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銀行“換帥”:業績表現、合規管理、資產質量考驗新管理層
中原銀行在公告中進一步稱,于2025年10月17日,董事會已審議通過聘任周鋒擔任該行行長及建議委任周鋒為第三屆董事會執行董事。周鋒擔任該行行長的任職資格尚待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河南監管局核準,建議委任需經股東于該行股東大會審議批準并獲河南金融監管局批準其任職資格方可作實。
截至公告日,中原銀行董事會包括執行董事郭浩;非執行董事馮若凡及張姝;獨立非執行董事徐義國、趙紫劍、王茂斌、潘新民及高平陽。郭浩自2023年開始擔任中原銀行黨委書記與董事長職務。
01
萬億資產城商行迎來新帥
中原銀行此次人事變動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其管理層進入新階段。據中原銀行公告顯示,新任行長周鋒出生于1977年,博士研究生學歷,于1998年7月取得湖南財經學院計算機與應用專業學士學位;2000年6月取得湖南大學統計學碩士學位,于2003年6月取得華中科技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學位。
從公告中的履歷介紹來看,周鋒的職業路徑跨越金融監管與地方政府等,其專業背景與履歷構成,使其具備充分的跨領域管理經驗。
就中原銀行而言,從發展軌跡來看,自2014年底設立以來,該行的前一階段可視為以擴規模、強整合為核心戰略落地的發展周期。中原銀行通過對數家省內地市級銀行的吸收合并,在短時間內實現了區域資源的集中整合和資產規模的跨越式增長,并成功邁入“萬億俱樂部”。然而,規模躍升之后,中原銀行所面臨的挑戰也開始從外部擴張向內部管理轉變,如何將資產總量轉化為穩健的盈利能力,成為中原銀行經營重心的自然演化。
與此同時,區域銀行普遍面臨宏觀經濟壓力加劇、信貸需求下沉、監管要求趨嚴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資產質量與盈利結構的雙重壓力愈發凸顯。特別是在凈息差收窄的行業趨勢下,如何平衡風險控制與利潤增長,成為區域銀行普遍面臨的發展挑戰。
對于暫時完成資源整合不久、管理半徑驟然擴大的中原銀行來說,在外部增長紅利逐步減弱的同時,內部精細化管理尚有必要進一步融合,使得業務結構調整與盈利能力強化成為擺在面前的現實命題。
此次行長更迭后,新任管理層將如何推進資產質量優化、強化風險控制、提升合規管理水平,或將成為后續發展中被關注的幾大變量所在。未來是否圍繞存量優化、風險控制、資本結構調整等方面推進精細化管理,如何在穩住風險的同時尋找增長新動能,亦將是新管理層面臨的考驗所在。
02
營收、凈利潤下降的挑戰
2025年上半年,中原銀行在復雜的宏觀環境與行業轉型背景下,整體經營保持穩定。根據中原銀行2025年中期報告,報告期內,該行資產總額達到1.41萬億元,較年初增長3.1%。在此過程中,其營收與利潤數據出現小幅收縮,體現出當前階段區域性銀行所面臨的共性挑戰與內部結構的主動調整。
報告期內,中原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35.6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3.1%。其中,利息凈收入為110.51億元,同比增長3.2%,仍為核心支柱,亦是營收構成中實現正增長的部分。這確保了中原銀行基本盤的穩定,也印證了傳統信貸業務在其經營中占據的主導地位。
圖片來源:中原銀行2025年中期報告
報告期內,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則面臨承壓態勢,該項收入為12.37億元,同比下降3.2%。而在報告期內,中原銀行營業費用為40.69億元,同比下降7.4%,壓降幅度較為顯著。得益于成本端的有效控制,根據中原銀行2025年中期報告,該行在營收小幅下滑的情況下,實現了凈利潤21.29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然而,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34億元,同比下降0.8%。
根據中原銀行2025年中期報告,2025年上半年,中原銀行的資產負債策略則呈現出明顯的審慎基調,尤其在信貸投放上趨于穩健。數據顯示,該行發放貸款凈額為6986.86億元,較年初僅微增長0.1%,增速顯著放緩。相比之下,客戶存款總額則達到9648.68億元,較年初增長5.8%。這一態勢,令其存貸比由年初的80.33%降至75.77%。
圖片來源:中原銀行2025年中期報告
從其2025年上半年的財務表現來看,此次行長更迭也直接反映出新一屆管理層所面臨的多重任務。譬如,如何在確保資產質量穩定的基礎上,進一步調整信貸投向,發掘并支持具備真實融資需求與風險可控性的新增客戶,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推動存款資源向有效信貸轉化,進而改善資本回報水平。
