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死亡6人重傷!寧德時代被“炸”落萬億俱樂部
寧德時代(300750.SZ)孫公司湖南邦普發生爆炸事件有了后續。1月8日,據財聯社報道,湖南邦普爆炸事件導致1人死亡,6人傷情較重,14人受輕微傷,發生爆炸的邦普老廠車間已經停工配合事故調查。
受該消息影響,1月8日,寧德時代股價股價跌幅2.11%,收盤于404.5元/股,市值9423億元。
孫公司爆炸,寧德時代股價跳水
1月7日晚間,官方微博“寧鄉發布”稱,湖南邦普老廠車間發生爆炸起火,彼時火勢控制,無人員死亡。不過次日,傳出人員傷亡的最新消息。
從目擊者現場傳出的視頻看,火勢燃燒劇烈并發生爆炸,現場升起蘑菇云。
天眼查顯示,湖南邦普的實控人是寧德時代實控人曾毓群,寧德時代通過子公司廣州邦普控股湖南邦普,持股52.88%。
1月8日,開盤前寧德時代大漲1.4%,報419元/股,總市值9760億元,開盤后市值一度逼近9900億元,眼看就要沖上萬億市值,之后股價卻高開跳水,最終收盤于404元/股。
記者就爆炸一事聯系寧德時代,未得到有效回復。
官網顯示,湖南邦普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廢舊電池循環基地,年回收處理廢舊電池總量超過6000噸,年生產鎳鈷錳氫氧化物(三元前驅體)、鎳鈷錳酸鋰(三元材料)、鈷酸鋰、氯化鈷、硫酸鎳、硫酸鈷和四氧化三鈷達4500噸。
圖片來源:湖南邦普官網
湖南邦普是寧德時代旗下重要的公司,對其利潤貢獻逾10%。2019年年報顯示,寧德時代實現營收457.88億元,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5.6億元。其中,湖南邦普貢獻營收51.55億元,實現凈利潤6.39億元。
湖南邦普對寧德時代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財務數據上。湖南邦普生產的鎳鈷錳氫氧化物(三元前驅體),是制備三元正極材料的關鍵原料,要鏈接上游有色金屬和下游鋰電材料。
這也意味著邦普(包括湖南邦普的母公司廣東邦普)是寧德時代鏈接上下游的橋梁。開源證券的研報顯示,三元正極供應商均需向寧德時代采購三元前驅體。
對于這次爆炸對寧德時代的影響,某證券分析師表示,寧德時代短期內會有股價波動,長期看,還需要衡量湖南邦普的原材料供給是否會受影響,這個就要看后續事故的調查以及何時復工了。
福建首富攻城略地
寧德時代成立于2011年,至今已有10年。2015年,寧德時代的全球出貨量超越松下和比亞迪,達到了全球第三。2018年,電池界“獨角獸”寧德時代在創業板上市,成為資本市場上的一匹“超級黑馬”。
從2018年6月上市之初的29.81元/股,到如今404元/股,寧德時代股價2年半漲幅達12倍。
股價飛漲,也讓寧德時代創始人、董事長曾毓群身價隨之飆升。
在《胡潤2018百富榜》上,曾毓群以“黑馬”之姿首次進入福建富豪榜便位列第二,身價400億元。 在《2020胡潤百富榜》上,曾毓群以1200億元財富與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并列汽車行業第一。
圖片來源:寧德時代官網
關于寧德時代的成功,美團創始人王興曾講過一個的故事,在曾毓群的辦公室中掛著“賭性更堅強”五個大字,到訪的客人都被其氣魄給震懾。于是,有客人好奇問道,福建人不應該掛“愛拼才會贏”嗎?曾毓群正色道:光拼是不夠的,那是體力活,賭才是腦力活。
從某種程度來說,寧德時代的發展本身也是一場豪賭。上市之初,寧德時代在招股書中直言,“產能不足是公司的競爭劣勢之一。”所以上市之后,寧德時代不斷攻城略地提高產能。
2020年12月29日,寧德時代發布公告,累計總投資不超過390億元,計劃分別在四川省、福建省和江蘇省新建或擴建電池產能。
如此巨額的投入,錢從哪里來?
