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規軍崛起 2020馬上金融如何持續撐起企業硬核能力?
“2019年整個行業可以說是冰火兩重天,從貸后到支付,從數據到科技,從營銷到備案都進入了嚴監管軌道,為行業帶來一些短期的交叉影響。但整體上而言,這些對持牌機構是利好的。金融機構要想長足發展,不僅要持牌合規,還要有能力,過去一年馬上金融的核心就在于專注能力建設。”2020年1月8日,馬上金融2020生態伙伴論壇上,公司創始人兼CEO趙國慶如是說。
近年來,伴隨著消費金融和金融科技在人們各個生活場景中的滲透,形形色色的金融機構紛紛進入人們的視野。多年發展下來,以馬上金融為代表的持牌機構在賽道上和不同利益者之間進行著精彩的博弈和平衡。強監管之下,良幣驅逐劣幣,持牌機構牌照優勢凸顯。終于,時間進入2020年,持牌系們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順勢而為 生態伙伴圈共建金融新生態
前不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20年要推動消費穩定增長,釋放國內市場需求潛力。而拉動內需離不開金融工具,中央對消費的大力支持無疑為行業帶來了利好。
具體來看,有業內人士分析,最近兩年下沉市場的爆發,證明了我國消費升級的可持續性。經濟的發展帶動了民眾可支配收入的上漲,一二線城市居民大體上已經處于從質的消費向感性消費過渡的階段,而三四線及以下城市居民,雖然消費升級的進程來得晚一些,但終究沒有缺席,如今正快速從量的消費階段向質的消費階段過渡。
另一方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的《2019中國消費金融行業發展報告》顯示,我國6成的成年人無法從傳統金融機構獲得消費信貸服務,這也就意味著,消費信貸的可獲得率實際上還很低。
而持牌消費金融機構的發展有效地覆蓋了以往一直被傳統信貸忽略的長尾客戶群體,可以定向解決我國數億消費信貸不足人群的普惠性貸款難題。這不僅可以推動消費下沉,全方位地促進消費升級進程,也會進一步加強消費對提升經濟的基礎性作用。
同時,2020年是《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實施的收官之年,消費金融作為普惠金融市場的重要環節,與擁有金融科技能力的機構合作,優勢互補,向市場共同推出消費金融全生命周期的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共同締造消費金融生態圈,是消費金融機構發展過程中的使命和責任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在馬上金融2020生態伙伴論壇上,馬上金融牽頭組建了“馬上生態伙伴圈”。據介紹,生態伙伴圈的啟動,開啟了馬上金融與合作伙伴共建開放共贏生態體系的全新征程。
依托于“馬上生態伙伴圈”,馬上金融將立足開放平臺戰略,繼續發揮科技自主研發、多元融資、智能風控、自主獲客、智能客服、貸后管理、合規發展等優勢,以系統化、標準化的能力,為合作伙伴賦能。此舉同樣也將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為實體經濟和普惠金融發展注入更多活力。
挑戰仍存 客群上移、合作深入、技術輸出提升硬核能力
一定程度上來說,隨著時間的流逝,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今天,消費金融已然成為國內龐大消費市場和供給之間的重要紐帶,是新金融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不過,在經濟下行區間,消費金融行業的短期挑戰仍然較多,要注意防范用戶收入償債能力弱化帶來的信用風險。
但長期來看,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開啟了消費金融的新時代。這將使持牌機構續在市場上發揮更為積極、重要的作用,持牌機構推進實體經濟發展,加速產融結合的實力也將愈發明顯。從這一家角度來說,馬上金融作為持牌機構中的佼佼者,從未在專注能力提升上折扣絲毫,這些也能從趙國慶對公司的2020年發展方向給出的幾個維度中,可見一斑:
