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算力龍頭股(二)|斥巨資將新華三納入麾下,紫光股份在謀一盤大棋?
云計算市場發展穩步向前,前景廣闊。云計算與大數據市場在AIGC的爆發下,迎來新的智能化發展機會,基于云計算技術構建的AIGC能力,能夠將大量的計算資源和數據處理能力提供給用戶,通過大數據技術,實現海量數據的存儲和高效的數據分析。
受益于行業利好,作為全球新一代云計算基礎設施建設和行業智慧應用服務的領先者的紫光股份業績也迎來高度景氣。
8月24日晚,紫光股份發布了2023年半年度報告,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60.45億元,同比增長4.7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22億元,同比增長6.53%。此外,紫光股份持續加大產品和解決方案研發力度,上半年研發投入27.74億元,同比增長14.47%。
近日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還聯合思博倫通信完成業界首個密度高達64個800G端口的大規模800GE測試。測試結果表明,新華三800G CPO硅光交換機H3C S9827系列產品在整機交換容量、全端口100%線速轉發、傳輸時延等關鍵性能指標上均展現出可靠性和穩定性,極大降低了芯片用于克服傳輸阻抗所付出的功耗,實現單集群內的TCO降低30%,有效助力綠色數據中心網絡建設。
但投資者對紫光股份上交的答卷并不滿意,財報發布后的次日股價延續下滑趨勢,8月25日報收24.42元,較前一個交易日下降4.57%,截止發稿前,股價在27元左右,目前市值765億元。
資料來源:百度股市通。
01
中國云計算市場飛躍式成長,但存在的突出問題也值得關注
據公開資料顯示,紫光股份作為全球新一代云計算基礎設施建設和行業智能慧應用服務的領先者,提供技術領先的網絡、計算、存儲、云計算、安全和智能終端等全棧ICT基礎設施及服務。同時提供行業智慧應用一站式數字化解決方案,以及頂層設計、軟件開發、系統集成及運維管理等全生命周期服務,產品、解決方案與服務主要面向政府、運營商、互聯網、金融、教育、醫療、農業、交通、能源、制造等眾多行業用戶。
云計算作為新型基礎設施的核心環節,是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關鍵底座,已經成為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所謂云計算,就是分布式計算的一種,指通過網絡“云”將巨大的數據計算處理程序分解成無數個小程序,然后通過多部服務器組成的系統進行處理和分析這些小程序得到結果并返回給用戶。按服務模式可分為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臺即服務(PaaS)和軟件即服務(SaaS),按部署模式可分為公有云、私有云及混合云。
其中,紫光股份不斷深化“云智原生”技術戰略,聚焦技術和產品領先性和前瞻性,持續構建覆蓋“云-網-算-存-端”全棧業務布局。同時以務實理念豐富數字化解決方案應用場景,重點推出了面向行業的私域大模型;依托全棧ICT基礎設施、私域大模型及大模型使能平臺,打造MaaS(模型即服務)整體架構,深度賦能行業客戶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
自2006年谷歌首次提出云計算概念以來,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作為重要的云計算市場,我國也在持續高速增長。2021年以IaaS、PaaS、SaaS為代表的全球公有云市場規模達到3307億美元,增速達32.5%,其中中國云計算市場規模同比增長54.4%至3229億元,公有云市場更是同比大幅增長70.8%至2181億元。
事實上,我國對云計算的發展一直給予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國務院、工信部等部門以及各地政府先后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等一系列云計算相關法規、標準、政策,以引導云計算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云計算服務能力水平、促進云計算行業發展。
在接踵而至的利好政策下,2022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達到4910億美元,增速19%,預計仍將保持穩定增長,到2026年將突破萬億美元;其中2022年我國云計算市場規模達4550億元,同比增長40.91%,仍處于快速發展期,預計2025年將超萬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當前中國云計算市場仍處于爆發式增長階段,出現了一批云計算大公司,取得了很大進步,然而在核心技術、生態構建、行業應用等方面仍然存在突出問題,將影響國內云計算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02
