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相收費,實際利率超36%?維信金科成立消保委員會能解3萬起投訴難題嗎?
近日維信金科公布了2023年半年度業績,顯示上半年實現總收入19.18億元,同比增加21.24%,但歸母凈利潤卻同比下降7.93%至3.02億元。對此,維信金科解釋稱,“利潤減少主要由于貸款規模擴張和獲取并留住優質客戶相關費用增加,以及貸款實現量增加導致信用減值損失增加”。
2022年更糟,營收同比下降9.8%至31.19億元,凈利潤同比大幅下降54.8%至5.33億元。維信金科也給出了解釋,“收入下降主要由于利率下降,反映其遵守監管指導,部分被信用增級與純貸款撮合模式下的貸款實現量增加所抵銷”,“利潤下降主要由于其在策略上將貸款組合向年利率24.0%的貸款遷移以符合監管定價上限,導致客戶費率下降,以及由于貸款規模擴張,令費用及信用減值損失增加?!?
沒有什么能比亮眼的業績更能打動投資者,維信金科連續不佳的盈利能力也嚇跑了投資者,給人一種“上市即巔峰”的感覺,股價由上市時的最高價19.24港元暴跌至如今不足3港元,上市以來股價暴跌近九成,市值“蒸發”81億港元,目前市值僅13億港元。
資料來源:富途牛牛。
但對于維信金科而言,更大的問題在于居高不下的投訴量,其中“高利貸”、“暴力催收”更是重災區,為此還成立了消保委員會。
還有一個問題值得深思,維信金科在最高年化利率近36%的情況下,2022年業績還是“腰斬”,擔保收費模式飽受質疑。
頭頂“智能金融第一股”光環的維信金科,為何不受投資人待見?
01
盈利能力持續承壓,虧損將近17億元
據悉,維信金科成立于2006年,早期以信托貸款模式起家,2015年4月就在業內首先發布了智能金融戰略,憑借行業領先的智能信貸和智能風控技術,實現了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智能化產品運作,業務規模、客戶數量保持飛速的增長,隨后順利于2018年6月登陸港交所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維信金科選擇卡卡貸為第一個切入點,這也是國內最早從事信用卡余額代償服務的產品之一。對此,維信金科CEO廖世宏表示,“開始時線上業務缺乏消費場景,獲客是很大的挑戰。而我們的優勢在于前期建設的風控體系,在于客群的精準描述,能夠進行有效風險定價。我們只做在央行征信體系中有信用記錄的優質及近乎優質人群,這批人群傳統金融機構服務得不夠,我們來做個補充。瞄準這一人群,一個垂直領域就這樣逐步做起來了”。
事實證明,維信金科的選擇是對的。依靠卡卡貸,維信金科很快攻占了諸多消費場景,先后推出豆豆錢、星星錢袋等消費信貸產品。廖世宏解釋稱,“我們能夠搭建風控模型,并實現線上、線下業務的全自動化,自然就有很多客戶帶著消費場景來進行合作。比如,我們和中國電信合作,在20個城市推出手機分期服務,現場審核、簽約就全部在維信金科的后臺自動實現操作?!?
目前維信金科主要做信用增級貸款業務、純貸款撮合業務,此外還包括擔保收入、罰金、會員費、導流費等其他收入。
其中,信用增級貸款業務為其重要營收支柱,2022年對總收入的貢獻率在60%以上。據悉,增信類撮合貸款通常涉及信用保證保險或擔保,由維信金科提供聯合建模和擔保服務,資金方審批貸款;而純撮合模式則由資金方自擔風險。
雖然近年來維信金科業務體量在擴大,但盈利能力不盡如人意,2015年至2018年期間持續虧損,且虧幅逐年擴大,2018年登陸港交所上市后,或迫于二級市場上的壓力而扭虧為盈,錄得歸母凈利潤0.65億元,但轉眼次年又虧了8.7億元,2021年創下歷史最好的成績,實現利潤11.79億元,但2022年又“腰斬”至5.33億元。也就是說,維信金科還虧將近17億元。
02
“高利貸”、“暴力催收”等投訴量居高不下,成立消保委員會
“羊毛出在羊身上”,由于用戶借款時維信金科要收取一筆不小的擔保費用,繁雜的費用收入自然取自借款人,也加重了用戶的債務負擔,不僅涉嫌“砍頭息”,而且實際借款利率遠高于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
根據維信金科2022年年報披露,“客戶貸款的應付利率(包括(如適用)我們的資金伙伴的利息份額及信用增級機構的擔保費用)介乎年化15.0%至年化36.0%”,但現實情況可能還要更高。
據黑貓投訴平臺顯示,通過檢索“維信金科”關鍵詞,截至9月13日涉及3萬多條投訴量,“高利貸”、“暴力催收”更是重災區。
資料來源:黑貓投訴平臺。
一名投訴者聲稱,“本人于2021年3月1日開始到現在共使用豆豆錢貸款14筆其中11筆已經全部結清3筆在還,現要求平臺退還還款中不合理不合法的部分,平臺客服稱他們平臺年利率為36%完全合法,但實際還款包括合同上都有注明為等額本息,除一個月外其他月份的利息均沒有扣除已還本金重新計算,而且附加擔保費與服務費細算該平臺綜合利率發到50%左右嚴重違規。”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規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為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按照最新一年期LPR報價3.45%計算,民間借貸利率上限為13.8%。顯然,維信金科遠超這個利率。
無獨有偶,還有消費者投訴稱,“在維信金科旗下豆豆錢上借了兩筆貸款,一筆22500元的貸款,12個月每期擔保費180.15元,合計2161.18元;一筆50000元貸款,一個月擔保費400.33元,12個月合計4803.96元,此外還有“砍頭息”,以及會員費用,各種變相收費,實際借款利率達到42%?!?
在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新規等監管政策出臺后,助貸模式進一步收緊,保證金兜底、變相兜底也被監管叫停,這也導致維信金科的擔保助貸模式遭遇考驗,2022年擔保收益大幅下滑至31.19億元,凈利潤同比下降近55%至5.325億元。
此外,涉及暴力催收等頑疾也常伴維信金科左右。有投訴者稱,“豆豆錢一直在聯系我家人朋友,對我的生活工作造成了很大影響?!?
面對龐大的投訴量,今年6月維信金科成立了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明確將全面統籌集團及旗下各業務線的消保工作,進一步夯實消費者權益保護,倡導營造健康、公正、透明和誠信的消費環境。
種種跡象不難看出維信金科對于消費者權益方面的持續重視,但成效如何尚需市場給出答案,我們拭目以待。
猜你喜歡
天津銀行個人消費貸款余額五連降,入股捷信消金能否成為突破口?
截至2024年末,天津銀行資產規模為9259.9億元,同比增長10.1%;實現營收167.1億元,同比增長1.5%;歸母凈利潤約38億元,同比增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