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乳業的“增長密碼”:營收利潤雙增,打造“鮮立方戰略”
十余年來,中國乳業的面貌可謂脫胎換骨。
除了蒙牛、伊利、光明等老牌乳企,不少地方性乳企品牌開始突出重圍,嶄露頭角,而新希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乳業”)就是黑馬之一。2006年,新乳業立足西南,輻射全國,致力于打造科技驅動的世界級營養食品企業。
作為區域性乳制品企業龍頭,新乳業篤定堅持“鮮立方戰略”,以“鮮活營養 讓生活更美好”為企業使命,以“新鮮、新潮、新科技”為品牌調性,引領行業轉型升級,在四川、云南、寧夏等區域市場具有領先地位。
5月26日,新乳業(002946.SZ)2021年年度股東大會在成都召開。會議以“逐新向上,美美與共”為主題,這家以并購起家的乳企首度對外披露了對燕麥奶、羊奶的布局,展現了新乳業五年戰略規劃開局之年的發展成果。
營收利潤雙增,“鮮立方”戰略升級
新乳業是一家專門從事乳制品及含乳飲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主要產品包括液體乳、含乳飲料和奶粉等。
新乳業去年發布了2021年-2025年戰略規劃,提出“鮮立方”戰略,明確提出“三年倍增、五年力爭進入全球乳業領先行列”的戰略目標。2021年以來,新乳業堅持提升以“鮮戰略”為核心的戰略定力、提升以卓越運營為核心的企業管理能力,取得了有質量的經營業績增長和企業發展突破。
2019年-2021年,新乳業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6.75億元、67.49億元、89.67億元,同比增加14.14%、18.92%、32.87%;同期實現凈利潤2.44億元、2.71億元、3.12億元,同比增加0.41%、11.18%、15.23%。
值得一提的是,新乳業近年來的收入,持續保持高于行業個股的平均增速。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按東財行業類分類,2019年-2021年,除新乳業外,乳制品行業內其余14家公司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平均值分別為4.72%、5.76%、20.51%。
在新消費時代,“技術”的重要性,被各行各業廣泛重視,產品創新也一直是液奶行業的主旋律。在本次股東大會上,新乳業還發布多款創新產品。
實際上在過去的一年中,新品迭代也成為新乳業增長迅猛的重要原因。那么,新乳業在研發創新方面做了哪些實質性工作?
數據顯示,新乳業2021年新品銷售收入整體貢獻超過10%,在股東大會上,新乳業發布多款創新產品,包括第一款酸奶和奶酪融合跨界的享受型品牌“味蕾游記”、第一款腸胃雙護的雙晶球酸奶“活潤益食無幽”,延續著“新品大年”的創新勢頭。
新乳業還入股了新消費公司“一番植”,布局植物基飲品。一番植全稱為一番植(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主打產品為低溫鮮燕麥奶品牌一番麥,目前產品主要在以盒馬為代表的線下渠道和以天貓、京東為主的線上渠道銷售。
新乳業總裁朱川表示,新乳業研發的方向沒有變,此前主要是新品,接下來的研發創新方向主要聚焦三個方向:第一,益生菌的功能方面,從一種功能到多種功能;第二,精準營養方面,蛋白含量繼續往高走,為消費者提供更有營養價值的產品,或者添加其他成分;第三,在膜過濾技術上進一步突破。
在乳制品行業競爭中,主要有常溫奶、低溫奶、奶粉三個主要賽道。
傳統低溫鮮奶有一個更專業的叫法:巴氏奶(pasteurized milk)。與常溫奶的超高溫、短時殺菌相比,巴氏奶通過較低溫度、較長時間的巴氏殺菌法,盡可能保留了更多營養物質和風味。
近年來,越來越多品牌陸續進入鮮奶賽道。新乳業以“鮮+活”為指引,重點打造低溫鮮奶和低溫酸奶的鮮品類“雙強”,形成極具特色和競爭力的創新產品矩陣。
