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銀行:帥印易手、一季度業績降11%,歷史遺留問題待解
2025年4月28日,桂林銀行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報告中,在“離任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情況”一欄顯示,吳東已于今年4月卸任。吳東此前任桂林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卸任后,由現任行長張先德代為履行董事長職責。
桂林銀行自2011年首次提出上市目標以來,已逾十年,期間雖數度籌備、增資、輔導,但上市進程仍波折不斷。2023年進入IPO輔導期后,歷史遺留問題至今未能解決,包括房產權屬不清、訴訟未決等。2025年一季度,桂林銀行營收出現近年來首次雙位數下降。
01
董事長“突換”,IPO推進或添變數
吳東自2010年起在桂林銀行任職,歷任副行長、行長、董事長等要職,2025年4月卸任時已在桂林銀行任職近15年,是該行從區域性城商行邁向資本市場的推動者之一。
在其任內,桂林銀行資產規模從不足2000億元增長至超5000億元,位居廣西地方法人銀行首位。
吳東還主導啟動了IPO輔導,2023年桂林銀行正式進入IPO輔導期,輔導機構為中信證券。
接替吳東的張先德為現任行長,具備廈門大學金融學本科學歷與廣西師范大學經濟學研究生學歷,擁有注冊會計師和經濟師等專業資質。其自2011年加入桂林銀行以來,歷任財務部總經理、財務總監、副行長等職務,2024年升任行長,并在吳東卸任后暫代董事長職責。
董事長“突換”或為桂林銀行的IPO戰略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新任代理董事長張先德具備豐富的財務管理和銀行運營經驗,但高層調整之下能否延續前任吳東推動上市的既定戰略,尚待時間驗證。
成立于1997年的桂林銀行,是一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國有控股銀行,經過多年發展,已經成為目前廣西資產規模最大的單一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在廣西已設機構的地區,其金融服務覆蓋100%的縣域、67%的鄉鎮,是廣西首家資產規模突破5000億元的城商行。
桂林銀行的上市之路始于2011年,當時,時任桂林銀行董事長的王能首次提出“爭取5年內上市”目標。2015年,桂林銀行曾籌劃在新三板掛牌,一年后撤回申請。
2019年前后,桂林銀行通過推進資本充足率提升、股東結構調整及治理機制完善等,為上市鋪路。
2022年3月,廣西印發的《廣西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中指出,2024年12月31日前,力爭實現3家城市商業銀行資產規模14000億元、存款余額9000億元、貸款余額7300億元,1家城市商業銀行進入上市輔導期。
2023年8月,桂林銀行進入IPO輔導期,由中信證券承擔輔導任務。
作為廣西金融體系中具有代表性的區域性法人金融機構,桂林銀行的IPO進程不只是其戰略轉型升級的關鍵一環,也是對桂林銀行治理能力、經營質量及區域影響力的系統性檢驗。
當前董事長職位的突發更迭,高層人事變動是否會影響上市進程,仍需結合后續公司治理調整進一步觀察。
02
2025年一季度營收同比下降11.3%,盈利面臨挑戰
桂林銀行2024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桂林銀行(并表)營業收入約為120.54億元,較上一年度同比增長約4.88%;凈利潤約為23.2億元,同比增長5.80%。
從整體財務表現看,其在2024全年表現出較為穩健的增長態勢,在收入與利潤兩項核心指標上均實現同比提升,反映出其盈利基礎仍具支撐力。

圖片來源:桂林銀行2024年年度報告
然而,進入2025年第一季度后,其財務表現出現轉折。桂林銀行2025年一季報顯示,其營業收入為31.5億元,較2024年同期下降約11.30%,為近年來首次出現季度收入的雙位數下滑。
盡管凈利潤保持增長,但營業收入的負增長態勢值得關注,或對其未來業績增長走勢帶來一定不確定性。

