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不良資產批量轉讓開閘:上百團隊進場,“卻處處是坑”
6月16日,監管下發文件,提出將在六大行和12家股份行進行單戶對公不良貸款和批量個人不良貸款轉讓試點。
消息一出,行業沸騰。
很多行業外的人,并不明白不良貸款批量轉讓開閘意味著什么。但對于行業內的人來說,這相當于一個新的萬億市場被激活。
6月之后,各方人士開始蠢蠢欲動,電催、法催、律師、不良資產處置公司(AMC)、銀行等上百個團隊都在摩拳擦掌,等待全面開閘的一刻……
01 萬億市場
在過去,個人不良貸款是不允許批量轉讓的,只能一個人一個人地轉讓。
比如在阿里拍賣網站上,就有很多平安普惠的個人債權在出售。
有房產抵押,或者金額超過20萬的不良貸款,還比較搶手。但金額低于20萬的不良貸款,就不太吃香了。
“金額低于20萬的個人貸款,基本都沒有人接。”一家城商行的貸后負責人透露,在過去,這些不良大量閑置。
有些銀行看著挺可惜,就會違規操作,偷偷將這些不良貸款摻在其他的資產包里處置。
多家銀行因為這些違規操作被罰,例如,2017年,招商銀行就被罰了50萬元,交通銀行則被罰了20萬元。
而2018年,興業銀行因存在變相批量轉讓個人貸款等12項違規行為,被罰款5870萬元。
監管不讓不良資產批量轉讓,也是有原因的——主要是擔心暴力催收。
將大量的個人資產交給外面的催收公司,銀行和監管都擔心催收過度,出現負面影響。
然而最近,監管卻開閘放水,主要原因,是不良率在急速增加。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91%,較上季度末增加0.05個百分點。
“不良率已在監管紅線附近摩擦,壓力很大,需要找一個行之有效的方式來批量處置這些資產了?!币患曳ù吖镜呢撠熑肆掷诜Q。
另一個數據是,今年8月,銀保監透露,銀行系統計劃全年處置不良資產3.4萬億元左右,比去年增加1.1萬億元。
這個市場開閘,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一個全新的萬億市場被激活?!绷掷诒硎?。
根據央行統計數據,截至2018年年底,金融機構消費金融貸款余額為13.8萬億,預計產生1萬億不良。
“以往年的增長速度來看,每年的不良還會保持30%左右的增長速度。”林磊稱,這個市場的規模還在增加。
行業內的人都盯準了這一商機。
林磊也進入了這個市場。他搭建了專業的資產評估小分隊,正在四處尋覓資產包。
他發現,身邊大量的人也都開始盯上了這塊肉。
一些有銀行資源的人,覺得自己可以拿到好的資產包,正在“騷動”。
而大量的電催、法催和律師團隊,已經開始調研市場。
“現在整個市面上,大概有上百個團隊在活動,可能還有很多團隊潛伏在水下,實際準備進場的更多。”林磊稱,暗流涌動,一切都到了爆發的前夜。
02 暴利生意?
盡管監管有開閘意向,但依然小心翼翼。
現在監管采取的是試點制,只有AMC可以收購資產包。
但是,傳統的AMC其實并不太喜歡這塊肉。它們習慣了大的資產包,這種金額小、人數多的資產包,在盡調、定價和處置方面,對它們來說都是難題。
說實話,就是覺得肉太小,不夠塞牙縫。
但對于躍躍欲試的互聯網玩家來說,“蒼蠅再小也是肉”。
這些不嫌肉小的新團隊,開始嘗試和AMC機構合作拿資產。
林磊現在就在和一家AMC機構合作。
AMC去銀行拿資產包,然后再委托給他們處置。
對林磊來說,AMC只是一個“通道”,拿到資產后,他們公司會付給AMC一筆通道費。
“通常行業價格是千二到千三?!绷掷诜Q。
因為擔心暴力催收,AMC機構和林磊訂立了嚴苛的催收條款,“觸犯一條,合作就會終止”。
林磊認為,現在盡管行業涌入的玩家多,但監管很嚴,一般人不敢亂來,市場不會一下變得魚龍混雜。
一些平臺嘗試通過技術和互聯網手段,將AMC面臨的傳統難題化解。
林磊正在開發一套定價體系,“只要從資產包里按比例抽樣,輸入一些數據維度,就可以評測出大概的催回率”。
這個模式才剛剛開始跑,行業數據不算特別好。
通常來說,如果只對一個資產包進行電催,催回率大概在5%之內。
“買資產包的定價,現在從1%到3%不等,除去人力成本,大概有1%到2%的賺頭?!绷掷诜Q。
假設一個資產包為1億,他們可以花100萬買下來,如果催回400萬,除去人力成本,還可能有200萬可賺。
但林磊認為,這個行業的潛力還不止于此。
如果電催之后,再加上法催,會有怎樣的效果?
