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明哲、謝永林榮獲福布斯中國最佳CEO,金融行業前三占兩位!
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均登上福布斯中國發布的2020年中國最佳CEO榜單,分別排名第3位、第16位。分行業來看,馬明哲名列金融行業最佳CEO第1位,謝永林名列第3位。
中國平安這樣一家從財險公司發展為手握金融全牌照、業務布局橫跨金融和科技兩大領域的世界級巨頭。在經過一輪輪的洗禮后,中國平安也迎來了蝶變和社會的認可。
何以榮獲"中國最佳CEO"
福布斯CEO系列榜單至今已制作超過10年,疫情沖擊疊加全球貿易摩擦常態化后對公司的治理以及反脆弱能力都提出了進一步的考驗。最新的2020福布斯中國最佳CEO榜單參考上市公司市值,區間股價漲跌幅、凈利潤及增長率、ROA、ROE 等基礎財務指標進行綜合評價,共計50位CEO入選。
平安集團兩大領導是如何在評選中脫穎而出,甚至獲得了金融行業最佳CEO的第1位和第3位。
中國平安對此表示,"中國最佳CEO"榮譽,是對平安管理團隊的領導能力、管理與經營能力、決策水平等各方面工作的肯定。
首先來看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在7月辭任首席執行官職務后,馬明哲繼續擔任董事長,發揮核心領導作用。見證了中國平安從0到1,再到如今萬億市值的馬明哲,知道創業的艱辛,更明白守業的不易。如今他又投身于平安“總教練”的角色
作為中國平安的靈魂人物,從1988年至今,馬明哲掌舵中國平安——這家中國頂級的金融服務集團已有三十二年。多年來,馬明哲帶領公司一直致力于維持和強化高水準的公司治理水平,依托本土化優勢,踐行國際化標準的公司治理。
另一方面,作為平安集團總經理兼聯席首席執行官、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是當前中國金融業少見的擁有全金融條線經驗,豐富的前中后臺實踐,從基層成長起來的專業型CEO,在過往各個崗位上業績優異。僅用三年時間,謝永林率領平安銀行成功實現了零售轉型,在公司治理、數字化經營、金融風險防控、服務實體經濟與民生等方面實現質的飛躍。
一位成功的領導者,能夠締造一個成功的企業;而一個成功的制度,是企業能夠一直成功下去的重要保證。中國平安在這些優秀領導者的帶領下,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領先的科技型金融企業,本著合規、客觀、一致、及時、互動和公平的原則,為來自五湖海的個人及機構投資者提供服務,同時在服務過程中從未放松提高集團治理水平。
制度奠定基礎,推動企業升級
勿臨渴掘井,宜未雨綢繆,中國平安深諳此道。在幾年前,他們就已預測到了行業的潛在發展情況,開始了自我改革升級的道路。
“平安以改革試驗者的身份,先天所承擔的使命就是探索新的發展模式,提升中國金融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馬明哲曾說,在創新中求發展——從平安出生之日起,科技創新就融入其發展因子、生存之道。
目前,中國平安已搭建起了專業、完善的治理架構,建立起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執行委員會規范運作、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結構,確保公司治理專業、均衡、科學、高效決策。得益于良好的公司治理基礎,中國平安一直保持穩健的增長步伐,持續取得領先市場的發展,以維護股東、客戶、員工和社會的利益。
作為中國規模最大、最具創新精神、成就卓著的現代公司之一,平安在領導層的分工結構上,平安已經進行了一次重大調整,引入國際上流行的聯席CEO機制。
回到具體的人員布局上,中國平安在公告同時梳理了三位聯席CEO最新的工作分配:
公司總經理兼聯席CEO謝永林,核心職責以分管集團金融業務板塊為主,包括主管平安銀行業務、分管團體客戶綜合金融業務以及金融板塊相關專業公司的發展,協管個人客戶綜合金融業務。
聯席CEO陳心穎,核心職責以分管集團科技業務和創新業務板塊為主,包括負責金融科技、醫療科技、智慧城市以及相關生態圈中國平安保險的創新與發展,分管科技類、創新板塊專業公司的發展。
