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化”重塑增長動能,浦發銀行發力“五大賽道”巧打差異牌
當下,社會融資需求不足,使得銀行業競爭加劇。業內人士認為,在個人業務競爭激烈的背景下,提高對公業務戰略地位,加大對公貸款投放力度是一個行之有效的策略。而股份制銀行面對大行業務下沉的壓力,應該如何保持市場化優勢,實現從“規模銀行”到“價值銀行”的轉變?
復雜的外部環境倒逼出各家銀行的差異化競爭能力,進而重塑銀行的產品、業務與定位。總部位于上海的浦發銀行具有機制靈活、服務高效、創新響應快等優勢。正是基于這些優勢,浦發銀行確立了“數智化”戰略轉型方向,并在科技金融、供應鏈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財資金融這五大賽道全速發力,“要做一個有特色、有氣質、有靈魂的銀行。”
近日,在2024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浦發銀行黨委副書記、副行長、董事會秘書謝偉介紹,經過半年的推動,浦發銀行對“五大賽道”開墾階段基本結束,發展模式已經趨于成熟和穩定,將成為公司未來主要的增長極。
01
加大信貸投放力度
信貸凈增量創同期新高
“上半年,浦發銀行重點圍繞‘投放、存款、客戶、營收、中收、清收’等關鍵指標,著力鞏固去年四季度以來的經營向好態勢,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明顯增強。”謝偉表示。
截至2024年6月末,浦發銀行總資產規模達9.25萬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74%。其中,本外幣貸款總額(含貼現)為5.31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92%,信貸投放增量顯著。
上半年,浦發銀行持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信貸凈增量創同期歷史新高,達2972億元,增長5.92%。這也是盈利能力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上半年,浦發銀行實現營業收入882.48億元,剔除上年同期出售上投摩根股權一次性因素影響后,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45%;歸母凈利潤為269.88億元,同比增幅達16.64%。
談及經營效益增長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五大方面,分別是凈息差企穩、持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負債結構持續調優、積極增厚投資收益,以及精細化精益化管理。
華福證券認為,浦發銀行在資產端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增加高收益資產的獲取;在負債端提升低成本存款占比,壓降高成本負債。公司對資負兩端的結構和定價優化雙管齊下,凈息差走勢有望優于可比同業。
02
“控新降舊”管控風險
資產質量持續改善
銀行的經營好比駕駛飛機,要同時兼顧速度、高度、配置平衡、飛行方向、資本耗用。簡而言之,就是要做好各維度之間的平衡。
秉持上述經營理念,2024年上半年,浦發銀行不良貸款額、不良貸款率實現環比“雙降”。不良貸款率較一季度末下降4個基點。
謝偉表示,目前浦發銀行對于高質量發展的認識是高度統一的,以有效的風險控制能力作為保障,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浦發銀行利用“數智化”手段,從體系、模式、工具、運營等方面做好風險管理,平衡好“量、價、險、利”,建立風險管理的漏斗,通過明確業務門檻尺度,設計標準化的系統和產品,對業務進行層層過濾。
近年來,浦發銀行強調“控風險、降成本、提能力、保重點”,推動資產質量持續向好。一方面持續優化信貸結構,提升新投放貸款的質量。另一方面抓緊風險化解,推動存量風險穩妥處置。2020年以來,浦發銀行不良貸款額、不良貸款率已連續四年實現“雙降”。
03
“數智化”重塑動能
發力“五大賽道”打造新增長極
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務上海加快“五個中心”建設的戰略背景圖下,浦發銀行將“數智化”作為構建發展新動能的戰略安排。
據介紹,2024年上半年,浦發銀行加快推進“數智化”轉型發展,聚焦“五大賽道”,推動獲客能力、運營能力、風控能力穩步提升。
面對當前傳統金融業存在同質化、價格“內卷”等行業問題,浦發銀行通過全速發力“五大賽道”,正在形成“差異化”新標簽。

以科技金融為例,通過數智賦能科技金融業務發展,構建具有“全周期、多融通、數智化、可定制”四大特點的“浦科5+7+X”產品體系,推出“浦創貸”“浦新貸”等線上融資產品。截至6月末,浦發銀行打造近百家科技支行及科技特色支行,服務科技型企業超6.4萬戶,科技金融貸款余額超5500億元。
供應鏈金融方面,推出“浦鏈通”“浦車通”“浦貼通”等全流程線上化產品,搭建“浦鏈e融”平臺,為供應鏈末端的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題,支撐核心企業穩鏈、固鏈、強鏈、補鏈;普惠金融方面,打造企業級、系統級的數字普惠生態,增強數字應用底座,建立普惠特色經營機構;跨境金融方面,整合集團各持牌機構和跨境交易服務平臺優勢,推出“6+X”跨境金融服務體系;財資金融方面,以“平臺化、數字化、生態化、專業化”的打法為客戶創造價值。
謝偉談到“五大賽道”時表示,通過半年的推動,“五大賽道”已初見成效,發展模式趨于成熟和穩定,能夠更加有效的發揮作用。“在未來,賽道業務也將肩負起發展責任,成為浦發銀行主要增長極。”
04
立足區位優勢
拉長對公“長板”
人民銀行披露的上半年信貸數據顯示,對公業務成為新增人民幣貸款的主力軍,占比高達82.9%。
浦發銀行于1993年正式開業,依托上海經濟發達、企業客戶層級高、金融需求旺盛的優勢,經過多年探索和積淀,浦發銀行的對公業務日漸突出。
在新戰略引領下,浦發銀行推動全行調整結構和資源配置,深耕“五大賽道”,拉長對公“長板”。
2024年上半年,浦發銀行加大了對公貸款投放力度,報告期末,對公貸款總額(不含貼現)為3.11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49%。
浦發銀行從上海出發,深耕長三角,輻射全國,在長三角地區具備完善的網絡布局和良好的業務基礎。截至6月末,浦發銀行在長三角區域內貸款余額1.79萬億元,存款余額2.24萬億元,均保持股份制同業領先。
謝偉表示,今年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第二個五年,長三角區域承載著國家建設世界級產業集群,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重任。浦發銀行非常重視如何深入融合和推動支持服務長三角一體化建設。
“希望能夠在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體現出差異化優勢,做出不同于其他銀行的獨特之處。”謝偉強調。
猜你喜歡
寧波銀行凈利增速創十年新低,個人業務利潤降30%
寧波銀行2024年資產規模持續增長,但凈利潤增速放緩、零售業務利潤下降及個人貸款不良占不良貸款比例過高等問題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