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對幣圈礦工實施“制裁”,仍難解顯卡供應危機
英偉達又對“礦工們”動刀了。
作為知名顯卡廠商,英偉達最近剛推進一項限制游戲顯卡用于挖礦的舉措,宣布對旗下RTX3080、3070等多款高端游戲顯卡進行算力鎖定,以限制日漸猖獗的游戲顯卡挖礦行為。目前,這項限制只針對新卡有效。
顯卡挖礦不是什么新鮮事。世界第一大虛擬數字貨幣比特幣,需要專業的礦機來挖。但包括第二大虛擬幣以太幣在內的很多幣種,都可以用顯卡來挖。
去年底的時候,就有礦工聲稱,一個主板上裝有8張顯卡的礦機一天的利潤就有150元左右,還不耽誤做其他的工作。今年隨著虛擬幣的一輪數倍幅度的大漲,顯卡挖礦這事變得更加有利可圖,顯卡自然也就變得愈加暢銷。
但是,這種“暢銷”已經嚴重破壞了游戲顯卡市場的正常供需,加之全球芯片緊缺的現狀,加劇了游戲硬件發燒友的焦慮。很多游戲硬件發燒友已經被逼到了“無卡可買”,或者需要超高價搶購的地步。這些推高顯卡價格的幣圈礦工,到了游戲發燒友圈子里,就好比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站在廠商的角度,它們對顯卡挖礦這些事應該是又愛又恨的。愛的是,游戲顯卡更好賣了。恨的是,正經游戲用戶都很難買到卡。
實際上,英偉達早就開始了限制游戲顯卡挖礦算力的計劃。今年2月份的時候,英偉達就曾限制RTX3060游戲顯卡的挖礦算力。主動出擊進行干預似乎成了勢在必行的事。
鎖算力的真實目的
英偉達實施鎖算力,更多是出于商業和市場戰略考慮。
一位游戲人士對我們表示,這種顯卡挖礦熱可能只是階段性的,而游戲才是永久的需求。這些高端游戲顯卡被過度用于挖礦,對英偉達這么多年苦心建立經營的游戲生態是一種傷害。
同樣來自游戲行業的另一位人士判斷,如果放任不管,對英偉達來說很可能最終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百u是賣出去了,”他說,“但是把游戲顯卡都賣給了幣圈礦工,對后續產品的研發規劃不僅沒有幫助,還會因為真實用戶反饋變少,而攪亂這些產品的既有定位。繼而,打亂一直以來的節奏。”這是內憂。
事實上,對于一個產品品牌來說,持續的缺貨很可能會令潛在的消費者轉投友商的懷抱。最終的結果,是會讓它在本來強勢的游戲顯卡領域被超越。而這是外患。
另一個原因是英偉達曾經嘗到幣圈價格起伏給自己帶來的苦果。2017年,比特幣價格的起落,讓大批顯卡從被搶走挖礦到變成滿街庫存,讓英偉達的業績一度滑坡。受過傷的英偉達肯定不愿意讓這個投機的市場影響自己的大盤。
另有一位電子行業的人士對我們分析說,背后真正的原因在于英偉達并不是游戲顯卡售價大漲的直接受益者。原因在于“英偉達并不直接銷售顯卡給大眾消費者,而是提供顯卡芯片給AIC(其官方授權的“親密合作伙伴”)再貼牌銷售”。
言下之意,英偉達能從一張顯卡上賺到的錢是相對固定的,“可以簡單想象成工廠和商家的區別?!彼f,對工廠來說出廠價是相對固定的,而商家能賣到多高的價格,能獲得多大的利潤,最后都是這些商家的。換句話說,在整個鏈條中,產品價格炒高最受益的往往是末端的賣家。
回過頭來講,英偉達當然不希望錯過這樣的商機。一方面,英偉達對于游戲顯卡的挖礦算力限制也僅是循序漸進,顯然它并不想一刀切。另一方面,今年年初,英偉達就推出了專用的挖礦卡,為這一狂熱的市場需求單獨開辟了產品線。
搶手現狀短期難以改善
多位人士認為,幣價暴跌幣圈悲觀可能降低挖礦收入,但短期顯卡搶手的局面難以得到很大改善。
顯卡挖礦的“魅力”在于它可以作為工作外的收入來源。
以“以太幣”礦工為例,據媒體報道,用顯卡挖礦的成本極低,相比于專業礦機的耗電量要低得多,大概在10%左右。因此,有以太幣礦工表示,只有在以太幣價跌到200元的時候才會停止挖礦。而以太幣當前的價格仍超過15000元。
顯卡挖礦的利潤遠超想象。在社交網絡上,有從事顯卡挖礦的人聲稱,顯卡挖礦是一筆超過 1000%利潤的生意。
據說,一張5年前的英偉達顯卡,每天挖礦的產出仍可達到15元左右,但一天的電費消耗不到2元。而更新的更高性能的顯卡,每天挖礦收益可以達到二三十元。由此計算,大部分顯卡都能在一兩百天內回本。
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限制游戲顯卡算力還是推出專用挖礦顯卡,都難以緩解顯卡緊張的危機。
以英偉達為表達的廠商推出挖礦專用顯卡,仍然搶占的是原有的產線。而全球的芯片短缺和整個半導體市場周期性的供需失衡情況仍將持續不短的時間。其中,構成顯卡核心的GPU顯示芯片供應處于持續短缺狀態。
有專家預測稱,芯片短缺的狀態很可能貫穿2021年并持續至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