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Model S/X停產18天,車型或將更新,高端遇冷
近日,據CNBC報道,一封來自特斯拉的電子郵件顯示,美國加州弗里蒙特工廠的老款Model S/X生產線將于12月24日至1月11日期間關閉18天——這也是特斯拉在美國唯一的Model S/ X生產線。
特斯拉表示,生產線關閉期間,受影響的員工除了可以領取一周的全額工資,還可以申請跨部門工作。不過,特斯拉也在郵件中明確表示,因工作崗位有限,“不能保證你們都能入選,我們將以先到先得的方式選人”。
特斯拉沒有告知員工生產線關閉的原因,也未回復媒體的置評請求。不過另據“Electrek”報道,特斯拉關閉Model S/X的動作,或暗示著這家公司或許正在對Model S/X車型的設計更新做準備。
事實上,此前便有媒體報道過特斯拉內部的“Palladium”項目,即對Model S/X進行大范圍的重新設計,徹底改變這兩款車型的動力系統和外觀設計,甚至會采用全新的平臺。不久前,特斯拉曾在歐洲市場大幅調高Model S/X售價,這也被看作是在為推出新版本車型作準備。
Model S/X是特斯拉旗下面向高端市場的車型,分別于2012年和2015年量產上市。其中,電動轎跑Model S甫一推出,便顛覆了市場對電動汽車的固有認識,被公認為同蘋果公司的iPhone 4一樣,是“劃時代之作”。
在Model 3推出之前,Model S/X曾被特斯拉公司寄予厚望,特斯拉CEO馬斯克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對特斯拉業務的基礎設想,正是建立在Model S/X年銷10萬輛的基礎之上。
但是,在迄今8年時間里,Model S只是提升了車輛本身的少數性能,其外形設計幾乎卻從未改變。相比汽車行業中大多數車型四年左右便會進行一次設計更新, Model S的確是一個“另類的老家伙”,消費者也在逐漸喪失對它的新鮮感。
與此同時,因質量問題,特斯拉旗下的高端車型也深陷“召回漩渦”。今年6月,特斯拉在中國市場決定召回2016年期間生產的部分進口Model X系列汽車,共計3183輛。10月,特斯拉再度召回生產日期在2013年至2017年期間的部分進口Model S、Model X車輛,共計約2.92萬輛,召回原因或因前后懸架的連桿部分存在安全隱患。
11月27日,特斯拉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即日起,召回生產日期在2016年3月16日至2016年7月31日期間的部分進口Model X車輛,共計870輛。幾乎是在同時,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也公布了特斯拉在美國市場的召回計劃:申請召回9537輛汽車,其中9136輛為2016款Model X,401輛為2020款Model Y,原因分別為車頂裝飾條可能在駕駛過程中脫落;以及連接前上控制臂和轉向節的螺栓有問題。
除此之外,更加重要的是,隨著特斯拉推出價格更加親民的車型Model 3/Y,在車輛性能相差不大、價格卻相距甚遠的背景下,Model S/X瞄準的高端市場也正在被Model 3/Y逐漸蠶食。
作為特斯拉最看重的高端市場之一,美國加州的Model S銷量卻遭受重創。有數據顯示,加州第二季度新Model S的注冊登記量下降了54%。據特斯拉官方交付數據,第三季度特斯拉Model S/X的交付量為15200輛,約占當季總交付量的10.9%。而在第二季度,特斯拉Model S/X交付量卻占總交付量的11.7%。
特斯拉也在第三季度財報中指出,公司產品結構從Model S/X持續轉向價格更加親民的Model Y/3,在車輛平均售價“略有下調”的同時刺激了交付量的增長。與此同時,特斯拉表示,前三季度與第三季度汽車銷售收入均可達到更高水平,但被Model S/X下滑的交付數據“抵消了”。
但這并不意味著特斯拉已經放棄了高端車型Model S/X,在銷售遇冷的情況下,對車型進行設計更新可能會刺激一波新的需求。
事實上,早在2018年就有媒體曾報道稱特斯拉正在對Model S/X進行重大的內飾設計更新,且該更新計劃在2019年夏季進行。不過,由于特斯拉為了提升銷量,隨后將幾乎所有資源都集中在擴大Model 3的產能上,因而Model S/X的設計更新工作被推遲了。
2020年7月,也有消息稱特斯拉可能會在當月底關閉加州弗里蒙特工廠以進行產線升級,同2018年該工廠為擴充Model 3產能的做法一樣,將搭建帳篷結構的新生產線來降低生產成本并提高生產率。
近幾個月以來,特斯拉“大殺四方”,不僅汽車銷量與日俱增,股價更是扶搖直上,并超過豐田成為全球市值最高車企,截至12月11日收盤,其市值共計5782億美元(約合3.78萬億元人民幣),在該公司“最好的時光”關閉生產線進行車型設計更新,或許也是特斯拉最明智的選擇。
猜你喜歡
領跑高端豪華市場,為什么是極氪科技?
戰略力、技術力、產品力與渠道力堪稱任何一個行業最直接的四個關鍵成功要素。當極氪科技具備了這四個關鍵要素,其在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成功便水到渠成。拆解吉利新能源“陽謀”:私有化極氪如何重構“技術-品牌-市場”鐵三角?
作為吉利汽車《臺州宣言》戰略落地的關鍵舉措,此次收購不僅是資本層面的重組,更是傳統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探索系統性解決方案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