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10億元債券違約,500億貨幣資金去哪兒了?
10月23日,華晨集團一只10億元的私募債“17華汽05”未能按期兌付。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華晨集團首次債券違約。
至于違約原因,10月26日,華晨集團稱目前公司流動性緊張,資金面臨較大困難,仍在努力籌集資金,與投資者協商解決。但2020年半年報顯示,彼時,華晨集團尚有513億元的貨幣資金。
對于上述事宜,記者撥打華晨集團2020年半年報信息披露負責人高新剛的聯系電話,但截至發稿未得到回復。
01
首次債券違約
資料顯示,“17華汽05”發行于2017年10月23日,發行規模10億元,票面利率5.3%,期限3年,本應于2020年10月23日到期兌付。
隨著這只10億元債券的違約,華晨集團債務壓力的冰山一角也被緩緩揭開。
據官網介紹,華晨集團作為我國汽車產業的主力軍,歷史可追溯到1949年成立的國營東北公路總局汽車修造廠。
目前,華晨集團在遼寧、四川和重慶有6家整車生產企業,2家發動機生產企業和多家零部件生產企業;擁有華晨中國、金杯汽車、上海申華和新晨動力4家上市公司,員工4.7萬人。
在業務板塊布局上,華晨汽車以整車、動力總成、核心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汽車售后市場業務為主體,也涉足汽車金融、新能源(風電等可再生資源)等其他產業。
經歷數年發展,華晨集團已成為資產逼近兩千億的“汽車巨頭”。截至今年6月底,華晨集團總資產為1933.25億元,總負債為1328.44億元,所有者權益為604.81億元。
公開信息顯示,除了17華汽05外,華晨集團未償還債券還有13只,余額為162億元。從到期分布情況來看,2021年、2022年將是債券到期及回售壓力的集中期。
圖片來源:企業預警通
具體而言,華晨集團的未償還債券包括:17華汽01、19華晨02、19華晨04、19華晨05、19華晨06、19華集01、20華集01、20華晨01、18華汽債01、18華汽債02、18華汽債03、19華汽債01和19華汽債02。
受17華汽05違約事件影響,10月26日,華晨集團旗下債券全部停牌。
02
賬面貨幣資金513億元
在10月26日債券停牌公告中,華晨集團坦陳,目前公司流動性緊張,資金面臨較大困難。仍在努力籌集資金,與投資者協商解決。
但根據2020年半年報,彼時,華晨集團賬上尚有513億元的貨幣資金。
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華晨集團合并報表貨幣資金為513.76億元,其中受限部分為167.58億元,非受限部分為346.18億元。
圖片來源:華晨集團半年報
賬面有三百多億的非受限貨幣資金,華晨集團為何還不起10億元的債券?
對于上述問題,記者撥打華晨集團2020年半年報信息披露負責人高新剛的聯系電話,但截至發稿未得到回復。
“華晨集團短期償債壓力很大”,中證鵬元評級的報告指出,華晨集團母公司貨幣資金僅為117.42億元,且大部分因票據等原因受限,債務也主要集中在母公司層面。
實際上,“子強母弱”一直是華晨集團需要面對的狀況。外界對華晨集團的關注,更多的在于它和寶馬合作成立的子公司——華晨寶馬。
不過,2018年年底,華晨集團宣布,將在2022年前以290億元將華晨寶馬25%股權出售給寶馬集團。這意味著,華晨集團將不再并表華晨寶馬,失去最倚重的“利潤奶牛”。
從華晨集團旗下華晨中國的財報來看,今年上半年,其營收14.5億元,凈利潤40.45億元。不過,若剔除華晨寶馬貢獻43.83億元凈利潤,華晨中國則將虧損3.4億元。
廣發證券固收分析師劉郁亦表示,華晨汽車債券違約的原因主要在于自主品牌盈利弱,盈利嚴重依賴華晨寶馬,即將剝離華晨寶馬對公司再融資能力產生沖擊。
03
遭評級機構下調評級
“17華汽05”違約前后,東方金誠、大公國際紛紛下調了華晨集團的信用等級。
10月21日,大公國際將華晨集團的主體信用等級下調至A+,評級展望維持負面,將“17華汽01”、“18華汽債01/18華汽01”和“18華汽債02/18華汽02”信用等級下調至A+。
就在“17華汽05”10月23日違約當天,東方金誠也掛出了評級下調公告,將華晨集團的主體信用評級斷崖式下調至BBB。據悉,東方金誠上一次下調其信用等級是在10月16日。
再往前追溯, 9月29日,東方金誠和大公國際在同一天調低了華晨集團的主體信用評級,東方金誠調至AA+,而大公國際則調低至AA。
評級下調無疑反映了評級機構對華晨集團償債能力的擔憂。
企查查法律風險信息顯示,華晨集團當前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共18次,執行標的總金額達5.03億元。
截至今年上半年,華晨集團已有多筆銀行貸款本息逾期,金額超過6000萬元。此外,還有一筆債權投資計劃,和一筆信托貸款本息逾期。
按照2017年華晨集團與太平資管簽署的《債權投資計劃投資合同》,華晨集團應于今年9月21日劃撥季度應付利息,但截至10月14日,華晨集團仍未將利息劃撥至托管人賬戶。
今年10月12日,華晨集團未按時兌付《江蘇信托-信保盛158號(華晨汽車)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的貸款本金10億元、兩千萬利息以及罰息668.38萬元。
可見,“17華汽05”違約只是華晨集團債務風險的一個縮影。
10月26日,對于債券違約問題,華晨集團回應澎湃新聞稱:“當前資金確實出現暫時困難,所以未能按期兌付到期債券,正在積極努力研究解決辦法,相信一定會積極妥善解決債券問題。”
猜你喜歡
拆解吉利新能源“陽謀”:私有化極氪如何重構“技術-品牌-市場”鐵三角?
作為吉利汽車《臺州宣言》戰略落地的關鍵舉措,此次收購不僅是資本層面的重組,更是傳統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探索系統性解決方案的范本。中國汽車行業的最大“黑馬”,可能會是方程豹
融合了“個性化”與“性價比”戰略的方程豹品牌,在比亞迪強大的技術、產品與供應鏈賦能之下,其很有希望成為中國汽車行業下一個沖擊百萬銷量的新汽車品牌。市值腰斬,理想汽車的壓力越來越大了
接下來,理想汽車一方面要在自己的基本盤業務領域面對華為鴻蒙智行的纏斗,另一方面要面臨比亞迪的猛攻,同時還要提防小米、領克、極氪、深藍與零跑等一眾頗具競爭力汽車品牌的偷襲,理想汽車的壓力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