再如,如何在傳統手續費收入增長受限的背景下,加快中間業務轉型步伐,通過產品體系重構與服務能力升級,逐步擴大非息收入占比,推動營收結構向多元、穩健方向演進。
03
合規與資產質量承壓
就合規管理而言,這既是當前中原銀行面臨的挑戰之一,也是任何一家銀行高質量發展的底座和基石。2025年以來,監管部門對中原銀行多地分支機構作出行政處罰,主要涉及“違規辦理流動資金貸款”等方面,個別處罰事例中,還伴隨相關責任人從業資格限制等處罰措施。
例如,2025年10月9日,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洛陽監管分局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洛金罰決字〔2025〕18-19號)顯示,中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洛陽景華路支行,因“違規辦理流動資金貸款、銀行承兌匯票業務”,被洛陽金融監管分局罰款40萬元。
圖片來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洛金罰決字〔2025〕19號)顯示,時任原洛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興華支行客戶經理路某某,因“違規辦理流動資金貸款、銀行承兌匯票業務”,洛陽金融監管分局對其做出“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5年”的行政處罰決定。
而4天后的2025年10月13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洛陽監管分局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送達公告》顯示,經查,黃某某對中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洛陽景華路支行(原洛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興華支行)存在的“違規辦理流動資金貸款、銀行承兌匯票業務”違法違規行為承擔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洛陽監管分局擬對其作出“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9年”的行政處罰。
圖片來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截圖
盡管從罰款金額看,上述行政處罰并非高額,但此類事件在中原銀行合規文化建設中,具有一定意義,某種程度上說明銀行在合規管理上面臨一定挑戰,這也對銀行的流程再造與風控閉環提出更高要求。
資產質量指標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中原銀行不良貸款率為2.01%,雖然較年初略有下降,但仍高于同期城商行不良貸款率的平均水平1.76%。
圖片來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截圖
合規挑戰與不良貸款率高企,既是壓力也是挑戰。而如何化壓力為動力,這一“考題”不只是事關經營數據層面的業績增長,還包括風險管理體系的迭代重構。既要在保持規模穩定的同時,提升盈利能力與資本效率;又要進一步強化合規文化建設、優化資產質量,這是新一任管理團隊的待解之“題”。
而從人事調整到業績指標,從合規管理到資產質量,中原銀行正處在一個內外兼顧的發展階段。一方面,資產規模已步入萬億級別,市場覆蓋范圍不斷擴大;另一方面,盈利能力的穩定性、資產風險的控制等維度,仍是需要持續調優的重要“議題”。
此次行長調整落定,不只是中原銀行管理層正常變動,也為未來可能的組織轉型和戰略重構提供了契機。隨著業務轉型的持續推進,商業銀行如何在新周期中實現穩中求進,考驗著任何一家銀行管理團隊的綜合治理水平與具體落地執行能力。
中原銀行的下一階段發展,將更多有賴于內生能力的提升與高質量、精細化經營。在宏觀環境變化與行業轉型的大背景下,其長遠走向如何,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猜你喜歡
“國壽系”少帥林朝暉掌舵廣發銀行,直面合規、增收、轉型三大挑戰
換帥之后的廣發銀行,其戰略方向是否會調整,以及如何尋找新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路徑將成為新帥面臨的挑戰之一。

財富獨角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