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們投資開了天窗
作者 |王菲
報道 |投資界PEdaily
陳力是北京一家VC機構的創始合伙人,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琢磨干點別的了。“做了點FA業務,小基金沒辦法,先活著,硬挺。”
“要珍惜現在還能出手的機會。”陳力坦言,今年公司還沒開始投新的項目,也沒有招人的打算。他預測,今年前三季度可能不少投資機構都會處于“半休克”狀態,等到年底再趕緊投一兩個項目交差。
“投資人的錢也很緊。”北京的創業者王成告訴投資界。王成的公司是一家人工智能教學領域的創業企業,從2019年開始,該公司準備天使輪融資,這也是其創立之后的首輪股權融資。
接觸了近50家投資機構之后,王成感覺到融資難度超出自己預料。“他們直說沒有太多的投資預算,有些機構砍價砍得也比較狠,估值對半砍,從6000萬直接砍到3000萬。”王成說,他們目前的現金流還可以撐一段時間,但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猝不及防,2020年已經臨近年中,雖然創投行業依舊忙碌,但很多尷尬的事情也正慢慢浮現——募資遲遲沒有實質性進展,投資還沒有開張,這是很多中小機構眼下的真實生存境況。
回想一下,今年市場中基本上看不到新的VC面孔,反而是投資經理轉行賣保險、做烘培的消息滿天飛。曾經執掌深創投的闞治東感嘆,這幾年這個行業正在萎縮,已經看不到前二十年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現在創投行業整體是down的”
募資徹底進入地獄模式
春江水暖,先看募資。
“現在創投行業是down(往下走)的。”錢富是一位互聯網消費領域的投資人,“身邊有的投資人朋友想出來創業,但考慮到現在的募資形勢,還是決定緩一緩。”他安慰自己,可能過一兩年會好起來。
受全球新冠疫情以及宏觀經濟環境影響,中國VC市場募投退活躍度均創下2017年以來新低記錄。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VC機構共新募集80支可投資于中國大陸的基金,數量同比下降51.2%;新增資本量為267.9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50.9%;平均募資規模為3.35億元人民幣。
如果說以前人民幣基金的募資市場是“困難模式”,那么2020年則徹底進入“地獄模式”。
清科統計,一季度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新募基金總金額為2071.58億元,同比下降19.8%,新募基金數量428支,同比下降30.9%,平均募資規模同比上升16%,創下2017年以來的最低紀錄。
年初以來,LP臨時撤資的事情已經不是少數案例。一位天使引導基金合伙人曾在接受投資界采訪時透露,復工后其對一些正在組建的基金進行了排摸,發現個別民營LP出現了比較大的變化,已經認繳的因為現金流緊張有可能不再出資。
地主家也開始沒有余糧了——眼下,LP也面臨困難,就連政府引導基金也不例外。“募資方面,政府引導基金需要財政更多支持。有些子基金則因為LP出資不到位,無法成立。在投資上,我們的節奏有所放緩,以保證政府資金的投資效率。”深圳一位政府引導基金投資人士表示。
因為募資失敗,第一批基金已經悄悄倒下。3月10日,廣州弘亞數控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一則《關于終止參與暨解散產業投資基金的公告》,公司擬出資3000萬元人民幣作為有限合伙人與多家知名VC/PE機構共同出資設立的一只產業基金,正式宣告解散。
這被認為是自疫情以來第一家公開倒下的基金,此后,華聯控股、華西能源、迪威迅、華軟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也宣布終止旗下產業基金和并購基金的設立。
彈藥不足,成了懸在中小投資機構頭上的一把劍。
VC的錢都很緊
“我們上半年投資開了天窗”
創投行業的收縮,正從資金端傳導到項目端。在投資人奔波募資的同時,創業者也在苦苦尋求融資。
