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億萬科開啟戰斗模式
糧草充足
文:黃秋麗
來源:麗爾摩斯
黑天鵝滿天飛的時刻,2020年大部分公司都會開啟危機模式:降薪、裁員、收縮業務,“活下去”才是第一要義。
但總有一些逆商強大公司,能夠在危機時刻開啟戰斗模式,萬科就是其中之一。
3月17日晚間,萬科發布了2019年報。在疫情黑天鵝和全球股市暴跌的環境下,地產行業變成了一個極度敏感的行業,縱觀多次金融危機,地產行業都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因此,龍頭萬科的這份年報,注定是地產行業最受關注的一份年報。
如果用一個詞概括萬科這份年報,那就是“糧草充足”——賬面上1600多億的現金,完全覆蓋2020年900億的短債,凈資產負債率只有39%,完全沒有生死之虞。此外,2019年萬科經營性現金流為458億,同比大增35.9%!
在這份年報發布的同時,萬科還發布了一份人事變動,涉及到三位高級管理人員的變動。而這場人事變動與萬科未來的業務版圖息息相關——疫情雖然給萬科也帶來巨大影響,但是萬科在物流、物業等領域正在迎來一次不同尋常的發展機會。這次人事變動,簡單地說,就是把精兵強將派遣到一線打仗。
從萬科管理層的狀態來看,這似乎也是一場期待中的戰斗。在昨晚的年報業績發布會上,萬科董事局主席郁亮表示,每一次危機之后萬科都會獲得發展的機會,這一次萬科將“堅持在變化中不變的東西,尋找變化中可能的機會”。
不要以為戰斗模式能夠輕易開啟,戰斗意味著巨大的消耗,如果沒有糧草子彈、沒有方向、沒有團隊,最好還是靜悄悄地趴著吧。
2019年萬科有幾件大事值得關注:1、姚振華的前海系公司大撤退,目前持股萬科已經低于5%,萬科終結了股權上的紛爭和困擾,迎來穩定發展大局;2、2019年,萬科進行了大量的人事換防,排兵布陣的感覺強烈;3、萬科2019年拿地規模行業第一,這是很多年沒有發生的事了。
所以,有沒有這場疫情黑天鵝,萬科在2020都會有一場戰斗發生。而疫情的發生,給萬科的戰斗增添了幾分戲劇色彩。
這次危機過后,萬科會有哪些發展機會?我們又將看到一個什么樣的萬科?
1
糧草先行
萬科現在能開啟戰斗模式,因為它早早開啟了“危機”模式。
2018年秋季例會上,萬科的主題“活下去”很快被刷屏。但在當時,很多人認為這是萬科在喊“狼來了”。但是,現在“活下去”已經成為現實。
據中國法院網破產文書顯示,截至3月16日,已有近百家地產相關企業公告破產,其中大部分為二三線城市的小房企。2020年有可能會成為很多地產公司的死亡之年,2019年地產公司的破產潮已經形成。
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萬科是否會逆勢抄底。萬科高管張旭回答:“保障公司現金流安全是我們的基本原則,這一點任何時候我們都會堅持,保持手中有余糧才能抓住以后更多的機會。”
張旭
2019年萬科一共有458起收購,沒有余糧、沒有子彈,什么樣的機會都與你無關。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危情時刻,像萬科這樣手里有大量余糧的地產公司并不多。
根據年報,2019年萬科實現營業收入3678.9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88.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6%和15.1%;實現銷售金額6308.4億元,在全國商品房市場的份額約4%;經營性現金凈流入456.9億元,同比增長35.9%!
2019年房地產日子并不好,這在萬科的報表里也有體現,如果只看銷售金額,萬科2019年同比只增長了3.5%。在高歌猛進的日子里,規模是王道;但是到了行業下行期疊加黑天鵝的時刻,現金流才是真正的王道。沒有現金流的公司,就像一頭失血的巨獸,規模再大也將不堪一擊。
而2019年,萬科的經營性現金凈流入456.9億元,同比大增35.9%!這個優異的成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早在2014年地產公司熱衷爭行業第一時,萬科已經提出來不再以規模為考核指標,而是以銷售回款為考核指標。
相比沖規模,考核銷售回款是一條更難的路,前者可以有無數眼花繚亂的操作,但是后者卻是實打實回歸真實價值。萬科在危機時刻的從容不迫,正是因為多年苦練內功。
在本次年報中,萬科提出繼續堅持“以現金流為基礎的持續真實價值創造”理念,基于這種理念,萬科已經連續11年經營性現金流為正。
2
新機會
據萬科集團總裁、首席執行官祝九勝介紹,今年2-3月份,萬科的銷售額同比降低了510億元,疫情給萬科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但是,一些新的機會也出現了。
5年前,萬科通過收購倉儲巨頭普洛斯,開始涉足倉儲行業,此后又進一步布局冷鏈物流行業。截至2019年底,萬科旗下萬緯物流已進駐44個城市,獲取138個項目,其中高標庫123個,冷庫15個,可租賃物業的建筑面積逾1086萬平方米。
萬緯物流已經成為國內物流服務巨頭,服務客戶超過850家,涵蓋電商類、快遞快運類、制造業類、餐飲類、零售商超類等各個領域。你用過的快遞里,也有萬科出的一份力。
在這次疫情中,萬科的冷鏈業務在1-2月份增長了80%;此前很多城市對倉儲不太感冒,但是這次抗疫救災發生之后,很多城市意識到了倉儲對于一個城市的保障意義,倉儲行業正在迎來一個新發展時期。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萬科總部高管、首席運營官張旭主動請纓,下沉一線帶領物流產業發展。張旭是萬科老人,先在萬科武漢公司工作了10年,后調入萬科總部負責事業發展中心的工作,同時負責海外等業務的發展,萬科的物流業務正是在他手上孵化出來的。這次回歸,正可謂好鋼用在刀刃上。
