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訪西貝賈國龍:1-5月虧損1.8億,今年目標是盈虧平衡
這是疫情出現以來投中網第三次采訪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
前兩次專訪都在疫情爆發的2月初,賈國龍說出西貝2萬多員工待業,現金流撐不過3個月后,迅速獲得浦發銀行4.3億元授信。他本人也因疫情改變了對資本市場的態度,不再堅持讓西貝永遠不上市。
5個月過去,一方面,中國的疫情得到絕對控制,經濟復蘇,受影響最大的餐飲、旅游、航空、電影等行業也陸續恢復。另一方面,疫情成為常態化,北京、新疆、遼寧等地又先后出現疫情反復,這又給復蘇中的經濟帶來了不確定性。
“現在只要不摘口罩,就不可能100%恢復。”賈國龍表示,目前西貝的整體營收達到了正常時期的80%,現金流也已轉正,但1-5月西貝還是虧損了1.8億元。正常情況下,西貝一年的利潤有五六億。賈國龍希望隨著疫情好轉,下半年西貝能把虧損補回來。
但短期的虧損沒有影響賈國龍對西貝長期的規劃,疫情的出現讓賈國龍和西貝有時間慢下來好好思考。除了對資本市場的態度轉變外,疫情期間賈國龍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為西貝定下了十年千億的新戰略,將業務擴展到了快餐和食品業。
同時,“出圈”了的賈國龍也成為媒體追逐的熱點人物,不時出現在各種論壇上。在6月13日舉辦的第14屆中國投資年會上,賈國龍回答“頭部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什么”時表示,“餐飲行業就是勤行,百年老店百年忙,稍微懈怠就站一旁。我覺得核心競爭力就是不松勁,兩萬人也不松勁,一年,十年,三十年不松勁就形成了核心競爭力。”
一定程度上,賈國龍是一位“傳統的”企業家,身上天然具有內蒙人濃厚的真誠和樸實。這表現為他不理解習慣以英文名示人的中國金融精英,也不喜歡投資圈里彌漫的對國有資本的反感。乃至面對臺下近千位投資人士時,賈國龍嘴里從未蹦出過一個趕時髦的新詞,總說著普通人都能聽懂的大白話。
他的這種直率和樸實可能不適合互聯網行業,但在一頓飯一頓飯吃出來的餐飲業,卻成了如今成就西貝的優秀基因。
不過賈國龍也不是一成不變踏步不前的。他是湖畔大學二期學員,在西貝內部成立了專門的數字化團隊,已經花了兩個多億。雖然反復說自己對數字化沒有想明白,賈國龍清楚的一點是,數字化是未來的基礎設施,西貝不會拒絕,而是擁抱。
以下是投中網對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的專訪內容:
前五個月虧損1.8億 融資疫情結束后再談
投中網:目前國內疫情已經控制得很好,各行各業都開始復蘇,西貝的經營情況怎么樣?
賈國龍:跟去年同期相比,恢復到了百分之八十幾。現在只要不摘口罩,就不可能100%恢復。員工基本全部到崗。
投中網:西貝的現金流現在是不是也沒問題了?
賈國龍:這兩個月有(百分之)七八十生意的恢復,現金流就是正的了。之前銀行給的授信根本用不了,我們不需要那么多。
當時很大的情緒就是上海人社局(要求企業支付)雙倍工資,嚇我們一跳。隨后國家人社部重新出臺了政策,就可以跟員工談判,待崗期間工資按所在地最低生活保障發,這就緩下來了。銀行的授信就第一個月發工資用了1.2億。
現金流雖然不虧了,但不掙錢。今年前5個月我們已經虧了1.8億了。
投中網:您預計今年全年西貝的盈虧會怎么樣?
賈國龍:后半年因為陸續恢復,我理想的情況是今年能打平,把前五個月虧的1.8億找回來,變成0就不錯了。我們正常一年五六個億的利潤,如果到年底能變成0,2020年就等于白干了,這一年沒過一樣翻篇了,也挺好。
2021年能不能全面恢復,疫情常態化是什么意思?不可預見!你能理解嗎?你能判斷了嗎?現在還都戴著口罩。
投中網:更重要的是,未來不確定會不會再來第二波疫情。你們對此會做一些預案嗎?
賈國龍:這個預案沒法做,現在只能是該瘦身還得瘦一下。
有人愿意自動離職,找到新工作有新的選擇,那也就支持。不會擴張式招人,所有的費用該降也降。
投中網:儲備糧食過冬。資本市場是補充企業彈藥的重要渠道,您之前表示轉變態度后,不少投資機構想要投資西貝,您也比較積極地開始接觸資本市場,目前西貝在融資上有哪些進展呢?
賈國龍:我覺得到現在我們沒那么急,股權不能那么急,沒必要。等疫情完全恢復了之后我們才會談融資,沒有完全恢復現在沒法談,像我們上半年虧損還挺厲害的。
投中網:這個時候對于投資方來說,估值是便宜的。但對西貝來說并不是好事。
賈國龍:對。現在不好計算我們業務到底有多牛,新業務也還沒有經過測試。其實疫情反而是讓我們變慢了。
十年千億銷售戰略是如何得出的?
投中網:在慢下來的時間里,您確定了接下來十年西貝要達到千億銷售目標的新戰略,這是如何決定的?
賈國龍:我們要做快餐,還要做餐飲零售,就這兩個。
快餐店已經在布局,我們入股了小女當家。我們自己的快餐團隊現在也跑出一個模式來。因為我覺得快餐還是剛需嘛。餐飲零售其實是進入了食品業。這些其實都是嘗試,先有個想法,把目標定出來。
我自己覺得千億也不難。餐飲業加食品業十多萬億市場規模,千億才是1%。我們作為頭部企業,目標定位做這個行業的1%,根本不多。
投中網:10年后這個目標實現了,您覺得西貝、快餐和食品三個板塊在千億里的比例會是什么樣?
