑫等21人解除勞動關系;
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17.31萬元。
2018年12月13日,廈門市湖里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下發《仲裁裁決書》,裁決:
張俊偉等21人(何鑫于2018年9月11日離職)與外企德科解除勞動關系;
外企德科向15名申請人支付2017年5月-2018年9月勞動報酬差額39.05萬 元;
外企德科向16名申請人支付未簽書面勞動合同二倍工資 114.88萬元;
駁回許寶圓等5人返還押金請求及所有申請人對優行科技、吉利科技的相關訴求。
其中,涉及到何鑫的具體判決為:
1.外企德科十日內支付何鑫基本工資差額3113.42元;
2.優行科技、外企德科十日內支付何鑫加班工資20210.64元;
3.外企德科無需支付何鑫未簽訂勞動合同二倍工資差額85118元,以及平臺費、電信費、物料費差額;
4.駁回雙方其他訴訟請求。
何鑫、外企德科、優行科技均不服上訴。
經法院審理,本案中,優行科技與外企德科簽訂的案涉合同雖名為《勞務外包合同》,但根據合同約定的內容分析,外企德科向優行科技提供的并非勞務服務,而是勞務人員,勞務人員在優行科技公司的管理和安排下進行工作,雙方的費用結算按人結算,雙方之間的關系實為勞務派遣關系。故確定的加班工資應由外企德科公司、優行科技公司共同支付。
優行科技公司上訴稱:優行科技公司是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網約車平臺公司,享有并運營“曹操出行”(APP)網絡服務軟件,但優行科技并非網約車司機的管理方,不是實際用人單位,一審判決判定優行科技是用工單位并按勞務派遣規定承擔責任沒有事實依據。請求依法撤銷原判第三項,依法改判優行科技公司不承擔付款義務。
但最終法院認定,關于何鑫一案的一審審理無誤,二審維持原判。
許是意識到了這種風險。《招股書》中,曹操出行提到,目前所有司機均為合作方。往績記錄期前(即2022年前),曹操出行品牌旗下若干司機以勞動合約形式聘用。所有該等司機已于2022年底前轉為合作方。
他們轉變身份的原因是:一、司機可以更靈活地選擇合作平臺、工作及領取酬金的時間,二、我們可以調整他們的酬金架構以鼓勵更高生產力。根據合作方服務協議,司機不再需要全職工作及不限于在我們平臺上接單,且并非以月薪形式收取酬金。
“合同身份及酬金架構的轉變整體上鼓勵司機提高生產力,對我們的業務及財務狀況有正面影響。我們的中國法律顧問認為,司機不會被視為適用中國法律法規所指的派遣勞工。”曹操出行表示。

圖源:《招股書》
但勞動方式的轉變,并未改變網約車司機的現狀。黑貓投訴顯示,以“曹操出行司機”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共有3457條投訴。投訴問題包括司機端亂扣費、平臺扣款隨意等問題。

圖源:黑貓投訴
《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4年,曹操出行分別接獲29.85萬宗、40.48萬宗及76.59萬宗司機投訴。
對此,曹操出行表示,同期,活躍司機總人數分別為60.01萬名、69.99萬名及148.85萬名。司機投訴增加大致上與活躍司機總數增加一致。尤其是,由于一眾共享出行平臺爭相吸引司機的情況加劇,且更多司機選擇向我們投訴以表達對于我們司機管理制度的疑慮和有待改善之處,2024年司機投訴個案增加。我們認為該等投訴是我們與司機的有效溝通渠道,并決心及時有效地處理投訴。上述投訴已全部妥善解決。
因“無證經營”被罰數百次,
6.5萬名司機“無證上崗”
所有司機均為合作方,而非雇員的背后,曹操出行也因司機“無證上崗”而多次被罰。
天眼查顯示,優行科技共受到659次行政處罰,處罰總金額達641.87萬元。處罰原因大多為司機無法提供《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車輛未取得車輛營運證案。

圖源:天眼查
最高時,2024年8月23日一天,曹操出行就收到42張罰單。其中3張由合肥市交通運輸局開具,每張罰單的處罰金額為1萬元;另外39張由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執法總隊開給杭州優行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罰款金額為3萬元。
數百起罰單并非意外,《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10月,曹操出行品牌旗下分別有21.62萬輛、30.73萬輛及59.23萬輛活躍車輛,其中3.42萬輛、4.82萬輛及5.09萬輛活躍車輛尚未取得運輸證,分別占活躍車輛總數的15.8%、15.7%及8.6%。
同期,曹操出行品牌旗下分別有2135萬名、30.51萬名及59.06萬名活躍司機,其中3.84萬名、4.79萬名及6.56萬名活躍司機,尚未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分別占活躍司機總數的18%、15.7%及11.1%。
曹操出行對此解釋為,不合規主要歸因于:一、滿足不同地方當局制定的各項實施細則的實際困難,二、網約車平臺的業務模式涉及大量車輛及司機。該行業的所有市場參與者均面臨同樣的挑戰。
據“中國交通運輸部”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系統統計,截至2024年10月31日,按訂單合規率(指駕駛員和車輛均獲得許可的訂單量占比)計算,在訂單量前10名的平臺中,曹操出行僅排名第七。

圖源:交通運輸部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前六個月,曹操出行的平均月車輛合規率、平均月司機合規率及平均月訂單合規率分別為90.7%、88.3%和85.1%。

