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能做什么?斷供倒計時:距臺積電斷供僅剩10天
近期,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反思華為困境,“因為沒有中國芯片制造業能支持,面臨著沒有芯片可用的問題,現在唯一問題是生產,華為沒辦法生產?!彼踔量偨Y,“中國企業在全球化過程中只做了設計,這也是教訓?!?
據了解,受美國禁令影響,臺積電將在9月14日前將相關芯片出貨給華為,此后斷供,如今正在24小時連軸轉加班。余承東也承認,麒麟9000芯片只生產到9月15日,還會上市,但數量有限。
01 自己制造有多難?
為什么華為不選擇自己生產芯片?
原來,要生產5nm的麒麟9000芯片,最關鍵的是需要光刻機,但這基本被荷蘭ASML公司壟斷,而這家公司背后的第一、第二大股東都來自美國資本集團。
受瓦森納協議限制,ASML公司不能賣給大陸能生產5nm芯片的高端光刻機,只賣中低端的光刻機,這也意味著大陸的芯片生產商,如中芯國際等晶圓廠,無法成為華為被臺積電斷供后的替補。
而中國要想發展自己的半導體產業,生產自己的高端光刻機,又是非常難的,原因在于光刻機涉及太多產業鏈。以一臺極紫光EUV光刻機為例,其配件就高達10萬件,靠一個國家的技術儲備無法實現,必須吸收包括德國機械工藝、美國控制軟件、日本光刻膠、瑞典工業精密機床等各國拔尖技術。被美國管制的當下,華為很難一時有所突破。
此外,包括光刻機在內的整個半導體技術的研發需要巨額資金投入。比如,ASML公司在攻堅過程中盈利水平被拖累一度想放棄,好在客戶臺積電、三星、英特爾給予資金幫扶甚至直接入股,才讓ASML公司有出頭之日。
有業內資深人士曾向AI財經社透露,“看到過華為光刻機專利”,說明華為內部已有動作。但更多人認為,一些半導體核心技術需要集全球科技力量開發,光刻機更是集成全球上百家公司的技術,不能光憑一腔熱血,“華為自建非美制造線,至少需要10年?!币幻咏A為人士稱,華為曾組織國內專家研究建設一條不含美國設備的芯片制造線,發現難度很大,國產率僅有20%。
02 屏幕芯片能突圍嗎?
華為一方面在招大量的光刻機人才,一方面也在加深對屏幕芯片的轉型。
屏幕芯片可以借助屏幕控制手機功能,目前市場為三星壟斷。華為早在2019年就成立屏幕驅動芯片部門,目前第一款OLED屏幕驅動芯片已經在流片。
但以屏幕芯片替代手機芯片,以此繞過光刻機技術的封鎖,目前還為時尚早。原來,芯片的價值在于為手機處理數據服務,手機芯片是數據的處理中心,負責整個手機的運作,但屏幕芯片相當于傳輸數據的一個中樞神經系統,負責的是屏幕運作。也就是說,以目前的技術看,屏幕芯片難以完成手機芯片的計算量。
發展生態是一個自救思路,余承東表示,除了屏幕外,還可以往智能電視、電腦這種體積較大、要求不高的方向發展。也就是說,自救應變的同時,發展多元業務成為需要。
典型的如今年3月,任正非第一次對企業業務BG講話,要知道這塊業務規模遠低于消費者和運營商BG。他表示,運營商BG是華為野戰軍,負責建設5G網絡,企業BG則是地方軍,要深入行業,并鼓勵企業業務生根到行業里。汽車也成為華為的新靶子。近幾個月來,華為與上汽、一汽、廣汽等18家車企打造“5G生態圈”。
從某種程度上,失去高端芯片后,華為在一些業務的產業角色上,做回了一個系統集成商。有業內人士對我們表示,“華為過去習慣什么都自己做,但現在需要扶持生態,行業強大了,你才會強大?!?
你無法控制生命中會發生什么,但可以控制面對困境時的情緒和行動。對一個人,一家企業,一個國家,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