3月17日,萬科公告了這則人事變動,公司執行董事張旭不再兼任公司執行副總裁、首席運營官。同時公告的還有,執行董事王文金不再兼任公司執行副總裁、財務負責人;聘任韓慧華為公司執行副總裁、財務負責人。
王文金的職位變動很有意思,很有點“我是革命一口磚,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意思。
王文金
王文金是萬科資歷僅次于郁亮的資深合伙人,長期負責財務工作,3年前王文金把財務負責人的位置交給了孫嘉,去年孫嘉去任職南方區域老總,這時王文金又主動補位。這次王文金又把接力棒交給年輕人,財務負責人由韓慧文擔任,他則牽頭集團總部的管理中心崗位的工作。
這則人事變動,可以看出萬科管理上的巨大彈性和靈活性,它并沒有因為6000億的規模變得行動遲緩、官僚化嚴重——萬科依然能夠看到創業公司的活力,總部的高管們可以放下身段,安心到一線去打仗。而在很多公司,職位比一線的戰斗重要多了。
萬科管理上優勢,也是它在危機時刻脫穎而出的必要條件。郁亮在昨天的發布會上說,“企業應該敏銳地發現,深入理解危機對城市發展需求產生的變化,培養未來競爭力。”,沒有后方以及系統的穩定,就不可能集中精力、逆勢戰斗。
這場疫情帶給萬科的另一個機會,來自于物業。疫情期間,物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也對行業帶來了發展機遇。
疫情期間,萬科物業啟動了2萬人的招聘計劃,這是疫情期間極少數的大規模招聘。今年3月9日,有消息傳出萬科物業已入股天驕物業,成為除協信地產、中民投以外持有51%股權的控股股東。
萬科物業是萬科的傳統強項,這幾年它的表現尤其生猛。2019年,萬科物業與戴德梁行成立合資公司,從傳統的住宅服務延伸到商業寫字樓服務和城市服務。此外還創新了“城市空間整合服務”模式,拓展至珠海橫琴新區、雄安新區、廣州白云及成都高新區,由萬科物業承接當地的城市環境衛生、城市公共綠地養護、市政基礎設施養護、社區綜合治理、公共資源經營管理等城市管理業務。
在昨天的發布會,郁亮上明確表示了他對萬科物業的期望:城市服務商。他說,“在萬科物業成為城市服務商之前,我們不會讓它上市”。
3
郁亮的三個建議
1990年郁亮進入萬科工作,今年已經30年了。
郁亮
這30年里,萬科從一家多元化的小公司,發展成為世界500強、地產行業龍頭標桿公司。在這30年里,萬科也遭遇到無數的危機,包括1993年宏觀調控、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2003年非典危機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等。但每次危機過后,萬科都能獲得發展機會。那么面對這次新冠疫情,郁亮給了以下建議:
萬科經歷過很多危機,我們有很多教訓,也有很多經驗,總的來說,每次危機過后都能獲得一些發展機會,我想結合這些經驗和教訓,談談關于危機的三點看法:
第一,要有勇氣。我們國家能夠取得今天這樣的抗疫成績,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勇氣和責任。
對于萬科而言,責任就是照顧好自己的客戶、員工和投資者,在疫情面前,把客戶和員工的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危機面前,始終牢記著我們對客戶、投資者、員工和利益相關方的責任,這些責任讓我們有勇氣去坦然面對危機,去面對挑戰。我們每個人、每家企業都在戰場上,我們都沒有退路。
第二,一定要有免疫力。這場危機告訴我們,一種疾病在沒有特效藥和疫苗之前,只有靠自己的免疫力和健康的基礎來戰勝病毒。對企業來說,強大的免疫力跟健康基礎才能幫助我們渡過危機。
企業的免疫力來自于兩個方面:首先是要記住客戶給我們飯碗,只有照顧好自己的衣食父母,我們才能生存下來,才有發展的前提;企業免疫力的第二個方面體現在現金為王,手有余糧。萬科始終追求有利潤的收入和有現金流利潤,到今天為止,萬科92%的項目仍然是普通項目,這都是為了保證有足夠的流動性。
第三,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要在“危”中看到“機”。這次疫情給整個社會帶來了很多變化,比如家里老人都學會了上網買菜,比如孩子們都在網上上課,比如我們都會用遠程辦公,線上銷售也非常熱鬧,萬科密切關注著這些變化。
萬科始終是一家危機感驅動的公司,一年半之前,也就是2018年秋季例會,萬科的主題詞是“活下去”,當時我們只是出于居安思危的考慮,讓我們時刻保持清醒和警惕,但沒想到,到今天“活下去”成了特別真實的存在。萬科將一如既往地繼續努力,保持警醒,堅持在變化中不變的東西,尋找變化中可能的機會,讓自己能夠健康的活下去,活得好、活得久。
猜你喜歡
前半年銷售額滑落至第三,拿地面積縮減90%,萬科被強制執行278萬!
7月13日消息,近日,北京萬科企業有限公司及旗下北京萬永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新增兩則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標的分別為135萬余元、143萬余元,共計278萬元,執行法院均為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前5月拿地額驟降570億,萬科:在手資源可滿足未來2-3年需求
萬科召開了2021年股東大會。會上,萬科對財務狀況、業務情況以及行動計劃分別做了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