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能電動車公司“悠跑科技”宣布完成Pre-A輪融資
8月31日,新型智能電動車公司悠跑科技(U Power)宣布完成Pre-A輪融資,CCV參與本輪融資。這是這家新型智能電動車公司,成立四個月內完成的第二輪融資,吸引頭部美元基金、AI芯片、自動駕駛、全球頂級Tier 1 等頭部玩家的注資。本輪融資將重點用于產品研發、技術革新及優秀人才引進等。
今年4月,悠跑科技在上海創立,之后數周便完成天使輪融資,其天使投資人包括地平線創始人、人工智能專家余凱博士,復星汽車科技集團總裁王立普和自動駕駛專家谷俊麗博士等。僅僅2個月后,悠跑科技完成由經緯中國領投,CCV創世伙伴、真格基金跟投的Pre-A輪融資。
悠跑科技創始人、CEO李鵬表示:“躬身入局后獲得資本和行業的快速認可,讓我對智能汽車賽道更生敬畏,現在的首要任務是靜下心來研發第一代產品,也期待更多的人才加入我們。”
經緯中國合伙人王華東表示:“悠跑科技在研發的集成式線控底盤可以將新車開發周期縮短至12個月內、資金門檻降低至1億美金內,極大地賦能新興的造車公司專注于附加價值更高的品牌打造、用戶服務和數據閉環等環節,是對新能源汽車的一次硬件標準化革新。悠跑科技的核心團隊具有傳統主機廠、Tier 1、智能駕駛等背景,我們相信多元化的團隊背景可以讓公司做出有價值的產品,最終在電動車市場中占據一定位置。”
創世伙伴CCV創始合伙人周煒表示:“作為投資人能遇到讓人熱血沸騰的項目,是一件非常難得和幸福的事情,悠跑即是如此。見面半小時內我就被李鵬和團隊的豐富經驗、戰略思維和初心打動,當下就做出了投資決定。作為連續創業者,我和李鵬完全有惺惺相惜的互相認可和尊敬。悠跑作為觀念前瞻的智能汽車科技平臺,極具想象空間的商業模式為其后續進入中國智能出行市場參與競爭提供了通用靈活平臺,這是革命性的變革。我們持續看好悠跑并對攜手參與創造更豐富、自由、安全的智能出行業態充滿期待。”
目前,新造車第二輪大潮已至,科技巨頭爭先恐后下場。百度牽手吉利,合資成立集度汽車;小米10年投入100億美元“押上人生所有積累的戰績和聲譽,為小米汽車而戰”;OPPO、創維等也不斷發出造車信號。商業巨頭終將陸續入場,除卻傳統的合資、自營和簡單代工外,造車的方式必將百花齊放。
悠跑科技如何以全新的方式加入這一輪造車潮。李鵬給出了答案:為場景造車。具體而言,我們將傳統的“整車一體式開發”升級為“上下分體式開發”,重新定義汽車研發的頂層邏輯、技術形態和供應鏈,賦能更多場景擁有者造自己的車。
截止到8月,悠跑科技自主開發的國內首個量產全線控底盤、與捷威動力共同開發的全球首款CTC電池系統(Cell to Chassis)等已經實現了技術落地。同時,與京西重工、地平線等已經簽署戰略合作,將在智能汽車相關領域、邊緣人工智能芯片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資本對智能電動車的熱情持續升溫。過去幾年里,國內電動三小強“蔚小理”的融資節奏,從每輪以年度為單位,進化成以季度為單位。悠跑科技“四個月兩輪”的閃電融資背后,是市場對場景造車未來的向往,更是對明晰路徑的信心。
猜你喜歡
拆解吉利新能源“陽謀”:私有化極氪如何重構“技術-品牌-市場”鐵三角?
作為吉利汽車《臺州宣言》戰略落地的關鍵舉措,此次收購不僅是資本層面的重組,更是傳統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探索系統性解決方案的范本。中國汽車行業的最大“黑馬”,可能會是方程豹
融合了“個性化”與“性價比”戰略的方程豹品牌,在比亞迪強大的技術、產品與供應鏈賦能之下,其很有希望成為中國汽車行業下一個沖擊百萬銷量的新汽車品牌。市值腰斬,理想汽車的壓力越來越大了
接下來,理想汽車一方面要在自己的基本盤業務領域面對華為鴻蒙智行的纏斗,另一方面要面臨比亞迪的猛攻,同時還要提防小米、領克、極氪、深藍與零跑等一眾頗具競爭力汽車品牌的偷襲,理想汽車的壓力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