隨著“鮮立方”戰略的提出與落地,新乳業以迭代的鮮戰略對接消費升級的策略已見成效,2021年主營鮮奶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5%,市場占有率位列全國前三,零糖系列產品增長150%。
對于未來的戰略規劃,新乳業董事長席剛強調,新乳業要以內外并進的方式做優發展,一是要持續增強低溫優先、鮮酸雙強的“優低溫”;二是要創新專業系列產品,打造以朝日唯品為代表的循環農作標桿,推廣包括千島湖牧場、塞上牧場、云南心花怒FUN在內的特色產品,發展新技術、新模式、新生態,形成專精特新的“優增長”;三是推動涵蓋優奶源、優區域、優生態的“優投資”。
乳企行業黑馬的并購江湖
在資本市場,并購重組蘊藏機會,可以讓企業資金的價值和股權增值,使公司發展到另一個新高度。然而,押中未來和風口,或許不難,但更重要的,是找到切實可投的標的。
相比于伊利、蒙牛、光明等乳企巨頭,并購整合是新乳業獨特的發展路徑,新乳業的發展史,可以說也是一部并購史。
過去10多年,新乳業并購了多家地方乳企,整合了10多個主要乳業品牌,2019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后,新乳業更是動作不斷。加強區域乳企并購和品牌整合,堅持價值并購,一直以來是新乳業的并購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新乳業外延拓展頗有亮點。
2021年是夏進乳業被新乳業收入囊中后的第一個完整會計年度。當年夏進乳業取得營收增長18%、凈利增長超過20%的佳績,成為投后整合管理的標桿企業;2021年9月,新乳業戰略入股澳亞集團后,后者沖刺港股IPO,公司有效布局優質奶源的同時也增加了投資收益;而新乳業戰略入股的中國最大奶牛養殖企業現代牧業,2021年全年業績也創新高,5年戰略有望提前完成;此外,收購“一只酸奶牛”、入股新消費品牌“一番植”,跨界進入現制茶飲和植物基健康飲品賽道,進一步豐富了新乳業的營養食品生態圈。
新乳業的每一次并購,基本都踩準了行業周期,以上只是新乳業并購項目運營發展情況的縮影。
目前,新乳業旗下有 59 家控股子公司、 15 個主要乳品品牌、 16 家乳制品加工廠、 13 個自有牧場。
在股東大會上,談到公司未來并購側重點,席剛表示,公司上市之后的并購應該說卓有成效,未來的并購思路也比較清晰:第一是一定要符合新乳業未來發展戰略;第二是與新乳業的發展要形成很好的互補性,如區域互補、產業鏈互補或者用戶互補;第三是新乳業一定堅持價值并購,能否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將是關鍵。
對外投資增加,也使得新乳業的整體商譽不斷走高。2019年-2021年,新乳業的商譽分別達到1.13億元、9.92億元和11.9億元。
2020年,新乳業曾隆重發布“三年倍增,五年進入全球乳業先進行列”戰略。2021年隨著區域并購和品牌整合加快,新產品研發與推廣加大,新乳業發展跨入快車道。
加快數字化轉型,戰略賦能創“鮮”
近年來,中國迎來一輪新消費浪潮。新生代消費者無論是消費能力、消費行為還是消費觀念,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而在乳制品領域,同樣傳遞著這些變化。
作為乳品行業中較早啟動全面數字化變革的企業,新乳業在固有優勢能力之上,著力以數字化之變應對市場競爭之變。
新乳業副總裁張帥介紹,以“新鮮、新潮、新科技”為指引,新乳業將“品牌資產”“用戶資產”“合伙人平臺”作為構建未來數智化營銷新實力的核心。
2021年,新乳業進一步明確了全面打造“云筑底座,用戶至上”的數字化建設主題,以用戶價值導向,以數字化場景為驅動,圍繞乳業價值鏈,通過重點突破,推進向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數字化轉型。
在完善“業務數字化”“數字業務化”的基礎上,向“業務智能化”邁進。通過數字化工具和手段,提升從養殖、供應鏈、營銷、食品安全、財務、人力資源、內控等全方位的管理能力,推動從組織架構到業務模式的轉型升級。
2021年,新乳業利用多種數字系統,在內部12家牧場繼續推進智慧牧場建設,賦能生產,建立全產業鏈數字化新生態,管好每一瓶奶。