一是繼續堅持客群上移。需要注意的是,客群上移與發力普惠并不沖突,這是一種審慎的態度,向收入更為穩定、償債能力相對較好、定價相對較低的客群,提升用戶整體質量,從而降低機構不良率,即客群上移,風險下降。
二是加大與場景方的合作力度。通過AI硬件結合場景,不管是酒店、商場還是停車場、景區,都可以變成馬上金融的獲客工具。趙國慶將這種業務模式定義為“AI+場景+交易+信用”的模式。未來,趙國慶表示,公司還將加大與場景方的合作力度,通過技術手段提供增值服務,解決場景方的痛點,幫助他們提高效率和用戶體驗,切實打造開放、共贏的“馬上生態伙伴圈”。
三是強調合規能力建設。對于馬上金融來說,所有能力提升的前提是必選堅持合規建設,不管未來消費金融機構通過什么樣的方式獲客、盈利,合規是先決條件。同時,馬上金融也不斷調整息費,讓利用戶,助力行業健康發展。
四是推進科技及數據決策能力。無論是開放平臺還是科技輸出,都需要以強大的科技能力作為支撐。據不完全統計,馬上金融目前累計申請專利數量已超過220項,自研核心系統數量已超過700個,已經實現了自營模式向“開放平臺+金融云”模式升級。未來,在“以用戶為中心”價值觀的驅動下,馬上金融仍將不斷推進科技及數據決策能力,持續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
五是加強金融科技解決方案輸出。據趙國慶介紹,目前馬上金融在保險、銀行、信托等細分領域都已經打開了市場。未來,公司會持續向B端城商行、農商行等金融機構輸出金融科技能力,持續落地智能交互平臺、智慧雙錄、智能客服、智能貸后管理系統、智能語音質檢、刷臉支付等解決方案。
此外,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趙國慶還特別提到了公司構建的“數據中臺”,不僅可以解決企業的數據孤島問題,讓散落在各個系統的數據互聯互通,形成企業數據倉庫,讓數據統一存儲和統一運算,節省硬件成本;還可以解決數據需求重復開發問題、提升數據開發效率;降低數據技術學習成本,提高數據調用能力,集服務的效率、效果、準確性于一身,是企業落實“數據驅動”、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樞紐。
趙國慶還透露,2019年馬上金融交了9.89億的稅,在經濟下行時期,這一貢獻著實難能可貴。“我相信任何一個領域,能力領先的公司一定是業務量很高的,在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里面,不是因為他和助貸公司有沒有合作而導致落后,而是要看這個平臺它沒有非常強大的能力。”誠如斯言,在專注持牌消費金融機構能力方面,馬上金融確已走在了行業前列。
賦能聚變、洞見金融科技。進入2020年,馬上金融將繼續聚焦金融科技、零售科技兩大領域,在云平臺、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生物識別5大技術領域持續創新。回頭看,所有的收獲和即將實現的更多愿景,或許正應了趙國慶曾說過的那句:“經歷過周期的‘優秀’才是真‘優秀’”。
猜你喜歡
金融科技公司三季報盤點:多數公司向好,嘉銀科技營收墊底,多項指標下滑
今年初起,嘉銀科技的業績就顯現出增長乏力的跡象,到了三季度更是疲態盡顯。全民錢包沖刺IPO“埋雷”:疑借牌上架,利率擦邊監管紅線
即便全民錢包將上市地選為香港,如何逃過監管對其業務合規性的雷霆之問,也要打上一個問號。富友支付再沖IPO:九成利潤被分紅,盈利能力下滑
富友近期再次更新招股說明書,繼續推進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進程,此次由中信證券和申萬宏源香港擔任聯席保薦人。逾期率攀升、投訴量爆表、增收不增利的嘉銀科技隱憂漸顯
從曾經的P2P一哥,到今天的金融科技巨頭,嘉銀科技已然完成華麗轉身。不過,短短幾年時間,其業績坐上過山車,也折射出公司發展面臨的困境,如今,籠罩在嘉銀科技頭上的資產質量問題、合規性迷霧、資質疑云等等,都讓其未來充滿了眾多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