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創大幅降杠桿,上市十年資產增長27倍
當前融創進入聚焦利潤經營策略、加強精細化管理的發展階段,根據這一階段的發展要求,融創在2020年上半年,多維度強化精細化運營管理,在不斷鞏固土地投資、產品及服務等優勢的基礎上,打造以利潤為核心的管理體系,并通過調整優化組織架構和考核機制,增強綜合競爭力,進一步增厚企業安全墊。
根據財報,融創上半年嚴控土儲,同比大幅下降64%,截至業績公告日80%土儲位于一二線城市,但平均土地成本僅4312元(人民幣,下同)/平方米。受此影響,融創凈負債率大幅下降23個百分點,集團新增融資成本顯著下降1.9個百分點。截至報告期末,集團擁有現金余額1209億,流動性充裕。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是融創上市的十周年。十年間,融創實現跨越式發展,從排名30位開外的區域型房企,一舉躍升為行業頭部企業,成績卓著——合同銷售額增長77倍、收入增長35倍、核心凈利潤增長17倍、土地儲備貨值增長33倍、凈資產增長27倍。自上市起,融創市值增長14倍,并給股東帶來了良好的投資回報。
拿地同比減六成,
凈負債率大幅下降
房地產作為國民經濟的壓艙石,重要性不言而喻。為加快促進市場恢復,上半年許多城市在抗擊疫情的同時放寬土地競拍規則,集中推出優質地塊,提升了土地市場交易熱度。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300個城市推出各類用地10.9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5%;住宅用地成交樓面均價為5154元/平方米,同比上漲16.5%,平均溢價率16.5%。
但疫情期間,現金流成為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融創判斷,彼時土地成本攀升高位,應選擇保持冷靜,控制拿地節奏,同時充分發揮集團產業優勢,把握土地市場機會,以合理價格補充了少量土地。
財報顯示,上半年融創新增土地儲備約1730萬平方米,新增貨值約人民幣2330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約64%。截至業績公告日,融創擁有確權土儲總貨值超3萬億元,總面積超2.5億平方米,其中約80%位于一二線城市,但平均土地成本4312元/平方米。
優質充足的土儲為融創未來健康發展夯實了基礎,也是集團市場規模穩步提升的有力保障。融創在財報中提到,下半年將繼續保持審慎的土地獲取策略,同時重點關注一二線核心城市的優質土地機會。
嚴控拿地、減少支出,負債規模自然下降。再加上優化資本結構、提升凈資產,融創上半年杠桿指標大幅好轉——財報顯示,截至6月30日,融創借貸總額由去年底的3223億元減少至3203億元;所有者權益較上年末的1141億增長17.4%至1339億元,;本公司擁有人應占權益較上年末的831億提升16.7%至970億元;凈負債率較2019年底大幅下降23個百分點;現金余額高達1209億元。
隨之而來的是企業信用提升,融資成本下降。財報提到,融創還通過提高銀行類融資占比、把握公開市場融資機會、嚴控信托類融資規模等多種方式優化融資結構。多管齊下后,上半年,融創新增有息負債的加權平均成本較2019年全年下降1.9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融創在境內發行了2+2年期債券,利率僅4.78%,較去年可比債券二級市場收益利率下降約2%,在業內亦名列前茅。融創在境外債券市場發債期限得到延長的同時,融資利率亦整體下降約1.5%。
下半年,融創表示,集團會繼續將優化資本結構、持續降低負債率水平及降低融資成本作為當前發展階段的重中之重。據市場傳言,相關監管部門將出臺新規控制房地產企業有息債務增長,并設置“三道紅線”,而融創從去年開始主動控制杠桿水平、降低融資成本,保證高質量穩定增長的發展戰略,與政策方針高度一致,也有利于企業的穩定健康發展。
綜合競爭力提升
上半年,在嚴控拿地、優化負債的同時,融創也沒有放松對銷售等關鍵指標的要求。財報顯示,今年前六個月,融創完成合同銷售金額1953億元,位列房地產企業第五。疫情之后,融創銷售迅速恢復,五月起連續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的同比增長。七月單月,集團錄得合同銷售金額522.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6.97%。
財務指標上,上半年,集團實現營業收入773.4億元;毛利潤約177.6億元,核心凈利潤130.4億元,同比提升3%;本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109.6億,同比增長約6.5%;本公司擁有人應占凈利潤率約14.2%,同比增加80個基點。
此外,融創“地產+”業務進一步發展,綜合競爭力提升:融創服務正式啟動上市,融創文旅品牌影響力提升,融創文化持續完善產業鏈條布局。
具體而言,物業服務方面,上半年,融創服務完成了對開元物業的收購和成都環球世紀的整合,構建了融創服務的子品牌,進一步增強了融創服務多品牌、多業態的發展能力,并于8月初向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啟動上市進程,步入新的發展階段。
文旅方面,融創文旅一方面通過優化租約結構、升級招商品牌、創新營銷模式等方式提升收入,另一方面通過組建融創滑雪俱樂部、升級夜游產品、推出酒景產品等方式不斷打磨內功,五一假期恢復經營后迅速回血——截至8月25日,文旅集團當月收入5億元,融創樂園客流量達243萬人次,商業客流量達1021萬人次,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文化方面,融創文化持續完善影視產業鏈條布局,推進原創動畫作品的研發及制作,并充分與文旅板塊的協同效應,持續打造IP長鏈運營體系。例如年初收購亞洲知名視覺特效和動畫公司Base Media,其首部原創動畫作品《許愿神龍》將于2020年全球上映;融創影視共同出品的致敬共和國功勛人物的建黨一百周年獻禮片、國家一號電視劇《功勛》,計劃于2021年國慶檔播出,備受市場期待。
至于下半年,融創表示,將繼續聚焦綜合競爭力的提升。物業服務方面,將推動融創服務獨立上市,以加速建立頭部企業競爭優勢;其它業態上,隨著融創布局全國的多個文旅、會議會展、醫療康養等產業項目陸續呈現,以雪世界、茂、酒店、主題樂園、影都及會議會展為核心的一個強大產業集群將在全國多個城市快速建立。未來,融創還將持續加強城市產業融合共建,助力其高質量發展。
猜你喜歡
江西地產首富,一夜歸零
那些年,盡管“年年都說新力不行,但年年都挺過去了”。這令員工們有種錯覺,新力會一直挺下去。但如今,新力不僅沒能挺下去,還被港交所除名了。“PR融創01”兩次展期后,融創為其增信質押標的公司股權遭凍結
融創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披露關于其2020年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增信措施的重大事項公告。融創的“四更”:龍頭房企的思變、思危、思進
作為國內房地產行業的風向標,融創一直保持著對宏觀環境和行業趨勢的敏銳洞察與精準判斷,尤其擅長在行業的不同階段快速找到發展最優解。萬達“進”“退”的背后,是王健林的商業智慧與企業家本色
時勢造英雄,時勢也毀英雄;但真正的英雄都會卷土重來。“識大勢、知進退”,如今用來形容萬達創始人王健林,或許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