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詩蘭黛:關店裁員、單季虧損31億
雅詩蘭黛也撐不住了。
近日,美國化妝品公司雅詩蘭黛集團公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20財年財報。財報顯示,整個2020財年,集團凈銷售額為142.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48.6億美元下降4%。
財報指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財年第四季度凈銷售額為24.3億美元,同比下降32%,虧損達4.5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1.7億元),而上年同期錄得凈利潤為1.58億美元。財報發布后,雅詩蘭黛股價大跌近7%,市值蒸發約5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9億元)。
在財報發布的同時,雅詩蘭黛的還公布了為期兩年的重組計劃,計劃中提到,關閉一些獨立商店和撤銷某些百貨公司柜臺,將導致約至多15%獨立門店關閉,大約1500-2000銷售點員工和相關支持人員失去工作。
國際美妝品牌線下嚴重“受傷”,電商成救命稻草
在今年的重組計劃中,雅詩蘭黛除了關閉部分線下門店,裁撤門店員工外,同時宣布加強數字投資,積極向在線銷售轉變。
雅詩蘭黛集團首席財務官 Tracy Travis在財報前表示,集團已開始邀請專柜員工或美妝顧問負責在線教程和咨詢,以幫助消費者更好地在線上選購產品。她還強調,集團希望電商收入在總銷售額中的占比進一步提升,對于百貨等批發渠道的滯銷產品將會以低價回收或對價格進行調整。
不僅僅是雅詩蘭黛,其他依賴線下商店的企業都嚴重受傷。7月30日歐萊雅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財報中,出現近5年來的半年度銷售業績第一次下滑。上半年銷售額同比下降11.7%,凈利潤為18.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1億元),同比下跌21.8%。
同樣首次出現上半年經營虧損的還有資生堂,在8月6日的半年財報中,虧損達2.2億元,加上停業期間的特別損失,共計虧損達14.1億元,銷售額跌幅26%。奢侈品集團LVMH的香水與美妝業務銷售額同比下降29%,愛茉莉太平洋下降24%,花王下降21%。
某知名百貨品牌的一名中層曾向AI財經社透露,今年國際美妝品牌都在減緩線下門店的擴張速度,有的縮減幅度甚至達到40%。
與此同時,電商渠道成為美妝行業各品牌抵抗疫情損失的法寶。其中資生堂高檔化妝品電商渠道銷售額實現了150%以上的增長。歐萊雅上半年電商渠道增速高達64.6%,花王也宣布加強電子渠道銷售。
除去電商渠道外,率先恢復的亞太地區為各大品牌挽回不少損失。雅詩蘭黛也表示此次裁員與中國區無關,將繼續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資。
一條腿走路,“富貴病”難治
口紅效應理論,最早是由雅詩蘭黛雅詩蘭黛集團前任董事長Leonard Lauder,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提出的,但此次疫情中,雅詩蘭黛旗下以彩妝為主的MAC銷量不如人意,口紅效應也不再應驗。
“雅詩蘭黛的產品線斷層很明顯,只有幾款單品銷售比較好,但是很難撐起全局。再加上今年免稅政策很好,自然就沒什么人去專柜了。”一位歐萊雅員工說道。
據了解,雅詩蘭黛旗下產品線更多提供的是修復、延緩衰老等功能,目標消費人群瞄準消費力較高的25歲以上女性人群,因此產品定價也相對較高。
“產品線是一部分,定位人群是大問題。”一位化妝品業內人士向AI財經社透露,“雅詩蘭黛不懂得變通,目前消費主力是年輕人,價格可以高,但是一定要告訴消費者這款是針對年輕人的,如果雅詩蘭黛出一個只供20歲女孩用的眼霜,或許會好很多”。
而在年輕人群占據主導的線上市場,雅詩蘭黛如果依舊是按照之前的路徑,可能也很難有新的增長。上述業內人士甚至認為,“雅詩蘭黛在犯大寶之前的病,如果不改變,將很難撐過五年。”
此外,相對于同類品牌,歐萊雅、寶潔、花王等在高中低端均擁有口碑較好的產品,而雅詩蘭黛的產品線中并沒有很多平價品牌。
這就有點像一條腿走路。在面對疫情襲來時,雅詩蘭黛自然無法站穩。
猜你喜歡
歐萊雅,用“美之道”打造“美好商業”范本
通過“美之道”,歐萊雅很好地傳遞了美的本質;而通過自身的經營實踐,歐萊雅則很好地做到了一個“美好商業”的典范。“76歲”的雅詩蘭黛集團,如何在天貓實現“中國式創新”?
與天貓合作的不斷進階,讓雅詩蘭黛集團在中國市場實現了生意的巨大突破,展現了這家“76歲”全球頂奢美妝護膚企業,把握時代機遇,深耕中國市場的創新之路。Tom Ford:因戰略調整賣身,多家公司意圖競購,金額或達30億美元
據美媒消息,雅詩蘭黛集團有意收購奢侈品牌Tom Ford,該筆交易金額將達30億美元,或成為雅詩蘭黛史上最大一筆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