作為一名連續創業者,王成此前創業的一個項目目前正在進行C輪融資,估值近8億。如今,他正在做的這個早期項目估值大概在6000萬,融資的過程已經讓他感到十分吃力。“我們天使輪計劃融資800萬,今年大概接觸了十幾家投資機構,都談的不太好。”
一方面,他感受到很多中小VC普遍缺錢,“投資人的錢也很緊”。另一方面,“投資機構更加看好在線教育這類更能快速增長的行業,也更看重數據,而不是像之前更多的看團隊和想法”。
在漫長的創業生涯中,他跟數百家投資機構打過交道,可以說,創投圈各種融資奇葩經歷王成都曾遭遇過。“有家業內非常知名的投資機構曾經投了我上一個創業項目,但是后來老板玩股權質押爆雷之后跑路了。原本協議投資1億左右,最后只到賬了2000萬。”
用他的話說就是,“創業企業C輪融資之前的坑我都踩過了”。在當前的形勢下,王成并沒有表現出融資的焦慮,他已經做好了打一年融資持久戰的準備。
王成的融資經歷也間接反映出一個行業的普遍現狀——由于沒有足夠子彈,投資機構出手越來越謹慎了。清科研究統計,投資市場方面,一季度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投資總額1103.67億元,同比下滑38.4%,投資案例數1357起,同比下滑37.1%。
一批中小VC上半年已經開了天窗。陳力說,他們今年一個項目還沒有投。“早期基本看不到太好的項目了,現在只能往后看看。”
易凱資本創始人王冉在2月初曾給了一個悲觀預測:如果疫情防控非常不順利的話,那影響的就不只是上半年而是全年了,一些投資機構全年開天窗也是很有可能的。
目前來看,投資端方面,疫情帶來的影響還沒有充分顯現。一季度的部分項目能順利推進是由于機構在年前就考察完成,這些項目受到疫情影響較小,而那些盡職調查、洽談條款、簽約執行等必要環節受到影響的項目會延續在下一個季度顯現出來。
“這個行業正在萎縮”
這兩年,很多同行已經悄悄消失
對于中國的創投行業而言,更一輪殘酷的洗牌正在進行中。
自2018年資管新規之后,中國創投行業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年,在很多投資人看來,2018年的洗牌力度是中國創投史上有史以來最大的。
這里有一組數據可以佐證:中國股權投資市場前十幾年一路上揚,但到2018年出現大幅度回落和下滑。2017年投資機構的募資金額1.7萬億;2018年,這個數字是1.3萬億;到了2019年,又下跌到了1.24萬億。
不過今天再回看,這個想法可能有點樂觀。對于一些在上一年度募資并不順利中小機構,彈藥已然不足,而疫情的爆發無疑是雪上加霜。此背景下,機構的洗牌和分化現象將進一步加劇。
“融資渠道不暢,會根本上影響這個行業的發展。目前,如果說我們的行業還在持續發展,我不太相信,實際上我覺得這幾年這個行業正在萎縮,已經看不到前二十年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現在大家都是萎靡不振,好多大的創投機構甚至也是官司纏身,疲憊不堪。”曾經執掌深創投、目睹中國創投20年發展歷史的闞治東在接受證券時報采訪時如是說。
可以預見的是,很多同行將悄悄消失。清科研究中心統計,2020年第一季度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新登記主體160家,2019年以來注銷管理人737家。2019年私募基金管理人新登記主體數量明顯下降,注銷數量占新增登記數量七成。
創投圈的一九效應正漸漸顯現。那些投資能力差、找不到好項目、面臨募資危機的投資機構,最終會在嚴峻的市場環境下被淘汰,留下來的都是真正有實力的玩家。
也只有留下來,才能守到創投的春天。上個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總體實施方案》,千呼萬喚的創業板注冊制即將登場。
這是VC/PE圈2020年至今最令人振奮的消息。回想2009年創業板橫空出世,退出無門的中國本土創投終于迎來了爆發式的收獲。如今創業板注冊制登場,無疑給中國創投行業注入無限生機。
“成立五六年的基金,都在著急謀劃退出的事情。”一位親歷過去10年創投浮沉的投資人感慨,要是再沒有一些好消息,感覺大家都沒信心干下去了。
(文中王成、陳力、錢富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