新華三納入麾下,盈利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隨著定增及股權收購預案的落地,紫光股份實力進一步增強,也上交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今年5月,紫光股份發布了《2023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紫光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購買預案》等一系列公告,將以支付現金方式向HPE開曼購買新華三48%股權,向Izar Holding Co購買新華三1%的股權,合計交易定價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47億元)。與此同時,紫光股份擬通過定向增發方式籌集不超過120億元資金用于上述股權收購交易。
資料來源:紫光股份官網。
并表新華三后,紫光股份的盈利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2023年上半年,紫光股份實現營業收入360.45億元,同比增長4.78%,其中ICT基礎設施及服務業務實現收入248.08億元,同比增長12.11%,占營業收入比重達到68.82%,占比持續提升;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22億元,同比增長6.53%。同期,新華三實現營業收入249.91億元,同比增長4.87%;實現凈利潤18.23億元,同比增長2.62%。新華三國內運營商業務規模快速增長,營業收入達到52.36億元,同比增長30.79%,國際業務整體銷售規模持續擴大,營業收入達到10.94億元,同比增長20.94%;H3C品牌產品及服務收入為6.05億元,同比增長69.83%,其中自主渠道收入達到2.58億元,同比增長125.31%。
資料來源:紫光股份2023年半年度報告。
紫光股份之所以愿意花巨資完成收購新華三,主要目的在于增強數字經濟產業布局、發揮協同效應。事實上,早在2016年完成部分股權收購后,新華三的發展就給了紫光股份頗多助力。
根據IDC數據顯示,紫光股份在中國以太網交換機、企業網交換機、園區交換機市場分別以34.5%、35.7%、37.9%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在中國數據中心交換機市場份額31.2%,位列第二;中國企業網路由器市場份額31.0%,持續位列第二;中國企業級WLAN市場份額27.7%,蟬聯市場第一;中國X86服務器市場份額18.2%,保持市場第二;中國刀片服務器市場份額63.6%,蟬聯市場第一;中國存儲市場份額12.2%,連續位居市場第二;中國超融合市場份額18.6%,位列第一;中國UTM防火墻市場份額21.7%,位居第二。
03
攜手HPE再啟新征程,鞏固護城河
未來,新華三將繼續展開全面合作,試圖鞏固護城河。
8月10日,新華三官宣與HPE正式簽署新的戰略銷售協議。協議約定,在國內市場,新華三將繼續作為HPE品牌服務器、存儲產品及技術服務的獨家提供者(按協議約定HPE直接覆蓋的客戶除外),進一步鞏固其現有市場地位;在國際市場,新華三將在全球范圍經營和全面銷售H3C品牌產品,同時HPE將繼續在全球市場上與新華三保持現有OEM合作關系。據悉,上述戰略銷售協議有效期為5年,并可自動續約5年,之后將逐年續約。
換句話說,在未來的至少十年里,通過與HPE的深度合作,新華三不僅能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為其提供全面、高效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更為關鍵的是,上述協議的簽署將為新華三拓展海外市場提供更大的機會和平臺,有助于全面加速拓展國際市場,快速成長為全球化公司。
得益于“AI in ALL”戰略的前瞻布局,新華三在智算基礎設施和私域大模型的部署能力上全面領跑,為海量數據和模型算法提供強大的底層平臺支撐,實現AI算力資源的充分供給。紫光云針對云原生應用規模落地存在的諸多挑戰,推出6類88款服務產品,覆蓋“建云、上云、用云、管云、咨詢、安全”全鏈條云服務,滿足高質量算力的多元化需求。同時,提供跨云統一應用服務底座,解耦底層平臺,實現跨云統一部署與容災,助力算力普惠。
2023年,AIGC技術和產業快速發展,帶動全球AIGC算力需求快速攀升,智能服務與應用不斷創新。面向數字化變革和AIGC技術帶來的機遇,紫光股份正式推出“AIGC開放戰略”,發布了“百業靈犀LinSeer”私域大模型。在ICT算力基礎架構的基礎上,不僅能通過“百業靈犀LinSeer”私域大模型+新華三ICT算力基礎架構的模式確保私域數據安全,與業務深度結合提升工作效率,持續優化算法和積累公域數據,為客戶提供最新知識能力和實現最優配合;而且支持客戶自選大模型+新華三ICT算力基礎架構模式,為客戶AIGC提供強大算力保障。
此外,紫光股份持續加強與頭部互聯網公司在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戰略合作,探索私域模型與通用模型深度融合,協力精耕智能新時代。
猜你喜歡
鴻博股份前老板巨額套現離場,17億“接盤”股民怎么辦?
股價坐“過山車”、市值蒸發近60%還不算,包括其17萬股民、權威媒體、業界專家、相關律師乃至“吃瓜群眾”等在內,無不對鴻博股份多份與英偉達簽署的算力合同“爽約”深感“蹊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