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大崩塌,千億投資打水漂,這個行業還存在突破口嗎?
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過去一個月,湖北多地的 “掃黃打非” 辦公室接到新任務,居然是開展校外培訓機構檢查,查辦整改不合規的校外培訓機構。
緊接著,廣東也將校外培訓機構治理,納入掃黑除惡專項考核。
國家對于教培行業的監管之急、力度之強、覆蓋之廣,可想而知。
而據《晚點Post》報道,在教培機構部分尚未關閉的地方辦公室,電話銷售的聲音稀稀落落,大家都在一邊維持著現有用戶,一邊忙著更新簡歷、刷招聘網站。
這一切的變局,都來自一個新出臺的政策。7月24日晚間,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
這份“雙減”政策印發當日,美股市場的中概教育股全線暴跌:高途跌幅超過63%,新東方收跌54%,好未來收盤跌幅超過70%……
要知道,這個行業在去年還是一個最為火熱的風口。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整個教育行業融資金額超過了1164億。
快速捧上天,又重重地摔下,一下子把70萬教培機構、1000萬從業人員整得不知所措。破局和突圍,成為了整個行業共同的問題。
關心下一代的教培行業做錯了什么?
在討論教培行業之前,我們先看看它背后的服務業發展。這里有一個看似極不公平的社會現象:
大致是,2000年,全國城鎮在崗職工的月均收入為780元左右。當時,一個服裝工人在車間每天蹬縫紉機能夠月入800元;而一個保姆服務一個家庭也是800元。
20年后,由于先進的機器設備加持,服裝工人效率提升,每天能做幾十件衣服,而月薪也增長10倍達到8000元左右。
這個時候,一個保姆依舊只能在相同的時間服務一個家庭。但是,她拿到的月薪可能也是8000元,甚至達到1萬以上。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江小眷教授介紹,這在經濟學中被稱為部門工資的平均化。要不然,可能所有從事服務業的人,都會跑去干制造業了。
然而這樣的工資平均,將導致大量資金投入到了效率低、產出低的領域,整個國家的經濟實際增長遲早會出現乏力現象。
面對未來中國必將走向的服務業大蓬勃時代,提升這個產業的綜合效率,成為了國民經濟穩健增長的切口。
再窮不能窮教育,這是每一個國民信奉的真理。作為服務業中的重要板塊,教育行業的效率提升迫在眉睫,教培行業順勢發展。
占比九成的線下校外培訓,大部分是以標準化、規?;妮o導,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以前一個學生12歲之前只能學到小學知識,校外培訓可以讓其觸及初高中、外語,以及其他藝術和技能。
快速崛起的在線教育,目前占比10%左右,其更是通過直播、錄課的形式,實現精品課程的空間平權,讓更多學生獲取知識的情況下,甚至能做到邊際成本基本為0。
以前一位老師基本可以同時帶40個學生,而今通過電子屏幕,可以同時向百萬級學生授業解惑。
這本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行業之一。
然而,萬千國民還信奉另一個真理: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大量的家長開始拿時間換學習量,晚間輔導班、周末興趣班、暑假寒假的提升班,他們恨不得不滿12歲的娃娃一下子能考上清華北大。
在南京疫情流調中,45歲媽媽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接送兒子到培訓班。學校、啟智培訓班、禪武道館、敏藝舞蹈學?!W友都在熱議這位媽媽的“守寡式婚姻”時,誰曾注意到孩子的“壓力山大”?
教育行業的內卷從此處開始。
南京兒子,是中國萬千學生受教育過程中的一個縮影。巨大的課外培訓需求,也一度催大了這個行業的規模。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到2021年,僅K12教育領域的市場規模就或突破8000億。
特別是2020年疫情期間,線上雙師大班課被證實可行,在線教育市場收獲了大批資本的青睞。艾瑞咨詢統計,2020年在線教育融資金額1034億,占到整個行業融資額89%。
一大批投機分子開始跑到這個行業撈錢,低效的、沖量的、質量參差不齊的校外培訓林立。
而叫得上名的在線教育機構們,更是拿著資本走上了互聯網公司最熟悉的那一套:前期燒錢,拿下可觀市場,再放慢腳步,考慮如何合規、如何盈利。
教培行業,似乎慢慢變成了純粹的生意,高不高效不再重要,賺不賺錢才是王道。
重回提效初衷成為行業突破口
《晚點Past》在那篇報道的最后寫道,“當市場上最后理性的人都開始被迫癲狂的時候,音樂就快停了?!?