新任聯席CEO兼首席財務官姚波,主要職責為負責集團的戰略規劃,業務目標制定、目標追蹤和績效考評,主管集團預算管理委員會、產品委員會、戰略發展中心,以及財務、企劃、精算、資金等管控等職能。
他從2008年開始,擔任中國平安的首席財務官,全面負責公司戰略實施、計劃落地、財務企劃、資金與流動性風險管控等職責,并領導建立了一套貫穿“戰略-計劃-追蹤-落地”完整的經營管理體系,為集團的平穩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助力。
此外,馬明哲還將繼續擔任公司董事長,負責戰略發展、戰略創新、人才培養、文化建設以及重大事項決策等職責,繼續發揮核心領導作用。
具體而言,平安個人業務、公司業務、科技業務三大事業群條線執行官,與財務企劃、人力資源、投資決策、稽核風控、關聯交易、品牌傳播等職能執行官,形成共同決策、分工負責、權責清晰的架構,確保任何重大經營管理決策,都由業務執行官和職能執行官集體參與,實行業務執行官和職能執行官“集體決策、分工負責、矩陣管理”的模式。
在聯席CEO制度平穩運轉后,平安的“戰車”也能夠繼續穩步向前。
與此同時,國內保險行業在疫情影響下,也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尤其是在建立代理人分級管理體系上。
目前,中國平安通過“優才計劃”,成功培育了高水平的代理人團隊,滿足了中高端客戶需求。將此方法與差異化的基本考核法和激勵機制相匹配,則有利于直接調動代理人的主觀能動性,逐漸提升從業者整體的服務水平,形成良性循環。
加強代理人過程管理,利好擁有體系化代理人管理機制的龍頭險企,畢竟,龍頭險企擁有完善的、體系化的代理人全流程管理機制,更有利于搶占優質代理人資源、提升代理人產能。 這也就是以中國平安為首的行業龍頭企業在變化的新環境中能夠煥發生機、從容應對的原因。
“依托技術人才、資金、場景、數據等方面的獨有競爭優勢,借助眾多全球領先的科技創新及應用,實現金融+科技轉型,致力成為行業和科技的領跑者之一,讓科技成為平安新的引擎和盈利增長點,給公司的價值帶來飛躍式的提升。”這一曾經看起來遙不可及的目標,如今正在被平安真實的實踐和實現著。
“金融+科技”、
“金融+生態”雙擎驅動
作為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中國平安以致力于成為消費者金融生活服務提供者為目標,步步為營。
從2007年,中國平安中國平安總營收1652.04億元,歸母凈利潤150.86億元。2008年,中國平安首次入圍《財富》世界500強。
自那時起,中國平安的目標就是不斷地向中國領先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方向前進。
近年來,中國平安不僅在金融領域全面布局,成長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全牌照金融集團,同時早早布局金融科技,每年投入數十億建設科技能力,孵化出陸金所、平安好醫生、金融壹賬通、平安好醫保四大金融科技獨角獸。
從整體來看,自2018年推出聯席CEO制度以來,經過近兩年的過渡與磨合,中國平安聯席CEO與各職能執行官“集體決策、分工負責、 矩陣管理”的模式與制度化流程運作已經成熟,為公司未來長期可持續創新發展奠定了基礎。
中國平安的利好,除了體現在宏觀經營戰略,更顯現于優質喜人的財報上。
1988年創辦之初,中國平安保費收入僅500萬元;到2019年,公司年營業收入已經突破萬億元大關。
截至2019 年末,公司內含價值達12005.33億元,同比增長19.76%;剩余邊際余額9184.16 億,同比增長16.75%。
猜你喜歡
營收、利潤雙降,投資收益疑似與宣傳不符,陸金所能否挽回投資者信賴?
近日中國平安旗下互聯網金融平臺陸金所控股發布了2023年中期業績公告,這無疑是一份糟糕的答卷。中國平安股價卻跌回5年前,市值已蒸發一個比亞迪
A股盤中,中國平安延續跌勢。截至收盤,中國平安報40.99元/股。8月10日,中國平安盤中曾創出40.36元/股的5年來新低,總市值也跌破74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