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馳汽車營業執照被吊銷
隨著新能源補貼潮的褪去,不少新能源汽車廠商,由于競爭力不足,面臨生存困境,甚至走向倒閉邊緣。
根據天眼查APP顯示,綠馳汽車因“公司成立后無正當理由超過六個月未開業,或者開業后自行停業連續六個月以上”被上海市青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罰吊銷營業執照。
未量產任何一款車型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綠馳汽車成立于 2016 年 8 月,創始人兼 CEO 為王向銀。王向銀可以稱得上是資深汽車人士,曾在福田汽車工作 17 年,歷任福田汽車執行副總經理兼海外事業部總經理、福田汽車副總經理兼營銷公司總經理等職務。從福田汽車離職后曾擔任華泰汽車集團總裁。
王向銀在綠馳公司成立后的兩年的時間里一直十分低調,很少發聲。直到2018年1月,綠馳汽車才再次進入公眾視野,發布了首款純電動豪華轎跑車天王星,但這款車型并沒有投入市場,很快銷聲匿跡了。
在王向銀的規劃中,想要獲得造車資質,他認為有聯合制造、自主申報、購買資質這三條渠道。在王向銀的規劃里,綠馳汽車要做的不是“互聯網+汽車”,而是以實現智能汽車為目標,所以,他計劃布局三個智能制造基地和一個智能定制中心,以此來支持這個目標。
然而王向銀帶領綠馳汽車的時間并不長。2019 年 4 月,綠馳汽車高層發生變動,原 CEO 王向銀因身體原因向董事會遞交辭呈,綠馳汽車集團原常務副總裁任亞輝接棒王向銀任綠馳汽車 CEO。
任亞輝是制造業管理出身,綠馳汽車在當時也被傳出將在任亞輝帶領快速推進新車量產進程。在車型規劃方面,綠馳汽車曾先后發布天王星、金星和綠馳 M500 三款概念車,其首款量產車型 M500 一度被認為會在新 CEO 上任當年的廣州車展上發布,但截至目前,綠馳并未量產過任何一款車型。
綠馳敗退
2019 年新能源補貼政策大幅退坡,大批新能源企業陷入欠薪停產危機,綠馳汽車也沒能幸免于難。
2019年中旬,綠馳汽車被爆出欠薪的負面新聞,從2019年9月綠馳汽車開始拖欠員工工資,之后半年都沒發工資,員工們屢屢投訴,但都得不到解決。
此前,2018年2月時,綠馳汽車就被爆拖欠意大利I.DE.A公司2700萬歐元款項的消息,I.DE.A公司的CEO表示,嚴重懷疑這是個騙局,認為綠馳汽車集團不值得信任。不久之后,綠馳的原始股東中能東道長又被爆出通過出售“原始股”非法集資的消息,更是讓綠馳雪上加霜。
資金鏈對于造車來說是無比重要的一環,但顯然,綠馳在那時已經陷入資金鏈斷裂的困境。
彼時,CEO 任亞輝曾在公司群里表示," 就是沒錢了,我也沒有什么辦法,只能去求投資方。"
2020年3月6日,綠馳汽車最終敗退,被河南省國投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接手。這意味著,綠馳“賣身”國企,成為首個被國資收購的造車新勢力,同時,作為最早一批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品牌,綠馳“起了個大早”但最終草草收場。被國資接手后,綠馳內部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核心團隊全部被踢出局。
但綠馳汽車最終也沒有“跑”出來。
和綠馳一樣陷入困境的新能源車企并不在少數。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奇點汽車和云度汽車等十多家公司都被曝出拖欠員工薪金或拖欠貨款的消息,有些甚至已經宣布退市。
新能源車企洗牌在即,沒有競爭力的車企勢必在這一輪洗牌中被淘汰。
猜你喜歡
拆解吉利新能源“陽謀”:私有化極氪如何重構“技術-品牌-市場”鐵三角?
作為吉利汽車《臺州宣言》戰略落地的關鍵舉措,此次收購不僅是資本層面的重組,更是傳統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探索系統性解決方案的范本。中國汽車行業的最大“黑馬”,可能會是方程豹
融合了“個性化”與“性價比”戰略的方程豹品牌,在比亞迪強大的技術、產品與供應鏈賦能之下,其很有希望成為中國汽車行業下一個沖擊百萬銷量的新汽車品牌。市值腰斬,理想汽車的壓力越來越大了
接下來,理想汽車一方面要在自己的基本盤業務領域面對華為鴻蒙智行的纏斗,另一方面要面臨比亞迪的猛攻,同時還要提防小米、領克、極氪、深藍與零跑等一眾頗具競爭力汽車品牌的偷襲,理想汽車的壓力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