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放衛星”,魏建軍:機會只有一次!新能源車5年翻55倍?
在6月28日開幕的長城汽車第八屆科技節上,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對外發布了2025戰略目標。
魏建軍表示,長城希望在2025年實現400萬輛的銷量目標,其中80%將由新能源汽車構成;財務上,同年公司營收規模提升至6000億元。為此,長城汽車計劃在未來5年中累計研發投入1000億元。
“未來的五年是汽車產業格局重塑的關鍵期,是中國汽車領跑新賽道的唯一一次機會。”會上,魏建軍表示。
即便如此,對于目前的長城汽車而言,此目標無疑是個挑戰。根據長城汽車財報,2020年該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為1033.08億元,同比增長7.3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潤人民幣53.62億元,同比增長19.25%。銷量上,2020年長城汽車全年汽車銷售111.16萬輛,同比增長4.84%;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57421輛,同比增長55.26%,在總銷量中占比僅為5.27%。
如此來看,若要實現魏建軍宣布的2025年目標,長城汽車在未來四年多時間中實現公司營收增長5倍以上。銷量上,總銷量需翻近4倍,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需增長更是需達到近55倍,年復合增長率120%以上。
事實上,長城汽車的銷量的確在今年快速成長。根據官方統計,今年前5月公司銷量51.75萬輛,同比增長65.3%。
然而,雖然增速較快,但據AI財經社了解,長城汽車今年的內部銷量目標為149萬輛。據此計算前五月目標完成率僅為34.7%。具體到產品矩陣,長城汽車現有幾大品牌中,目前哈弗品牌業績相對穩固,WEY仍在爬坡,新成立不久的坦克品牌產品線尚待補充,這都是長城未來幾年的挑戰。
此外,財務上的挑戰更大。2021年一季度長城汽車營業收入311.17億元,環比下滑24.41%;凈利潤16.39億元,環比下滑40.93%。根據財報,截至2020年末,長城汽車各類有息負債總額約為210億元。
在外界看來,頗具野心的戰略公布后,長城汽車需加快向外界證明自身的成長潛力。
為達成遠期業績,長城汽車已開始在新產品上提速。AI財經社了解到,今年長城將推出10多款新車,包括哈弗初戀、WEY摩卡、歐拉大貓等。2023年銷量目標為280萬輛,期間將推超過60款新車。
作為支撐轉型的技術投入,長城汽車計劃在未來五年向純電動、氫能、混動等核心技術上累計投入1000億元。同時,長城汽車計劃補課研發人員。
“到2023年,在全球范圍內的研發人員會在現有1.5萬人的基礎上達到3萬人,其中軟件開發人才將會達到近萬人。”魏建軍在現場介紹說。
AI財經社發現,作為上述目標的支撐,長城已開始融資。公開信息顯示,長城汽車剛剛在6月10日完成35億元規模的可轉債融資,按計劃,募集所得資金和自籌資金用于新車型研發項目以及汽車數字化研發項目,按照規劃,這兩大項目總投資預計將超過140億元。
截至6月28日午間收盤,長城汽車最新股價44.5元\股,同比增幅1.44%。由此來看,資本市場對長城汽車新發布的戰略規劃反應平淡。
猜你喜歡
拆解吉利新能源“陽謀”:私有化極氪如何重構“技術-品牌-市場”鐵三角?
作為吉利汽車《臺州宣言》戰略落地的關鍵舉措,此次收購不僅是資本層面的重組,更是傳統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探索系統性解決方案的范本。中國汽車行業的最大“黑馬”,可能會是方程豹
融合了“個性化”與“性價比”戰略的方程豹品牌,在比亞迪強大的技術、產品與供應鏈賦能之下,其很有希望成為中國汽車行業下一個沖擊百萬銷量的新汽車品牌。市值腰斬,理想汽車的壓力越來越大了
接下來,理想汽車一方面要在自己的基本盤業務領域面對華為鴻蒙智行的纏斗,另一方面要面臨比亞迪的猛攻,同時還要提防小米、領克、極氪、深藍與零跑等一眾頗具競爭力汽車品牌的偷襲,理想汽車的壓力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