7月24日,“雙減”政策在預期中到來,教培行業的音樂也逐漸丟失了聲量。告別資本,回歸教育本質,成為了這個行業唯一的出路。
作為在校教育的補充,校外培訓的本質就是提效。
這其實一直是當下教育行業的主流?!吨袊嗄陥蟆吩瞥鲞^一篇刷爆朋友圈的報道——《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
報道中就曾講到,中國教育其實有兩條平行線。
一條是像成都七中那樣的“中國最前列的高中”。在優質的教育下,這所學校每屆的重本率超90%,30多人被國外名校錄取、70多人考上清華北大。
另一條是祿勸一中等200多所貧困地區學校。他們的師資來自大城市學校挑剩下的部分,有些學校甚至從來沒有考出過一個重本學生。
而2018年,通過一塊屏幕,這些學??梢耘c成都七中遠端平行學習同一堂課,就連作業、考試都能夠同步進行。
就是因為這樣一塊屏幕,那200多所學校的本科升學率能夠上漲幾倍,甚至也能走出狀元——這塊屏幕所提升的教育效率,可能讓一個學生改變命運。
而中國教育行業,需要的是更多制造出“屏幕”的公司。
慶幸的是,在“雙減”政策印發兩天后,我們就看到了類似公司的出現。7月26日,網易有道就正式宣布,與迪士尼冰雪奇緣系列IP合作,推出有道詞典筆K3冰雪奇緣系列。
這是一款人工智能明星學習硬件產品。學生通過詞典筆點一點書上的文字,就可以用音頻、動畫的形式呈現出來,以互動形式引導學習。
這其中,語文學習可滿足學拼音、查漢字、學詩詞三大需求。筆里內置有道自研拼音詞典,學生可通過圖像定位法和音頻講解輕松記憶,還有筆順學習、漢字溯源及闖關練習,以游戲化的方式幫助學生高效識字。
此外,這款詞典筆的“超快點查”,是學生隨點隨學,暢讀英文讀物的必備神器。據了解,在原有全球知名繪本的基礎上,有道詞典筆K3冰雪奇緣系列還將陸續添加小象漢字、甲骨文游戲卡、《我的第一本英語單詞書》、互動點讀地球儀等點讀內容。
據悉,網易有道詞典筆目前已入駐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河北衡水中學等全國近500所知名大中小學校,覆蓋全國超過27個省市直轄市。
通過智能硬件提升教育效率,似乎成為了這個行業破局的關鍵。
與網易有道一同探索的,還有讀書郎、步步高等傳統傳統教育硬件企業;作業幫、猿輔導等在線教育巨頭;以及阿里、騰訊、字節等互聯網巨頭。
一個新的細分領域,似乎正在成為傳統教培行業的突破口。
03
跳出思維陷阱:珍惜1-3年緩沖期
“雙減” 意見的目標是,一年內有效減輕學生負擔、三年內有顯著效果,一些從業者將此理解為會給行業 1-3 年的緩沖期。
緊迫的是,市場拓展和師資成本一直在消耗,營收占比較大的中小學業務卻不再成為“現金?!?。在這個緩沖期中,裁員和亟需掙錢彌補成本,成為了難而正確的事情。
這就會導致整個行業陷入一種思維陷阱。
首先,當下利益割舍肉疼,原有盈利的中小學業務不忍砍掉。除了部分大型公眾機構打算砍掉這些業務,一些中小機構還在灰色隱秘地進行。
補課需求沒有消退,大機構作為槍靶子被打掉后,大量父母開始尋找中小機構求學。這個行業似乎回到了10年前,極度分散、極度混亂。
更甚者,部分機構開始玩起擦邊球,換了一種方式提供服務。比如近期,月薪5萬的“家住教師”就火了。
原本的家教O2O公司,以前的服務是整合師資每天讓學生到來上幾小時課。而今,他們開始向一些條件較優越的家庭推銷,為子女教育上搞“私人訂制”,讓教師住家,直接把自己家變成“私塾”。
這些“雙減”政策本意杜絕,卻沒有明文限制的套路,成為中小機構在模型慣性下茍且求生的無奈之舉。
畢竟,轉型到以網易有道為代表的智能學習企業,也是一條難而正確的出路。往這個方向轉型,有兩道門檻極為考驗企業能力。
第一是技術端,新一代教育硬件要求的是智能化升級,初創企業、傳統硬件公司在這方面需要投入巨大的研發成本和漫長的試錯時間。
第二是內容端,豐富的教育資源承載,是智能硬件的靈魂。然而,當下行業玩家中,和網易有道一樣有著七八年在線教育經驗的,尚在少數。
要知道,網易有道2014年就開始布局教育,次年,有道詞典總用戶量就突破5億,實現市場份額第一。
這是當下教育行業最有希望的一條出路,也是門檻頗高的一條出路。選或不選,對于各家企業領導人而言,真的好難。
只是,1-3 年的緩沖期,也是教培行業轉型的黃金時期。3年以后,我們當下所認知的教培行業,將不再有任何音樂響起。
市場上最后理性的人啊,轉型與否的猶豫是最大的沉沒成本。
猜你喜歡
“雙面”豆神教育:6年虧掉52億,60交易日暴漲300%,前實控人持續減持,5.86億股解禁將至!
蹭上AI概念的豆神教育暴漲容易,暴跌也非常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