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銀行連撤5家網點,個人業務利潤下降待破局
近期,寧波銀行相繼關閉金華、溫州與寧波等地的5家營業網點,這些支行曾覆蓋區域核心商圈或社區,具有一定代表性。在數字化轉型加速的當下,城商行紛紛探索精簡物理網點與提升線上服務的路徑。但是,線下機構的密集收縮,仍讓外界產生對客戶觸達與服務獲得感的討論。
與此同時,寧波銀行個人業務板塊利潤出現波動,個貸不良金額占整體不良貸款金額比例有所提升,資產質量變化也成為關注點之一。而當線下覆蓋減少與零售盈利收緊同時出現,寧波銀行的零售戰略是否正處于一個新的調適階段?
01
不到一個月,密集終止5家網點營業,原因待解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寧波銀行向多地監管分局申請網點終止營業,僅2025年5月30日至6月17日,便有5家網點密集終止營業。寧波銀行為何如此密集關停網點,其背后的考量又是什么?
2025年6月17日,寧波銀行溫州五馬社區支行獲溫州監管分局批復終止營業。

圖片來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截圖
2025年6月16日,寧波銀行金華永康古山小微綜合支行獲金華監管分局批復終止營業。

圖片來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截圖
2025年5月30日,寧波銀行雙東坊支行的終止營業獲寧波金融監管局批復,并要求銀行應做好對社會公眾的公告、解釋工作,明確告知該機構終止營業后業務歸并至寧波銀行江北支行、寧波銀行姚江新城支行。

圖片來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截圖
同日,寧波銀行楊柳郡支行終止營業獲寧波金融監管局批復。監管要求銀行應做好對社會公眾的公告、解釋工作,明確告知該機構終止營業后業務歸并至寧波銀行明湖支行,確保各項業務平穩、有序開展。

圖片來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截圖
同為2025年5月30日,寧波銀行保險科技產業園支行終止營業獲寧波金融監管局批復。其業務由科技支行與潘火支行共同承接。

圖片來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截圖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寧波銀行密集終止了五家支行的營業,涉及寧波、金華與溫州等多個地區。
線下網點的密集退出,可能的原因是,出于運營效率與成本壓降考慮。例如,目前個人客戶線上辦理金融業務的比例顯著上升,許多原本依賴網點完成的操作,如轉賬、貸款、理財配置等,如今通過手機即可完成。
服務方式的轉變,的確提升了效率,也重塑了客戶與銀行的接觸方式,使線上逐漸成為主流入口。服務形態的遷移,則使得線下網點在某些地區的使用頻率逐漸降低。對于銀行而言,維持低頻運營的網點將持續承擔人力、租金、水電等高額成本。從資源效益角度出發,對這些區域進行局部網點合并或關閉,成為普遍選擇。
寧波銀行在此趨勢下選擇密集調整支行布局,面臨的是現實的課題,是否已對原有客戶群體的金融服務需求予以妥善延續與有效承接?特別是在中老年群體、傳統零售客戶、小微經營者等依賴線下觸點的用戶中,服務方式的突然更迭是否對接并解決類似操作難題?
寧波銀行是否已經在壓縮物理空間的同時,是否已經構建起匹配的服務替代機制?
02
網點不在客戶還在,如何延續既往客戶的金融“可得性”與“獲得感”?
寧波銀行作為一家數字化轉型較快的城商行,線上智能渠道滲透率強,在業務遷移效率和系統支撐能力上具備天然優勢。此次密集終止多家物理網點營業,一定程度上可視為順應數字時代降本提效趨勢的主動優化。
不過,個別網點的關閉或直接影響當地居民的基本金融服務可及性,一些服務需求難以隨網點撤出而“自然消失”。如養老金領取、存折打印、支票清算、貴金屬認購等仍依賴面對面辦理的業務。這就要求銀行在執行機構調整的同時,確保服務不中斷、體驗不降級。
盡管銀行部分網點的合理退出是大勢所趨,但如何在撤并過程中兼顧效率與可及性,在精簡機構同時不弱化服務,是銀行必須正視的一道現實命題。
面向老年客戶等高依賴度客群,銀行需建立高效的銜接機制,既解決客戶具體服務需求,又提升客戶滿意度和對基礎金融服務的可及性與獲得感,這也影響著銀行品牌信任度與長期客戶留存能力。
在網點收縮策略中,關掉一個支行的背后,不應只是一道審批流程,而應伴隨一套完整、細致、具有人群適應力的服務補位舉措。寧波銀行在推動網點調整的同時,雖早已踐行線上線下適老化舉措,且多數已終止的支行也明確標注了業務承接的臨近網點。
然而,對于寧波銀行而言,收縮網點是操作層面的選擇,而能否在物理網點關閉的同時,給予客戶最基本的獲得感、熟悉感與安全感,或許才是需要進一步面對的考題。
03
個人業務利潤同比下降約30%,
個人不良貸款金額占全部不良貸款金額比例約83%
5家網點密集終止營業引發的服務延續性關注之外,寧波銀行的個人業務本身正面臨更大挑戰。盡管網點優化與利潤下滑無直接因果,但如何在線下觸點減少、渠道精簡中守住關鍵客群,或也是平衡效率與風險的關鍵一環。
寧波銀行2024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其實現歸母凈利潤271.27億元,同比增長6.23%;2024年實現利息凈收入479.93億元,同比增長17.32%;2024年,其實現非利息收入186.38億元,同比下降9.87%;凈息差略降至1.86%。