圖源:《招股書》
北京理道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王久成表示,對消費者而言,乘坐“人無資格車無證”的網約車將面臨多重風險。一是安全風險。無證駕駛員可能沒有經過相應的資格培訓、考核,駕駛技術和服務意識參差不齊,超速、疲勞駕駛、超載等違規行為時有發生,無證車輛難以對車況進行動態監控,以上情形都會增加行車安全的風險。二是體驗感不高。此類服務缺乏有效監管,服務標準不一,容易導致消費者體驗不佳,如車輛臟亂差、駕駛員服務態度惡劣等問題。三是法律風險。“人無資格車無證”的網約車本身違法,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消費者可能無法獲得合法的保險賠償,可能難以及時挽回經濟損失,這大大增加了消費者的維權成本。
李書福的資本版圖有多大?
《招股書》顯示,曹操出行的主體杭州優行科技有限公司共有9大股東,其實控人是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這9大股東合計的注冊資金約4.79億元,其中李書福通過浙江濟底科技有限公司和吉利集團認購注冊資金約4.02億元。
1963年,李書福出生于浙江臺州。浙商是近現代隨著中國被迫對外開放,新晉崛起的一支商幫,李書福從上學時便有了經商天賦,他上高中時盤下學校周圍一家照相店,就開始了創業生涯。
此后,李書福先后干過收購舊金屬、開冰箱廠、摩托車廠的行當,1997年,李書福開始造車。2001年,吉利的汽車被國家列入生產目錄,吉利汽車終于可以自由參與行業競爭。
2003年,吉利借殼國潤控股實現香港上市,上市后李書福開啟了一系列當時頗受爭議的資本運作,2006年,吉利控股拿下了英國錳銅控股19.97%股權;2009年,吉利控股還拿下了澳大利亞變速器公司。
最受關注的莫過于吉利收購沃爾沃,2010年,吉利斥資18億美元,從福特手中收購沃爾沃100%股權。
2013年,吉利再耗資1104萬英鎊收購了英國錳銅控股公司手中所有倫敦出租車公司的股份。
2016年,吉利控股以8.01 元/股的價格收購錢江摩托大股東29.77%的股份,耗資10.8億元。截至2025年4月30日,錢江摩托報收15.15元/股,總市值79.78億元。
2017年6月,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出手,收購了馬來西亞DRBHICOM集團旗下寶騰汽車49.9%的股份,同時拿下豪華跑車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
一系列海內外并購,當時人們并不看好這位中國企業家的海外擴張。當時包括央視《商道》等各方媒體稱李書福為“汽車狂人”。

圖源:罐頭圖庫
不過,事實證明,吉利的并購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沃爾沃從吉利接手后,無論是從營業收入還是汽車銷量,每年都是大幅增長。
錢江摩托被收購前連虧6年,2024年預計盈利6.4億元-7.1 億元之間,為近年來的最好成績。
2021年10月29日,沃爾沃汽車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盡管IPO規模較計劃有所縮減,但沃爾沃的IPO募資金額仍達到約200億瑞典克朗,約合148億元人民幣,是瑞典國內自2000年來最大的一次上市活動。
完成IPO后,吉利控股選擇售出價值30億瑞典克朗的沃爾沃股票,并借此將持股比例降至82%,仍為沃爾沃第一大股東。
謀求自身上市,只是沃爾沃加速實現全面電動化轉型的一隅。2022年6月,沃爾沃與吉利控股共同擁有的高端電動汽車品牌極星汽車通過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Gores Guggenheim合并的方式登陸納斯達克,募資超8億美元的同時,也為吉利集團的IPO之旅再下一城。
極星汽車的研發與管理團隊均來自沃爾沃,上市前銷量表現略顯低迷,自2020年至上市前僅交付約5.5萬輛車。不過,這并不妨礙市場給出高估值。IPO首日,極星汽車收盤市值27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49億元),甚至高于市值約1600億元的吉利汽車。
不過,極星汽車上市即巔峰,截至2025年4月30日,極星汽車報收1.06美元/股,總市值僅22.63億美元。雪球上有投資者評論稱,“吉利系的一折概念股。”

圖源:雪球
同樣通過SPAC方式上市的還有李書福和沈子瑜共同創辦的汽車智能科技公司億咖通科技。2022年5月,億咖通科技與美國SPAC公司Cova Acquisition Corp簽署協議,預計將于四季度完成交易,合并后預估股權價值38.2億美元。
2022年12月21日,億咖通科技在美國紐約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碼為“ECX”。截至4月30日,報收1.45美元/股,總市值5.376億美元。
2024年2月23日,收購來的路特斯科技在紐約納斯達克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LOT”,2025年起,路特斯改名為“蓮花跑車”。截至2025年4月30日,路特斯科技報收2.2美元/股,總市值13.7億美元。
除了收購而來的,2021年3月,吉利正式宣布成立新高端電動汽車公司極氪,公司全球總部落戶寧波。
成立后,極氪很快收獲了英特爾領投,寧德時代、嗶哩嗶哩、鴻商集團等參投的Pre-A輪融資,在新車還未交付前,估值就高達約90億美元。

圖源:罐頭圖庫
2022年12月7日,極氪向美國SEC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了上市申請,但后因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而短暫擱置。2024年3月20日,極氪更新了招股書,并宣布擬在美國紐交所進行IPO上市。最終,極氪在2024年5月10日晚成功上市。截至2025年4月30日,極氪報收22.56美元/股,總市值57.35億美元。
待曹操出行上市,也將成為李書福的第十家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