圖片來源:桂林銀行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
從資產與負債結構來看,截至2024年末,桂林銀行總資產為5764億元,到2025年一季度末增至5848億元,說明其資產規模擴張仍在持續推進。
桂林銀行2024年年報及2025年一季報顯示,其吸收存款由2024年末的3986億元,增至4172億元;發放貸款及墊款從3551億元增長至3634億元。
從結構上看,存款增長快于貸款,或說明桂林銀行在吸收資金方面能力較強,負債基礎具備穩定性;而貸款端增速相對較緩,可能與信貸資源投向更趨謹慎、內控管理強化有關。
在風險控制方面,桂林銀行不良貸款率由2024年末的1.74%上升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1.79%,盡管幅度僅為0.05個百分點,但仍延續了溫和上行趨勢。

圖片來源:桂林銀行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
與此同時,桂林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從2024年的131.76%,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130.17%。
在非息收入方面,2025年一季報顯示,桂林銀行2025年第一季度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為1.9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40億元下降約17.21%。這一變化或顯示出其傳統中間業務板塊收入存在一定壓力。

圖片來源:桂林銀行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
整體來看,桂林銀行2024年全年的表現仍具一定韌性,實現了收入與利潤的同步增長,資產規模也保持擴張。但進入2025年后,其一季度財務表現,或提示在復雜背景與內部結構調整過程中,面臨一定挑戰。
03
歷史遺留問題未獲實質性解決,資本充足率出現下滑
2025年4月21日,中信證券在其官網發布的“關于桂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輔導工作進展情況報告(第七期)”中指出,2023年8月4日,中信證券與桂林銀行簽署了輔導協議。
同日,中信證券與桂林銀行正式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廣西監管局報送輔導備案申請材料并于2023年8月10日獲得受理。

圖片來源:中信證券官網
2025年4月14日,中信證券向廣西證監局報送了輔導工作進展報告(第七期)。中信證券在其官網表示,其已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制訂了相應的輔導計劃及實施方案。
中信證券4月21日在官網發布的信息指出,“截至目前,中信證券對桂林銀行的上市輔導工作仍在進行中。”
根據輔導工作進展報告(第七期),桂林銀行在輔導期內仍存在兩項歷史遺留問題。
其一,桂林銀行少量自有房產土地及租賃房產需進一步完善權屬手續。
報告指出,因歷史原因,桂林銀行存在少量自有房產土地未辦理權證、部分租賃房產未備案登記等情況,需進一步完善相關權屬手續。
報告稱,“輔導機構及相關證券服務機構將協助桂林銀行對自有房產土地及租賃房產進行系統性梳理并擬定完善權屬手續的方案,通過補辦相關產權證書、辦理租賃備案等方式持續提高權屬完善房產土地的宗數及面積。”
其二,桂林銀行存在未決法律訴訟。
報告披露,桂林銀行在日常經營中涉及若干法律訴訟,主要為銀行在信貸等業務正常開展過程中作為原告發生的未決法律糾紛。
報告指出,“輔導機構及相關證券服務機構將持續關注相關訴訟案件進展情況,并督促桂林銀行依法解決相關訴訟,持續合規經營。”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全年與2025年第一季度的財報中,桂林銀行的資本充足情況呈現出一定的波動,或說明其在規模擴張與資本補充之間面臨一定的結構性平衡壓力。
具體來看,截至2024年末,桂林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74%,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53%,資本充足率為11.74%,整體仍維持在監管要求之上,具備一定的風險抵御能力。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三項資本指標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其中,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下降至8.60%,一級資本充足率降至10.29%,資本充足率回落至11.31%。

圖片來源:桂林銀行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
作為廣西目前為止資產規模最大的城商行,桂林銀行的上市計劃具有一定的區域示范意義。然而,董事長“突換”、業績指標回落,以及歷史遺留問題未解決等因素,對其IPO順利推進構成一定壓力。
當前,桂林銀行或面臨資本市場對基本面的重新評估,也存在一定的資本充足壓力、收入結構單一等現實挑戰,其后續發展成效如何,能否順利敲開資本市場的“大門”,我們暫且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