圖片來源:寧波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報告
而在當前銀行業面臨息差收窄、企業融資需求分化的背景下,零售業務則成為多數銀行利潤結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塊。
對寧波銀行而言,個人業務也關系到其資產規模的增長,更是連接客戶、穩定資金來源與增強盈利持續性的關鍵支點。
作為一家在區域市場深耕多年的城商行,寧波銀行一度在個人貸款、財富管理、消費金融等領域體現出較強的客戶獲取與運營能力,其零售板塊表現也被視為高增長、高質量發展的代表。
然而,2024年的年報數據顯示,寧波銀行在零售端的表現正經歷新的考驗。報告期內,其個人業務營業收入為209.63億元,較2023年的214.39億元出現小幅下降,同比下滑約2.22%;而根據其2024年年報,報告期內,其2024年度個人業務利潤總額為33.74億元,較2023年的48.20億元同比下降約30%。

圖片來源:寧波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報告
在整體營收占比保持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利潤下滑的幅度遠高于收入下滑,或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其個人業務的盈利能力面臨一定壓力。
在貸款規模方面,寧波銀行的個人貸款余額仍維持增長態勢。其2024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個人貸款和墊款余額為5577.35億元,占全部貸款總額的37.79%;相比2023年末的5071.97億元,實現了一定規模增長,但占比出現下滑。
細分來看,2024年度,其個人消費貸款為3575億元,占比24.22%;個體經營貸款為1018.41億元,占比6.90%;個人住房貸款為983.94億元,占比6.67%。相比2023年,三項貸款類型分別較上年同期的3209.58億元、989.48億元、872.91億元均有不同幅度增長。

圖片來源:寧波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報告
根據寧波銀行2024年年報,報告期內,寧波銀行個人貸款余額為5577.35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68%。個人不良貸款金額為93.88億元,占全部不良貸款金額112.67億元的約83.3%。
從內部結構看,報告期內,其個人消費貸款余額為3575億元,對應不良貸款余額為57.48億元,不良率1.61%;個體經營貸款為1018.41億元,不良貸款為30.24億元,不良率2.97%;個人住房貸款為983.94億元,不良貸款為6.16億元,不良率為0.63%。

圖片來源:寧波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報告
零售業務的特殊性在于,它既是銀行資產的組成部分,也是客戶關系與服務生態的載體。從客戶觸達、產品滲透,到服務體驗與黏性構建,零售業務的每一個環節都關系著銀行的長期發展。面對行業環境變化與自身轉型要求,如何在陣地調整中保持客戶感知不減、服務質效不降,是所有銀行共同需要面對的課題。
在連續終止5家網點營業的同時,寧波銀行能否在既有基礎上推進零售客戶的分層管理,優化貸款結構,提升風控響應能力,并結合資源整合優勢穩住零售基本盤,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猜你喜歡
業績承壓,中信百信銀行陷轉型困局,謝志斌臨危接棒挑戰重重
當數字化旗幟遭遇傳統金融的轉型危機,即便是背靠實力資本的中信百信銀行也逐漸顯現出應對乏力的姿態。《財富》中國500強榜單發布!重慶銀行一舉躍升25位創歷史新高
在投資者看來,重慶銀行已逐漸成長為業務結構優、資產質量好、盈利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城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