“如果法催能增加10%的催回率,這將變成一個暴利生意?!钡掷谶€沒有核實過法催的數據,現在只是樂觀估計。
行業內的人也正在嘗試“電催+法催”兩條腿走路的模式。
一個平臺的負責人唐立透露,他們疊加法催后的數據,“平均可達到20%”。
假設按照2%的價格收購資產,能催回20%,那就變成10倍的暴利生意。
03 現金流生意
不良貸款批量處置,真的是暴利生意嗎?
做了一段時間的林磊覺得,“處處是坑,步步驚心”。
這個模式備受期待,但真正要做起來,卻困難重重。
“這是一個強大的現金流生意?!绷掷诜Q,首先,你得真金白銀地花錢去買資產包。
比如,你看中了1個億的資產包,花2%的價格買下來,就需要馬上支付銀行200萬。
而通常處置一個包的周期極長。
“先電催半年,再進行法催,一般法催周期需要兩年,要完整處置一個包,得做好三年的準備?!绷掷诜Q。
對三年的長線戰斗,需要壓大量的現金流。
同時,這也是一個勞動密集型行業,電催、法催,需要大把的人,“這些也是巨額的前期投入”。
盡管林磊也在試圖疊加一些技術和互聯網的力量,但追根究底,不良資產處置還是“一個資源性生意”。
這個事情成功的關鍵,在于是否能從銀行拿到好的資產包。
一般來說,在銀行,對這件事情有拍板權的,可能有一大票人,比如行長、分管貸后的副行長、貸后處置人等等。
為了拿下一家銀行,林磊前后去找過相關負責人五次,“每次都喝得昏頭轉向”。
一般銀行的不良資產出表,還需要到當地金融辦去報備,林磊又去“喝領導”,光是打通各種關系,都筋疲力盡。
一旦涉及現金流和資源性,一個模式恐怕就很難做大。
“所以我叫這個事情是一個生意,而非模式。”林磊稱。
因為行業太新,交學費和踩坑更是在所難免。
前段時間,林磊給一個資產包報價2%,然后進場盡調,卻發現90%以上的借款人失聯。
同時,他發現這個包此前已賣過一個催收公司,現在被拿出來二次轉手。
“盡調稍微不嚴,這個包就砸到手上了?!绷掷诜Q,行業內良莠不齊的包太多,不知道一個包里摻了多少骨頭,一不小心就會掉坑。
最終,這個資產包居然被人用3%的價格買走。
林磊發現,行業有很多玩家都不懂行,他們盡調能力不行,瞎報價,“最后一定是血虧”。
唐立認為,這項業務要做起來,需要具備多項能力:拿包的能力、盡調的能力和定價的能力。
此外,還要有專業且合規的電催和法催團隊。
“這些缺一不可,只要有一個短板,可能就要血本無歸。”唐立估計,現在沖進來的團隊里,只有3到5個滿足所有的條件。
而其他人,可能都要淪為陪跑的炮灰。
*文中受訪者為化名。
猜你喜歡
寧波銀行凈利增速創十年新低,個人業務利潤降30%
寧波銀行2024年資產規模持續增長,但凈利潤增速放緩、零售業務利潤下降及個人貸款不良占不良貸款比例過高等問題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