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宇奔赴科創板“自救”,存貨激增,現金流告急!
2020年的最后一天,柔宇科技遞交了科創板上市申請。
此次IPO擬發行不超過1.2億股,按照發行方案中擬發行新股占比不超過25%計算,柔宇科技本次發行后估值將達到577.36億元人民幣。
值得一提的是,柔宇科技此次IPO擬募資144.39億元。在目前科創板擬上市公司中,其募資額僅次于僅次于京東數科的204億元和吉利汽車的200億元。
柔宇科技上市前景如何?其業績表現及潛在市場狀況或可一探究竟。
8年完成10多輪融資,CEO劉自鴻持股38.61%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柔宇科技的關聯公司為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法定代表人為公司CEO劉自鴻。
柔宇科技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沒有采用國外主流曲面顯示技術路線的創新型企業,在材料、工藝、器件、電路設計等方面都擁有核心技術知識產權,產線完全由柔宇科技團隊自主設計、研發制造,擁有1800余項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
2014年8月,柔宇科技面向全球發布與智能手機平臺成功對接的世界最薄彩色柔性顯示器,厚度僅為0.01毫米,卷曲半徑可達1毫米,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此后,由劉自鴻創立于2012年的柔宇引發了廣泛關注,并頻頻登上央視包括春晚等舞臺展示自家產品。
2018年6月6日,總投資約110億元的柔宇全球首條類六代全柔性顯示屏大規模量產線成功點亮投產,滿產規模超過每年5000萬片柔性顯示屏。
今年3月25日,柔宇科技推出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劉自鴻透露,該柔性屏已進入量產階段,并與中興通訊達成戰略合作。
目前,柔宇科技已完成十多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中信資本、深創投、IDG、保利資本等。
本次發行前,柔宇科技實際控制人劉自鴻直接持有公司38.61%的股份,擁有71.56%的表決權。中信資本持股6.05%,為第二大股東;深創投持股4.64%。
本次發行前,實際控制人劉自鴻直接持有公司38.61%的股份,根據公司現行有效的公司章程,通過設置特別表決權持有公司71.56%的表決權。
三年半虧損31.94億元,現金流告急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6月,柔宇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6472.67萬元、10904.58萬元、22697.77萬元和11607.37萬元,總計約5.17億元。
由此可以看出,柔宇科技各年之間收入同比增長均超過60%。受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營收基本是去年的一半,預計2020年全年營收情況基本與去年持平。
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35931.28萬元、-80217.97萬元、-107319.28萬元和-96053.72萬元,累計虧損約31.94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與去年營收情況基本持平的情況下,柔宇科技今年上半年歸母凈虧損高達9.6億元,虧損額度接近去年全年。
也就是說,柔宇科技的虧損出現了持續擴大的趨勢。
柔宇科技稱,公司持續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產品仍在市場拓展階段銷售規模較小且新產品的研發需要投入大量資金。
從招股書中也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的研發費用接近去年全年。報告期內,柔宇研發費用分別為16,043.57萬元、48,839.15萬元、58,617.64萬元和58,269.60萬元,占各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247.87%、447.88%、258.25%和502.01%。
截至2020年6月30日,柔宇科技累計未分配利潤為-24.27億元,預計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后,公司短期內仍無法盈利,無法進行現金分紅,甚至可能觸發科創板強制退市條款的規定,公司股票將面臨終止上市的風險。
劉自鴻曾表示,柔宇不再是純粹的面板企業,是一家B2B、B2C齊頭并進的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整個行業的復合增長率會到200%、300%。