2020年7月,寧德時代發布了200億定增計劃,引入高瓴資本等明星機構,寧德時代在公告中指出,募集資金用于擴充產能。
寧德時代急于擴充產能的壓力來自國際巨頭之間的競爭。2019年,寧德時代動力電池累計出貨32.5GWh,占據全球市場近三成份額。 到2020年一季度,市場調研機構SNE Research的統計數據顯示,長期霸榜的寧德時代,以17.4%的市場占有率退居全球第三。其中LG化學和松下的市場份額分別是27.1%和25.7%。
寧德時代失去了全球“電池一哥”之位,這是一次偶然,還是其業績發展的轉折點?
數據顯示,2019年,寧德時代實現營收457.88億元,同比增加54.63%;凈利潤45.6億元,同比增加34.64%。到2020年前3季度,寧德時代前三季度營收為315.22億元,同比減少4.06%,歸母凈利潤為33.57億元,同比減少3.10%。
圖片來源:財信證券研報
寧德時代解釋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新能源補貼數額較高以及疫情影響。
“電池一哥”的隱憂
Marklines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歐洲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55.1%。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則顯示,上半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35.2萬輛,同比下降38.5%。
曾毓群曾呼吁,中國電動車市場不要起個大早,趕個晚集。“我們把基礎設施全部做完了,人家開始熱賣。”
曾毓群的危機意識背后,寧德時代自身的發展也有點失速。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寧德時代的毛利率分別為36.29%、32.79%、29.06%和27.15%,相比2017年,2020年上半年的毛利率跌去了9.14個百分點,曾毓群的壓力可想而知。
早在2017年4月,曾毓群就曾發布致全體員工的公開信:《臺風來了,豬真的會飛嗎?》。在信中,曾毓群要求那些洋洋自得,躺在溫室之上的員工,警惕政策壁壘放開后的殘酷市場環境。
彼時,寧德時代風頭正勁,蒸蒸日上,而曾毓群卻已嗅到了危險的氣息。
如今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完全退坡,國際電池巨頭“摩拳擦掌”,已然將目光投向了中國市場,動力電池產業進入洗牌期。
目前,日韓電池企業產品具備較強的競爭優勢,全球化車型配套布局廣泛。 率先打響沖鋒的是誓要回歸中國市場的日本巨頭松下。2018年全球汽車動力鋰電池企業出貨量排名中,松下在全球市場占比為20.75%,僅落后寧德時代1.89%。
2019新年前夕,這家曾經的全球霸主已斥資數億美元在中國新建兩條生產線,其產能提升80%。 而就在2019年年底的松下創業百年紀念會議上,松下掌門人津賀一宏曾發表過一個多小時的演講和圓桌討論,核心即如何在中國“開疆擴土”。
就在松下開啟在華擴張之時,韓國動力電池巨頭SK、LG化學、三星SDI等緊隨其后加入戰局。一向為奔馳、通用汽車供應電池的韓國電池,在價格、性能及穩定性方面也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同時,中國本土新能源汽車廠商面對更多的選擇,也已開始出現“改換門庭”的趨勢。比如2019年3月,吉利汽車集團總裁、首席執行官安聰慧對外透露,吉利將選定第二家電池供應商,用作備貨供應商。該供應商為日韓企業,雙方將會采取合資方式。
而除了虎視眈眈的“強敵”之外,寧德時代自身的問題或許更為嚴峻,比如其自身產能不足、產業結構單一等問題。
面對危機,曾毓群選擇與上游車企進行深度綁定,以鞏固自身地位。這幾年,寧德時代與上汽、廣汽、吉利、東風、一汽等頭部自主品牌均建立合資公司,還與特斯拉、寶馬、大眾,乃至戴姆勒等國際巨頭簽署了相應綁定協議。
寧德時代的戰略起到了作用,持續上漲的股價就是最好的證明。2020年2月3日,憑借拿下特斯拉這個大客戶,寧德時代“萬綠叢中一點紅”,股價漲至歷史高點137.6元,市值突破3000億元。
一年過后,2021年開市第一天,寧德時代又帶來驚喜,股價突破400元大關,市值站上9000億元。如今,公司爆炸事件讓曾毓群的萬億市值夢打了個趔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