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行業:監管“雙減”文件正式落地,嚴格控制資本過度涌入
針對教培行業監管的“雙減”文件(中辦發{2021}40號文件)已正式落地。包括北京在內的多地市級地方教育部門工作人員均確認,已收到相關文件,正據此開展監管工作。今日,新東方一度暴跌50%,創造歷史最大單日跌幅,思考樂教育一度跌近30%,卓越教育集團一度跌超16%。外界猜測港股教育股暴跌或是受此影響。
文件中指出,學校應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同時,應提升學校課后服務水平,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
針對校外培訓,文件中明確,堅持從嚴治理,全面規范校外培訓行為:
1. 堅持從嚴審批機構。
各地不再審批新的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對原備案的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改為審批制。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對已備案的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全面排查,并按標準重新辦理審批手續。
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學科類培訓機構,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學科類培訓機構資產;外資不得通過兼并收購、受托經營、加盟連鎖、利用可變利益實體等方式控股或參股學科類培訓機構。已違規的,要進行清理整治。
2.規范培訓服務行為。
建立培訓內容備案與監督制度,制定出臺校外培訓機構培訓材料管理辦法。嚴禁超標超前培訓,嚴禁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從事學科類培訓,嚴禁提供境外教育課程。依法依規堅決查處超范圍培訓、培訓質量良莠不齊、內容低俗違法、盜版侵權等突出問題。嚴格執行未成年人保護法有關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
培訓機構不得高薪挖搶學校教師;從事學科類培訓的人員必須具備相應教師資格,并將教師資格信息在培訓機構場所及網站顯著位置公布;不得泄露家長和學生個人信息。根據市場需求、培訓成本等因素確定培訓機構收費項目和標準,向社會公示、接受監督。全面使用《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范文本)》。進一步健全常態化排查機制,及時掌握校外培訓機構情況及信息,完善“黑白名單”制度。
3.強化常態運營監管。
嚴格控制資本過度涌入培訓機構,培訓機構融資及收費應主要用于培訓業務經營,堅決禁止為推銷業務以虛構原價、虛假折扣、虛假宣傳等方式進行不正當競爭,依法依規堅決查處行業壟斷行為。
線上培訓要注重保護學生視力,每課時不超過30分鐘,課程間隔不少于10分鐘,培訓結束時間不晚于21點。積極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合理控制學生連續線上培訓時間。
線上培訓機構不得提供和傳播“拍照搜題”等惰化學生思維能力、影響學生獨立思考、違背教育教學規律的不良學習方法。
聘請在境內的外籍人員要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嚴禁聘請在境外的外籍人員開展培訓活動。
猜你喜歡
佟大為夫婦代言的培訓機構回應“跑路”:仍正常運營,可正常約課
8月18日消息,針對跑路倒閉傳言,阿卡索于其公眾號發布文章《致阿卡索全體用戶的一封信》作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