如果來到新乳業工廠參觀就會發現,整個工廠是由一系列巨大的儲存罐、管道構成,基本上從生牛乳進入工廠到成品乳制品的出廠,都看不到一滴鮮奶。在數字化系統操控下,控制閥根據不同生產環節,自動調整方向,將原料送往指定的管道和儲料罐。閥門決定了乳制品的走向,通過分流和引導,促使機器在每一道生產線都找到最佳的處理流程,最大程度壓縮乳制品生產、處理時間。
數字化的柔性供應鏈,也讓新乳業更有效地應對疫情挑戰。數據顯示,2021年新乳業電商業務實現高速增長,全域電商收入同比增長超80%,送奶入戶業務同比增長近40%,其中線上訂單占比超過50%,“雙十一”期間,24小時鮮牛乳最高位列天貓品類熱賣榜第一,今日鮮奶鋪最高位列天貓低溫鮮奶熱銷榜第二。
在上海疫情期間,新乳業2017年收購的低溫奶品牌“朝日唯品”,快速響應全力保供,為1000多個小區配送了上萬份團購訂單,凸顯出數字化柔性供應鏈對于組織力的有力提升。
談及公司的數字化轉型,朱川表示:“通過加快數字科技發展,助力公司提高效率,更好的讓用戶感知到我們的產品品質、價值,提升用戶體驗,讓我們離用戶更近。如果能夠圍繞上述兩方面實現突破發展,相信數字化會為企業帶來長期的可持續增長的價值。”新乳業在當天的股東大會上宣布,目前,公司已實現全域數字化用戶超1000萬人。
低溫奶流行正當時,新乳業市占率第三
在新乳業股東大會上,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亞清公布了一組數據,去年我國規模以上乳制品企業銷售額4687億元,全年奶產量3683萬噸,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其中中國奶業20強企業所占的市場份額超70%。
劉亞清認為,接下來我國奶業仍大有可為,原因是目前我國乳制品人均消費量僅為國家推薦標準的30%,是美國的七分之一,俄羅斯的四分之一,印度和日本的五分之二,市場增長空間巨大。
其中,低溫乳制品市場十分“火”熱。
根據歐睿數據,2020年中國低溫奶銷售量為1545.4千噸,同比增長約8.75%;銷售額為360.9億元;同比增長5.17%。盡管相較此前,國內低溫奶市場整體增速下滑,但市場對其仍普遍看好。
西部證券研報指出,低溫鮮奶增長是未來長期趨勢,首先,低溫鮮奶定價整體高于常溫白奶,且從低溫鮮奶價格帶分布可看出,伴隨產品結構升級,單價呈上升趨勢。
“2020年國內低溫奶市場增速下滑,主要是受疫情因素影響。長期來看,國內低溫奶市場是向好的。”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低溫乳品賽道有政策紅利的支持,有資本端的追捧,符合渠道端對高毛利產品的剛需,是產業端打破常溫品類天花板的利器,更匹配當前消費者對健康功能的訴求,未來將會迎來新的爆發點。而以新乳業為代表的中國低溫鮮奶品牌,有望在中國大市場的加持下,達到世界領先的行列。這對新乳業而言是非常好的機會,應進一步夯實供應鏈完整、產品創新迭代等競爭實力。
從市場份額來看,新乳業2021年年報顯示,根據第三方機構監測數據,新乳業低溫鮮奶份額連續12個月保持增長,市場占有率位列全國第三,是份額增幅最大的區域型乳企。
中金公司執行總經理、食品飲料行業首席分析師王文丹同樣認為,從需求端來看,消費升級趨勢持續,品類內逐漸高端化,品類間由常溫奶轉向低溫奶,營養更佳的低溫奶滲透率有望提升,尤其在下線城市滲透率提升空間大。具體到品類,低溫鮮奶未來的發展趨勢為更高的蛋白質、更好的奶源、更佳的新鮮度,而低溫酸奶領域則傾向于零食化、健康化、功能化。
王文丹指出,疫情下乳制品需求提升,低溫賽道發展表現突出,已成為近年乳品行業增長最主要的動力之一,也是資本端關注重點。
乳業的未來無疑一片光明,新乳業也將持續朝著“科技驅動的世界級營養食品企業”的發展愿景不斷邁進。
猜你喜歡
力壓雀巢,蘭特黎斯如何成為全球乳業龍頭?
一場洪水,如何讓一個小小的奶酪廠完成蛻變?從法國到美國,從歐洲到世界,蘭特黎斯集團是如何成為世界乳業龍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