在B端,柔宇科技將柔性屏幕應用在了智能移動終端、文娛傳媒、智能交通、智能家居、運動時尚、辦公教育等領域。
在C端,柔宇科技已先后發布了可折疊柔性屏智能手機FlexPai、智能手寫本柔記RoWrite、超高清VR智能移動影院等產品。
招股書顯示,在2017-2019年,柔宇科技以企業解決方案為主要收入來源,但占比整體呈降低趨勢,由2017年的占比82.04%下降到57.99%;而在2020年上半年,企業解決方案收入持續降低,消費者產品收入比例則由2017年的17.96%提高至77.98%,并首次超過50%。
根據柔宇科技官方公布的數據,其已經與全球500余家企業客戶合作,包括路易威登LV、空中客車、中國移動、李寧、豐田、廣汽、瀘州老窖等。但是,目前來看,上述這些合作還未實現大規模落地應用。
這些直接反映在營收數據上。來自企業解決方案端自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的營收分別為5275.80萬、6018.75萬、13081.72萬、2475.94萬,盡管在疫情之前數據在增長,但整體額度較小;
消費者端產品營收上,自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的營收分別為1155.15萬、4865.61萬、9475.12萬、8768.69萬;
而在產能方面,招股書顯示,今年上半年,全柔性顯示屏設計產能23.33千張,產量1.23千張。
受疫情影響,柔宇部分訂單延后,同時因2019年尚有部分顯示屏備貨,這也造成了,報告期內,柔宇科技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10,307.22萬元、16,516.66萬元、59,516.50萬元和48,041.18萬元,存貨整體呈現增長的態勢。
而在現金流方面,截至2020年6月30日,柔宇科技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8.19億元。
對比今年上半年,虧損9.16億元,柔宇科技到了不得不科創板上市的時候。而招股書也說明,柔宇此次募資,除了研發投入和項目擴建,近一半都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李健熙的1993與劉自鴻的2020
新一輪柔性技術的變革已然來臨,幾乎所有的面板巨頭都害怕掉隊。
目前,全球的面板廠商都在大肆擴建或新建6代線,提升柔性OLED產能。2017年后全球新增的第6代柔性OLED產線至少達到了11條,其中國內7條,韓國5條。
柔宇科技提交的招股書顯示,募資中的49.39億元將用于柔性顯示基地升級擴增建設。
柔宇科技前后100多億元的投資,顯然無法與三星、京東方相比:
2020年年初,總投資高達350億元的武漢華星光電6代柔性AMOLED產線,實現量產出貨;
安信證券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京東方第六代柔性OLED顯示屏在成都的一期和二期產線滿產為4.8萬片/月,總投資為220億元-465億元,總投資額超過2000億元;
另外,三星一條月產能6萬片的第六代柔性OLED顯示屏生產線,總投資成本高達490億-805億元。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預計到2025年全球柔性電子行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049.40億美元,2019年至2025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44.71%,柔宇也還是有屬于自己的發展空間的。
有報道稱,柔宇科技身為柔性電子技術的開創者,在柔性屏技術層次、應用場景的開發上具備優勢,預計能在柔性市場爆發中獲得大幅紅利,有望成為柔性時代的下一個“三星”。
而想要成為柔性時代的下一個“三星”,那么,讓三星之所以成為三星的1993年,不得不提。
時任三星集團會長的李健熙那句“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要變”,轟動韓國并流傳至今。此后,通過李健熙的銳意改革,三星煥然一新,并進入高速發展期。
二十多年后的2020年,一場疫情,突如其來。
作為柔宇科技創始人,劉自鴻也通過內部信的方式,留下了自己的深刻反思。
2月17日,劉自鴻在內部信中表示,2020年,集團將進一步深化“柔性+”戰略聚焦,將項目進行優化重組,縮減市場價值較小而資源消耗較大的項目,將戰略資源向市場價值大、市場占有率高、現金流穩健的產品和項目匯集。
而對于外界始終存在的,對于柔宇技術和商業化上的質疑。
劉自鴻認為,“創新的過程中有一些不同的聲音真的非常正常,千萬不要指望所有的人去唱贊歌,我覺得那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猜你喜歡
IPO前夕扭虧為盈的榮盛生物,為何倒在了科創板大門口?
談起疫苗,人類的臉上寫滿了自豪,這被認為是“20世紀公共衛生領域最偉大的成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