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搬運工”的價值在哪里!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代工廠竟有重合?
質量和利潤該如何平衡?
購物狂歡剛過,就有網友吐槽,雙十一期間在三只松鼠(300783.SZ)購買的堅果、牛肉粒、手撕面包等產品變質發霉。
這并不是三只松鼠第一次出現產品質量問題。
在黑貓投訴平臺,關于三只松鼠的搜索共1586條結果,幾乎每月都有消費者進行投訴,問題包括但不限于棗夾核桃生蟲霉變、風干牛肉干發霉、水果罐頭吃出蟲子、豬肉脯有霉斑……
不僅于此,三只松鼠也已被通報處罰過很多次:2016年5月,因在食品中添加藥品等,被罰款5.63萬元;2017年8月,因霉菌超標1.8倍,被罰款5萬元;2020年9月,其參股公司生產的山核桃仁又被抽檢出霉菌項目不合格,被罰款1.5萬元。
一次次的投訴、處罰又再犯,讓消費者不禁疑慮,為什么質量問題總是出現?我們還能繼續放心地吃零食嗎?
零食質量問題頻出
不只是三只松鼠,零食三巨頭中的良品鋪子(603719.SH)和百草味也經常因食品質量問題被消費者投訴。
在黑貓投訴中搜索良品鋪子,共953條結果,投訴內容包括巴蜀牛肉大量添加豆制品、肉松餅吃到蟲子、堅果發霉變質、鳳爪有頭發絲等等。
搜索百草味,共1354條結果,投訴內容與另外兩個品牌相似,也多為食品質量問題。
良品鋪子還在招股書中主動披露過此前出現的一次食品安全問題:2017年3月21日,良品鋪子曾因供應商加工的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被湖北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罰款64.28萬元。
至于原因,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分析,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均采取代工廠模式,代工廠模式是存在高風險的,因為企業無法盯住每個代工廠的每個環節。
那么當購買的零食質量出現問題時,消費者找誰維權呢?
北京時擇律師事務所劉云律師指出,消費者如果從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等公司直接購買零食的,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等公司既是經營者,又是生產商,就應當保障其銷售食品的質量。
如果食品不符合質量要求,消費者可以在收到食品之日起七日內直接要求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等公司退貨,也可以要求其更換食品。
至于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等公司與代工廠之間責任如何劃分問題,均不影響消費者向公司本身維權。
代工+貼牌
如上文所述,零食三巨頭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均屬于"代工+貼牌"的食品企業。
具體來看,品牌公司根據消費者數據研發產品,然后交付代工廠生產,最后再貼上自身的品牌進入銷售環節。
也就是說,這些公司主要從事互聯網零食品牌的運營、宣傳以及授權產品的分銷,而將生產這個最關鍵的環節外包,即委托加工。
委托加工本身是一個中性的行為,三只松鼠等休閑零食品牌旗下動輒幾十上百個產品,如果全部自己生產,無疑會大大加重固定資產壓力。
對于輕資產的零食品牌,代工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零食三巨頭便是把這一模式運用到極致,三只松鼠還自稱“我們不生產零食,我們只是零食的搬運工。”
當然,和傳統零食公司相比,他們更懂營銷,在互聯網上有大批忠實客戶。但代工模式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就是食品安全問題。
良品鋪子在招股書中就明確表示過,較少涉及生產加工環節,公司的產品質量不可避免的受限于農副產品原材料供應、供應商生產能力等因素影響。
三只松鼠顯然也意識到了這點,最新年報中,對于可能面對的風險,食品質量控制排在第二。三只松鼠表示,近年來,由于部分食品廠商的不規范生產經營,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屢屢發生,成為社會各界的關注熱點。雖然三只松鼠對于今天的食品質量踩雷早有預知,卻也沒能防住。
其次,產品同質化也是零食代工模式的一大弊端。
"代工+貼牌"讓品牌難以形成核心壁壘,很多休閑零食品牌的產品都大同小異。零食愛好者小李表示:“在我看來這三家區別不大,購買的時候會選擇優惠力度更大、更便宜的。”
甚至有些消費者會放棄品牌,轉而直接購買代工廠的產品。在豆瓣、知乎、小紅書等平臺,都有大量關于零食代工廠的討論,很多代工廠將同樣的零食貼上自己的牌子,價錢只有頭部品牌的一半,甚至一折。
來源:微博截圖
產品種類多了,零食三巨頭的代工廠也難免也會“撞車”。據福建歐瑞園食品有限公司官網顯示,公司與眾多知名品牌都有合作,其中便包括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
來源:歐瑞園官網截圖
零食代工是原罪嗎?
這么多的問題,是代工模式本身不靠譜嗎?
良品鋪子總裁楊銀芬曾表示,休閑零食企業出現質量問題的關鍵不在于代工模式,而是企業是否建立完整的質量管控體系。
朱丹蓬也認為,雖然代工零食的質量時常出問題,但并不是說代工就一定有問題。耐克也沒有自己的廠,雀巢的罐裝咖啡以前也是引入代工的,所以要多從自身找問題。當然,代工這個模式整體來說是有一定的風險,但是最關鍵的還是管理到不到位,未來核心競爭力在于產業鏈的完整度,即擁有可控的全產業鏈。
放眼行業,多數食品企業都開始深耕全產業鏈,即從原材料到生產、包裝、配送、銷售每個環節全覆蓋。同時,建立食安可追溯系統,以實現每個環節的可控、可追溯。
朱丹蓬還提到,三只松鼠食品質量問題頻出,最關鍵原因是它在壓低代工廠的代工費,從這里面摳點利潤,但是一分錢一分貨,把代工廠壓的這么死,產品的質量哪里有保障呢?
他表示,對于三只松鼠而言,要想減少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一方面要需要完善質量內控體系,另一方面也要更加嚴格地篩選代工廠,同時相應的提高代工費。
可矛盾的是,2017年至今,三只松鼠的綜合營銷費用一路遞增,截至2021年6月31日,三只松鼠花在推廣與平臺服務商的費用已高達7.21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81%。
來源:wind
收入雖然也在增加,但歸母凈利的變化卻不大,甚至在2019年出現了下降,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現象。
若三只松鼠加大監管力度、提高代工費,必然會導致經營成本的提高,從而使財報數據大打折扣。這也是三只松鼠目前的兩難境地。
此外,去年7月份,三只松鼠剛過股票解禁期,投資人IDG旗下基金就套現了5.0846%的股份。今年以來,IDG旗下基金又連續兩次減持。
二級市場方面,上市不到一年,三只松鼠的股價就開始逐漸下滑,截至最新收盤,股價下跌近60%,市值已縮水超200億元。
資本減持、股票遇冷的三只松鼠,還需要面對業績壓力。
猜你喜歡
三只松鼠中期財報營利雙增,“高端性價比”戰略背后暗含隱憂
“高端性價比”戰略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種零食降價策略,雖然降價能提高銷量,但毛利必定受影響,2023年三只松鼠的毛利率已經下降到23.33%,成為上市后的最低毛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