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美老板要拿下第三家上市公司了
01、百億富豪再沖IPO
青島百億富豪張文中,鐵了心要敲開港交所的大門。
6月23日,多點數智有限公司(下稱“多點”)更新招股書,再一次沖刺港交所。算上之前失敗的兩次,這是張文中第三次站在港交所門前,不同于2021年3月將物美超市和麥德龍一起打包上市,這次以及去年12月張文中主推的上市主體均是多點。
對于張文中,普通消費者可能知之甚少,但其卻是實實在在的零售大佬,商業版圖既有一手養大的“親兒子”物美超市,還有靠資本運作先后收購的樂天瑪特、鄰家便利店、麥德龍中國、重慶百貨、新華百貨等。商業版圖擴張背后,張文中也憑借260億元身價,擠進了《2022胡潤全球富豪榜》。
張文中的一生不乏傳奇與坎坷。理工科出身的張文中,先后求學于南開大學、中國科學院、斯坦福大學,并在其間認識到技術對商業活動的賦能作用,進而踏上了創業的道路。
1993年,歸國的張文中創辦了一家計算機公司。1994年,為了展現其研發成果——管理信息系統(MIS)和POS系統,張文中又創辦了物美超市,很快在以北京為核心的華北地區站穩腳跟。
▲(圖源/視覺中國)
2003年,在張文中的帶領下,物美超市成功赴港上市,比當今的商超龍頭高鑫零售、永輝超市還要早得多。此后,張文中又主導了新華百貨混改,順勢拿下西北商超老大的控制權。
盛名之下,連《財富》都在2006年感慨,“如果你想看看零售業的未來,建議閣下省卻造訪沃爾瑪的時間,買一張前往北京的機票,去看看物美”。
同年,轉折來臨。這一年,因涉嫌行賄、挪用公款,張文中被刑事拘留,后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其一手創辦的物美超市,不僅錯過了移動互聯網浪潮,從零售行業的頭部位置跌落,更是無奈從港股退市。
2013年,減刑出獄的張文中重返江湖,第一件事便是扶持多點。這個旨在“為本地零售提供SaaS解決方案”的平臺,不僅承載了張文中“重新做大做強”的愿景,更匯聚起了家族力量。
其中,張文中本人身兼多點創始人、高級顧問、控股股東等多重身份,公司當前掌舵者、聯合創始人張峰,是張文中的外甥。與此同時,張文中的女兒張康融,也在多點擔任非執行董事。
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宣告張文中無罪。或是為追回逝去的年月,又或是想重新做回那個引領浪潮的人,張文中帶領下的多點,步子邁得又大又快。
2022年底,業務范圍拓展至東南亞、歐洲的多點,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一個月不到,多點又火速和香港數碼港簽約。按照張文中的說法,此次合作,多點將發揮經驗和技術優勢,為從事數字經濟相關的科創公司和中小企業提供幫助。這和外界對多點的固有認知——線上零售及配送服務商有所不同。
對此,有證券分析師表示,受通脹和經濟疲軟等因素影響,各國消費者在電商平臺的消費熱情有所減退,資本市場對電商乃至電商服務平臺的看法受到影響。從這個角度來看,張文中將多點打造成一家SaaS平臺并推廣上市,是在放大對資本的吸引力。
如果這次多點能成功IPO,那么算上新華百貨和重慶百貨,百億零售大佬張文中將收獲第三家上市公司。
02、三年巨虧近40億
消費者對多點的感知場景不外乎這么幾個:結賬時,用多點APP比走人工通道快得多;賣場內和售貨員四目相對,對方會詢問“是否下載了多點APP”;線上逛超市,需要用多點APP進行操作??v使場景不同,但“多點”大概率是和“物美”兩個字同時出現的。
作為物美孵化的產物,多點的導流、現金收入和產品運營,大多數情況下依賴于物美系。對此,多點毫不避諱,甚至將其寫進了招股書的“風險因素”提示。
根據招股書,多點“嚴重依賴關聯實體”,即物美集團、重慶百貨集團、銀川新華百貨集團、麥德龍中國實體及百安居實體。上述五大主體中,由于物美集團同時擁有后四者不同份額的權益,也因此被統稱為“物美系”。
招股書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物美系給多點貢獻的營收占比分別為66.6%、67.9%和71.3%。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三個月內,物美系占多點營收的比例創下新高,達到了76.7%。
這并非張文中理想中的多點。按照其最初的設想,多點應該是一個數字化服務平臺,應該是脫胎于物美,但不拘泥于物美的。但從目前來看,多點想要達成張文中所愿,還任重道遠。
▲(圖源/視覺中國)
“多點最早本來就是物美集團內部的孵化項目,當時是做即時零售平臺,與京東到家、美團閃購和淘鮮達競爭。”零售電商行業專家、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告訴「市界」,后來獨立成為第三方技術服務商以后,確定的以銷售分成的商業模式并未被商超行業普遍接受,導致其仍然需要依賴有資本關聯的企業進行發展。
除業務是否能獨立外,多點備受關注的另一個問題在于,何時才能盈利。
根據招股書,多點在2020年到2022年的營收分別為4.87億元、10.45億元和15億元,增速從114.58%放緩至43.54%。與此同時,期內虧損分別為10.9億元、18.25億元和8.4億元,三年虧了近40億元。拆分來看,多點的錢主要花在了研發和營銷上。
針對多點持續虧損,莊帥告訴「市界」,由于多點前期技術投入太大,加上商超業態這幾年的競爭激烈,增長壓力越來越大,收益下降導致多點無法很好實現其通過銷售分成的模式盈利。
“后續看來,多點需要提升渠道銷售能力,幫助客戶提升銷售,或者改變商業模式通過技術服務收費獲利,或者兩者同時進行?!鼻f帥分析說。
但一個好的信號是,進入2022年,多點開始一方面全面省錢,另一方面穩步向利潤率更高的零售核心轉移。明顯的結果是,其調整后的凈虧損從2020年的9.84億元縮窄至2022年的2.96億元,且毛利率從2020年的7.5%提升至2022年的44.6%,并在2023年一季度升至46%。
過去數年,因為有物美系撐腰,多點在資本市場一往無前。據天眼查顯示,2015年到2021年,多點完成了從天使輪到C+輪融資,融資總額超過7億美元,估值約為30.52億美元。但2021年至今,多點已經許久沒有融資入賬。再加上多年來持續虧損,多點不得不再次沖刺港交所。
猜你喜歡
多點赴港IPO,前三季營收11億元,超40%收入來自物美
從營收情況來看,多點2019年至2022年營收分別為2.65億元、4.87億元和10.45億元,增幅分別為84%和114.6%。