賈國龍:那怎么能算?那是做出來的,算可算不出來。預期的話,我覺得快餐在這里面占比會大些。因為西貝屬于傳統中式正餐,它也不宜太快。食品零售要有好的產品,是有想象空間的。
投中網: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您有制定一些計劃嗎?比如在資本、組織等方面做些布局?
賈國龍:現在說這些事就特別虛,因為我們全在探索期,我根本不能非常確定的說是什么。我們就是打打看看,看看打打,好多想法都是一些初步的想法。
投中網:您在參加第14屆中國投資年會時,主持人也重點提到餐飲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趨勢。您覺得數字化轉型在實現西貝千億目標過程中會扮演什么角色?
賈國龍:說心里話,我對數字化一直就似懂非懂。我總覺得它最終就是一個基礎設施,就像智能化一樣,你用大家都能用,像最初的電一樣,要用所有的人都公平地用。
其實第三方的數字化賦能能力越來越強,對大家基本是公平的。像美團在打造它的數字化體系,它就是賦能我們商家的。所以我特認任正非那個理,你磨豆腐的好好把豆腐磨好,做豆漿的好好把豆漿做好,蒸饅頭的好好把饅頭蒸好,大家來交換。做數字化基礎設施的,他好好把基礎設施做好,我們上去共享它的數字化平臺,給他交服務費。
企業要自己構建自己的數字化能力,我們有,我們花了不少錢了,已經在數字化方面投了兩個多億,打了有三四年了,專門有個數字化團隊。受益了嗎?現在還沒受益。他們說打通了之后就會受益,打通了之后和上第三方的不一樣一樣的嗎?
也許第三方做出來的比你這個好用。比如我們現在辦公系統釘釘多好用,你非要自己做一套嗎?原來自己也做過,做完之后還不如釘釘好用,你要用嗎?我接觸了好多市場上做數字化賦能的公司,我覺得它肯定會提高我們的效率,提高整個行業的效率,但是不是會成為某一個企業的優勢,我還沒想明白,因為我本人目前沒有體感。
餐飲業,來不得半點虛假
投中網:您在此前的一次論壇上說,“餐飲業是來不得半點虛假的行業,你好顧客就用鈔票投票,不好就用腳投票。”這可以說是一位在餐飲業摸爬滾打32年老餐飲人總結出來的樸素規律。瑞幸咖啡也算是您的同行了,但這家成立才三年的公司卻沒有遵循這個規律,而是通過市場營銷、快速擴張和瘋狂補貼來達到上市獲取資本市場高估值的目的,乃至在今年爆出財務造假的丑聞。
一定程度上,瑞幸咖啡可以看做是餐飲數字化的代表企業,但卻成為今天這樣,您怎么看呢?
賈國龍:瑞幸主要是財務造假,還不是咖啡造假,也不是對消費者的價格造假,而是對投資人的造假。
造假那東西,你造一時的假造不了永久的假,你自己不知道風險有多大?我是真不理解,創始人都是在職場上闖蕩了幾十年的。對我們來說,財務造假風險更大,那是全軍覆沒,自己還有牢獄之災,他怎么敢?我真想不明白。
投中網:西貝是通過這么多年的真材實料來打動顧客留住顧客的,所以在2月1日您說現金流只夠撐3個月之后,很多網友在評論里都表示恢復營業后要去西貝報復性吃回來。但實際情況卻是,報復性消費無論在西貝還是其他餐飲品牌,都未出現。反倒是海底撈和西貝先后漲價,被網友罵,最后西貝不得不發表聲明道歉。
漲價的決定是怎么做出來的?
賈國龍:那是我們上海的16家店漲價,因為我們的定價權不在總部,在地區,各個地區根據地區情況定價。我自己覺得他們在這個時候漲價也是腦子進水了,我們內部開展了嚴厲的批評會。什么時候了,人家都在降價,你在漲價,還搞出這么大動靜來。
投中網:這對西貝造成了什么影響?
賈國龍:負面影響有。但我們隨后吃100返50,客流還增加了。但客流增加你算不出來是促銷增加的,還是自然恢復增加的,沒法測算,這是這個行業的尷尬。
你生意好了,是你努力好了,還是商場人多了摘口罩好了呢?很難精準計算。只能老老實實實實在在好好做,不騙人不作假。你只要有段時間一驕傲,不好好做了,客流就慢慢下去了。
奇怪的是,報復性消費真的為什么沒來呢?
猜你喜歡
賈國龍: “功夫菜10年要做到1000億”, 曾稱做得好不輸十三香
近日,西貝餐飲集團創始人、董事長賈國龍近日在《艾問人物》中表示,接下來要把自己打造成一個企業品牌,愿意把后半生全賭在賈國龍功夫菜事業上,把自己剩下所有的精力和資源投入到這一件事上。賈國龍功夫菜專賣預制菜,西貝這次能賭對嗎?
曾經“哭窮”兼漲價的西貝在準備上市前,開始發力“賈國龍功夫菜”,目前已經開了200多家門店。但是,賭上了賈老板姓名的“功夫菜”,推出的全是預制菜。李國慶:富人不吃主食,著急盈利或為上市,西貝饅頭定價策略很傻
2月1日消息,早晚讀書總經理李國慶在抖音平臺發表視頻,談到西貝饅頭定價21元,表示此舉很傻。李國慶在視頻里稱,一個饅頭21塊,一個花卷33塊,定價不夠聰明,富人不怎么吃主食,菜吃飽了沒工夫吃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