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億藍領,把這家企業捧上納斯達克
藍領工人的職業需求即將撐起一個IPO。
5月20日,優藍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優藍國際”)宣布,與公開交易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Distoken Acquisition Corporation(簡稱“Disstoken”)簽訂了最終的業務合并協議。
合并后的公司將被命名為優藍集團,并將繼續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為“YOUL”。交易預計最快將于2024年11月完成。
優藍國際成立于2014年,是藍領人才綜合服務商,主要業務為職業教育服務、人才招聘服務、雇員管理服務及市場服務四大板塊。
翻開優藍國際的招股書,一名普通人的創業成功故事徐徐展開。
創始人王云雷曾是一名中學語文老師,任教8年之后進入國企以普通員工的身份奮斗成為人力資源高管,2008年王云雷再次辭職創業。2014年,王云雷決定向互聯網轉型,打造中國藍領服務平臺——優藍網。同年,優藍國際也正式成立。
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中國藍領群體就業研究報告(2022)》提到,在我國7.47億就業人口中,藍領群體規模達4億人,占比超過53%。
優藍國際一方面通過職業教育和培訓提升人才素質,提高藍領人才供給質量;另一方面通過互聯網科技提升服務效率,提升藍領人才匹配效率,實現了藍領和技能型人才的結構化供應和定制化培養。
根據招股書,優藍國際先后完成了A輪、B輪、B+輪、C輪、C+輪共五輪融資,吸引了包括新東方產業基金、三七互娛、遠洋資本等機構在內的知名投資方關注。
在2021年6月完成IPO前最后一輪融資時,優藍國際的估值為33億元人民幣。優藍國際在招股書中表示,以6.7億元的年營收計算,該公司已經成為市場上最大的藍領終身服務平臺。
2022年年底,優藍國際正式向港交所發起沖刺,擬借助資本市場擴展職業教育板塊。
數據顯示,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優藍國際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6.65億元、6.36億元和7.38億元。2022年上半年,優藍國際實現收入3.04億元,同比下降了21.51%。
從收入結構來看,雇員管理業務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2019年至2021年,優藍國際雇員管理服務收入分別為6.1億元、5.4億元、5.68億元,占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1.7%、84.9%、77.1%。2022年上半年,雇員管理服務收入占比進一步下降至67.8%。
在優藍國際的背后,藍領教育服務是一門好生意嗎。
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按收入計,中國藍領終身服務行業的市場規模由2016年的人民幣7,113億元增至2021年的人民幣11,903億元,2016年至2021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0.8%,預計于2026年將達人民幣22,24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3.3%。
不過,優藍國際所處的是高度分散且競爭激烈市場環境。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2021年前五大藍領終身服務平臺合計僅約占中國藍領終身服務市場的0.2%。在市場高度分散且競爭對手眾多的情況下,優藍國際需要進一步搭建自身的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